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皇长子胤禔为什么没有当上太子?背后有什么政治目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28)350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皇长子胤禔的故事。

理论上讲,康熙所有的皇子都有成为太子的可能,但实际情况受多重因素影响,有时连康熙也身不由己。大阿哥夺嫡失败,是因为一手好牌被他打砸了。胤礽能做太子,并不是因为他很优秀,主要是因为他嫡子的身份以及康熙的政治考量。

皇长子胤禔为什么没有当上太子?背后有什么政治目的

一、在起跑线上,大阿哥的出生矮了胤礽半截

大阿哥原名保清,后来改名为胤禔。从字面意思上看,寓意着保护清朝,做大清的忠臣良将,而不是让其继承大清家业。

胤禔虽是皇长子,但其母亲纳喇氏不是正宫皇后,他也就成了庶子。

胤礽就幸运得多,其母亲是康熙特别疼爱的孝诚仁皇后,他也就成了嫡子。孝诚仁皇后在生下胤礽的当天就去世了,康熙很自然地将感情转移到了胤礽身上。

因此,在出身以及父子关系上,胤礽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点,大阿哥望尘莫及。

清朝问鼎中原后,迅速汉化,许多规则、礼仪上都借鉴汉文化。在继承制度上,康熙也采取了嫡长子继承制,庶出的大阿哥自然也就无法染指。

当时,正值“三藩之乱”,大清人心惶惶,朝廷内部意见不一。

对外,康熙要稳定人心,就要立太子,以表示大清江山后继有人;要拉拢天下读书人,只能遵守儒家的嫡长子继承制,立胤礽。

对内,康熙要集权,要打压宗室王公,要借助外戚的力量,立胤礽无疑最合适。因为胤礽的外叔公索额图,是超级外戚,他的身份尊贵了,对王爷们就是一种限制。康熙此举,也是在间接告诉皇室王公,原来的皇(汗)位推举制已经废除了,你们不要对权力交接指手画脚了,立谁不立谁都由我说了算。

皇长子胤禔为什么没有当上太子?背后有什么政治目的

正因如此,大阿哥在康熙之一次立太子时,身不由己地输给了胤礽。

二、朝堂上找帮手,战场上立功劳,为自己夺嫡增加筹码

大阿哥虽不是太子,但对太子之位孜孜以求。为此,他到处拉帮结派,形成以自己和明珠为中心的势力集团,与太子、索额图集团针锋相对。

胤禔作为长子,相比其他皇子有年龄优势,军国大事,他都最早参与,也参与最多。比如三次征讨噶尔丹,他是唯一三次随征的皇子;大清的蒙古事务,大阿哥多有参与,包括著名的多伦会盟。

康熙之一次册封皇子,大阿哥晋升为直郡王,所得赏赐也是最多的。他对别人出手大方,在下五旗中有很高威信。

此外,大阿哥还有一个重要优势。满清皇室的教育,非常重视弓马骑射,大阿哥武艺高强,颇得康熙赞赏,因此,康熙经常命他保护自己的安全。这样,大阿哥就有机会常伴康熙左右,不仅表明了父子关系和谐,而且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掌握信息优势。

三、胤礽之一次被废,大阿哥难逃嫌疑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到木兰围场打猎,胤禔担任近身警卫,负责皇帝安全,十三阿哥胤祥协助胤禔。随后发生了“帐殿夜警”事件,直接导致胤礽被废。

“帐殿夜警”事件的真相如何,如今已经很难还原,但这肯定是康熙与胤礽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说明君臣之间已经失去最起码的信任,更像父子之间的一出“碟中谍”。

根据清代御营制度,皇帝外出时,随从大臣按照与皇帝的亲近程度,全部围绕着皇帝营帐安营扎寨。最靠近皇帝的是王公大臣,其次是大臣侍卫,再次是普通臣子随从。胤礽是太子,其营帐也处在中心,离康熙很近,其他皇子的营帐也在附近。

去围猎的途中,康熙的十八皇子胤祄突然重病,康熙很伤心,可胤礽却表现得若无其事。

皇长子胤禔为什么没有当上太子?背后有什么政治目的

康熙对胤礽的冷漠横加指责,胤礽竟然在康熙面前“忿然发怒”。在清朝,以孝治天下,即使普通人家,儿子顶撞父亲也被视作大逆不道,何况是皇室。胤礽冷静下来后开始害怕,深更半夜跑到康熙营帐前,窥视里面的动静。

负责康熙安全的大阿哥胤禔发现胤礽的举动后,立即向康熙奏报。康熙感到自己的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他说:

“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清圣祖实录》”

外人的威胁,容易防范,自己人的威胁,让康熙防不胜防。康熙没等回京,就挥泪废胤礽,并让胤禔沿途看守。

“帐殿夜警”事件,康熙并非亲眼所见,主要情报来自胤禔。是否真实发生,是否客观,都存疑,因为大阿哥一直想扳倒胤礽取而代之,不排除是他故意陷害或者添油加醋的可能。

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胤礽被废后,不管是按照长幼尊卑还是论功行赏,大阿哥争夺太子之位是有明显优势的。所以,大阿哥活动积极,加紧谋取太子之位。

为了防止胤礽东山再起,大阿哥向康熙奏请:

“胤礽所行,卑污失人心,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今欲诛胤礽,不必自出皇父之手。”

大阿哥这是明摆着要杀自己的亲弟弟,康熙听了“为之惊异”,他心想:

“胤禔为人凶顽愚昧,不知义理,倘果同胤禩聚集党羽,杀害胤礽,其时但知逞其凶恶,岂暇计及于朕躬有碍否耶?”

皇长子胤禔为什么没有当上太子?背后有什么政治目的

康熙虽然很愤怒,但还是不动声色,他仍令胤禔保护自己并看管胤礽,私下却派人暗中保护胤礽,防止大阿哥下毒手。此外,康熙对诸皇子以及臣公宣布:

“朕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康熙对大阿哥作出如此评价,也就宣告了大阿哥在正常情况下,已经与太子之位绝缘。

这个时候,皇三子胤祉跳出来揭发大阿哥,说大阿哥请蒙古喇嘛镇魇胤礽。经过盘查,当场“掘出镇魇物十余处”;至于胤禔所宣扬的胤礽杀人等事,“其中多属虚诬”。康熙勃然大怒,下令将胤禔爵位革除,永远圈禁。

至此,大阿哥再难重见天日,也就彻底失去角逐太子之位的机会。

秋媚说:大阿哥该隐忍时却不隐忍,该利用的优势没好好发挥,年龄最长、功劳更大、行动最快,不仅没能走的最远,反而成了夺嫡之争最早出局的皇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1/44223.html

“皇长子胤禔为什么没有当上太子?背后有什么政治目的” 的相关文章

董卓原本出身低层草根 董卓是怎么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

董卓原本出身低层草根 董卓是怎么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

对董卓是底层草根,是如何逆袭到人生巅峰,却骤然失败身首异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在三国历史上不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对于董卓的评价都是一边倒,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有“权臣”、“残暴”、“乱臣贼子”、“骄奢淫逸”等等,都是一些贬义的词语。看到这些标签,我们不禁要问,既...

樊哙打仗还不如刘邦 鸿门宴上为何还敢对项羽吹胡子瞪眼

樊哙打仗还不如刘邦 鸿门宴上为何还敢对项羽吹胡子瞪眼

对论领兵打仗的本事,樊哙远不如刘邦,为何敢在鸿门宴朝项羽瞪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知名度很高,鸿门宴上朝项羽吹胡子瞪眼,是樊哙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但实际上,樊哙领兵打仗的本事,在汉初名将中,并不突出,且不说完全没法跟淮阴侯韩信比,也没法跟英布、彭越、卢绾、刘贾等...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都把他们请不出山,吕后(代表刘盈)去一请,商山四皓就出山来了。那么,吕后给商山四皓许诺了什么,他们愿意出山帮助吕后与刘盈呢?刘邦看见商山四皓站在刘盈身后,问他们,为什么我请不出你们,太子...

雍正上位后对好几个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要放过老十

雍正上位后对好几个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要放过老十

还不知道:雍正皇帝上台后,囚禁了好几个兄弟,为何只放过了老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放过老十胤?的目的,可谓是“心机重重”。康熙末年,一场声势浩大,且影响深远的“九子夺嫡”风波,让康熙皇帝的几个儿子,主动或是被迫地参与进来。最终,在经过激烈“角逐”后,皇四子胤...

薛综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薛综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责。赤...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都说放虎归山 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上放跑刘邦

都说放虎归山 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上放跑刘邦

对鸿门宴上,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会放跑了刘邦,以致后患无穷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推翻暴秦之后,项羽与刘邦进行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取得胜利,建立了大一统的西汉王朝。在此之前,刘邦、项羽有过一场鸿门宴。后世同情项羽的人,都认为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以绝...

毕沅:清朝著名学者,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毕沅:清朝著名学者,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