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备讨伐东吴时,诸葛亮为何会说只有法正在世才能够阻拦?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31)30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诸葛亮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建安二十四年,东吴趁关羽北上讨伐襄樊的机会,偷袭了荆州。东吴袭取荆州后,关羽的大军军心动摇,纷纷离散。关羽在退往西川的路上被东吴擒杀,自此,刘备失去了荆州。

刘备失去荆州,还失去了关羽这支主力,使得他当年和诸葛亮订下的《隆中对》战略遭到了挫折。这不但使得刘备失去了两路北伐的一路,还因为关羽之死,留下了报仇的责任。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刘备就开始了伐吴的准备。在曹 *** 去的时候,刘备还派使者去吊唁,企图修好与曹丕的关系。可是,曹丕断然拒绝了刘备的企图。他下令,如果刘备的使者入境,立斩不饶。接下来,曹丕又篡夺了东汉的江山,继位为魏帝。

这个时候,刘备的面前就有着两个选择,伐吴或者伐魏。在刘备在成都称帝后,就开始了和部下的商讨。当时刘备的部下,有很多都不同意伐吴。其中以赵云的意见最为典型。赵云认为国贼是曹魏,曹魏篡夺汉朝江山,与蜀汉是君父之仇,不可不报。应该先北伐关中,获得同情汉朝的人们的支持。如果讨伐曹魏成功,东吴自会投降。如果和东吴交战,那么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战争,会旷日持久,对蜀汉不利。黄权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但是,刘备没有接受赵云和黄权他们的反对意见。一意孤行的发动了夷陵之战。到最后,刘备在夷陵惨败,大部分军队都丧失了。从此,蜀汉陷入了困境。

刘备讨伐东吴时,诸葛亮为何会说只有法正在世才能够阻拦?

在历史上没有看到诸葛亮劝阻刘备的记载。不过,从一些历史记载看,诸葛亮的内心应该也是反对伐吴的。在历史上记载:

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是不赞成刘备讨伐孙权的。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一是诸葛亮没有去劝阻刘备,二是,诸葛亮认为只有法正能够劝阻刘备。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去劝阻刘备呢?我想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诸葛亮为了避嫌疑,不能出言劝阻。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就在东吴,和诸葛亮受到刘备重用一样,诸葛瑾在东吴也被孙权所倚重。在刘备出兵的时候,孙权还让诸葛瑾去劝阻刘备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即便是对讨伐东吴有意见也无法说出口。

二是要照顾荆州人士的情绪。荆州失陷,随同刘备入川的这些荆州的人士,大多都是希望打回荆州的。而诸葛亮是这些荆州人士的代表。如果诸葛亮反对伐吴,就会失去这些荆州人士的信任,这是对蜀汉政权不利的。作为蜀汉政权的文官之首,自然是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的。

三是诸葛亮采取另外的方式劝阻了刘备。诸葛亮虽然没有明着去劝阻刘备,但是,在那些劝阻刘备的人身后,未始没有诸葛亮的影子。赵云和诸葛亮的交情更好,在五虎上将中,赵云是和诸葛亮交往最深,最知心的人。黄权则是群臣中出类拔萃的人员,也是诸葛亮欣赏的人。他们出面劝阻刘备,诸葛亮并没有阻拦。在诸葛亮看来,他们应该是除了诸葛亮以外,最合适的人选了。

四是诸葛亮认为,即使是自己出面,也不能劝阻刘备。在上面那段史料里,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自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没有人能够劝阻住刘备伐吴了。因此,诸葛亮也就不去做了无用功了。

既然诸葛亮自以为无人能够劝阻刘备伐吴,可是他为什么又说如果法正在,就能够劝阻刘备呢?就算是劝阻不住刘备,也不会打向夷陵之战那样的大败仗呢?

刘备讨伐东吴时,诸葛亮为何会说只有法正在世才能够阻拦?

这是从法正对蜀汉政权的建立起的作用说起的。刘备虽然在政务上倚重诸葛亮,但是,在军事行动方面,刘备更加倚重法正。这种信任,是多年的实际行动中培养积累的。

刘备一生,征战无数。可是,他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勇将,却缺乏自己的智囊团。在三顾茅庐之后,虽然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班底,可是在奇谋之士上,刘备还是十分欠缺的。在很多时候,刘备只能自己拿主意,既当统帅,又当谋士。

庞统、法正的到来,恰恰弥补了刘备的欠缺。在入川之战中,庞统和法正都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庞统早逝,于是谋主的重担就由法正一人承担了。

法正为刘备屡出奇谋,尤其是在定军山一战中,在法正的谋划下,刘备取得了阵斩夏侯渊的巨大胜利。后来曹操询问是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还酸溜溜的说,我想这些计谋是刘备想不出来的,肯定是有人为他谋划的。曹操还感叹说,我收罗了天下的奇才,怎么却漏掉了法正这个人呢?

由于这种信任,加上谋主的地位,法正如果要劝阻刘备伐吴的话,刘备一定会认真考虑的。法正的老家是雍州,他肯定是赞同北伐的。而且法正的奇谋智术,也是诸葛亮赞叹的,他一定能够用适当的方式 *** 来劝阻刘备的。不是象赵云和黄权那样火上浇油式的劝阻,成功率要高得多。

就算是法正劝阻不了刘备,如果他和刘备一起出战,以他的智谋,肯定会给刘备以很大的帮助。肯定不会有后来被陆逊火烧连营的惨败。

可惜,天妒英才,法正在刘备称王的第二年就死了。刘备为之痛哭流涕,还给予谥号。法正也是刘备在世时唯一得到谥号的人,可见刘备对他倚重之深。随着法正的死去,刘备伐吴的车轮再也无法阻挡,最终的夷陵之战的惨败也随之降临。这也是历史的无奈之处。

#刘备#诸葛亮#法正收藏

但是,刘备没有接受赵云和黄权他们的反对意见。一意孤行的发动了夷陵之战。到最后,刘备在夷陵惨败,大部分军队都丧失了。从此,蜀汉陷入了困境。

在历史上没有看到诸葛亮劝阻刘备的记载。不过,从一些历史记载看,诸葛亮的内心应该也是反对伐吴的。在历史上记载:

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是不赞成刘备讨伐孙权的。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一是诸葛亮没有去劝阻刘备,二是,诸葛亮认为只有法正能够劝阻刘备。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去劝阻刘备呢?我想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刘备讨伐东吴时,诸葛亮为何会说只有法正在世才能够阻拦?

一是诸葛亮为了避嫌疑,不能出言劝阻。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就在东吴,和诸葛亮受到刘备重用一样,诸葛瑾在东吴也被孙权所倚重。在刘备出兵的时候,孙权还让诸葛瑾去劝阻刘备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即便是对讨伐东吴有意见也无法说出口。

二是要照顾荆州人士的情绪。荆州失陷,随同刘备入川的这些荆州的人士,大多都是希望打回荆州的。而诸葛亮是这些荆州人士的代表。如果诸葛亮反对伐吴,就会失去这些荆州人士的信任,这是对蜀汉政权不利的。作为蜀汉政权的文官之首,自然是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的。

三是诸葛亮采取另外的方式劝阻了刘备。诸葛亮虽然没有明着去劝阻刘备,但是,在那些劝阻刘备的人身后,未始没有诸葛亮的影子。赵云和诸葛亮的交情更好,在五虎上将中,赵云是和诸葛亮交往最深,最知心的人。黄权则是群臣中出类拔萃的人员,也是诸葛亮欣赏的人。他们出面劝阻刘备,诸葛亮并没有阻拦。在诸葛亮看来,他们应该是除了诸葛亮以外,最合适的人选了。

四是诸葛亮认为,即使是自己出面,也不能劝阻刘备。在上面那段史料里,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自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没有人能够劝阻住刘备伐吴了。因此,诸葛亮也就不去做了无用功了。

既然诸葛亮自以为无人能够劝阻刘备伐吴,可是他为什么又说如果法正在,就能够劝阻刘备呢?就算是劝阻不住刘备,也不会打向夷陵之战那样的大败仗呢?

这是从法正对蜀汉政权的建立起的作用说起的。刘备虽然在政务上倚重诸葛亮,但是,在军事行动方面,刘备更加倚重法正。这种信任,是多年的实际行动中培养积累的。

刘备一生,征战无数。可是,他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勇将,却缺乏自己的智囊团。在三顾茅庐之后,虽然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班底,可是在奇谋之士上,刘备还是十分欠缺的。在很多时候,刘备只能自己拿主意,既当统帅,又当谋士。

刘备讨伐东吴时,诸葛亮为何会说只有法正在世才能够阻拦?

庞统、法正的到来,恰恰弥补了刘备的欠缺。在入川之战中,庞统和法正都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庞统早逝,于是谋主的重担就由法正一人承担了。

法正为刘备屡出奇谋,尤其是在定军山一战中,在法正的谋划下,刘备取得了阵斩夏侯渊的巨大胜利。后来曹操询问是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还酸溜溜的说,我想这些计谋是刘备想不出来的,肯定是有人为他谋划的。曹操还感叹说,我收罗了天下的奇才,怎么却漏掉了法正这个人呢?

由于这种信任,加上谋主的地位,法正如果要劝阻刘备伐吴的话,刘备一定会认真考虑的。法正的老家是雍州,他肯定是赞同北伐的。而且法正的奇谋智术,也是诸葛亮赞叹的,他一定能够用适当的方式 *** 来劝阻刘备的。不是象赵云和黄权那样火上浇油式的劝阻,成功率要高得多。

就算是法正劝阻不了刘备,如果他和刘备一起出战,以他的智谋,肯定会给刘备以很大的帮助。肯定不会有后来被陆逊火烧连营的惨败。

可惜,天妒英才,法正在刘备称王的第二年就死了。刘备为之痛哭流涕,还给予谥号。法正也是刘备在世时唯一得到谥号的人,可见刘备对他倚重之深。随着法正的死去,刘备伐吴的车轮再也无法阻挡,最终的夷陵之战的惨败也随之降临。这也是历史的无奈之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1/44789.html

“刘备讨伐东吴时,诸葛亮为何会说只有法正在世才能够阻拦?” 的相关文章

徐庶在曹营一句话也没有说 曹操为什么还要留着他

徐庶在曹营一句话也没有说 曹操为什么还要留着他

徐庶在曹操那边一语不发,为何曹操还留着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徐庶,三国时期的著名名士,字元直。徐庶本身家庭很普通,地位比较低,但是徐庶少时很喜欢舞刀弄棒,不怎么喜欢读书。直到后来出事被抓了,被人救下,才免于牢狱之灾。后来的徐庶就放弃了舞刀弄棒...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

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春秋时期,晋献公即位之后大肆屠杀公族,骊姬作为一名战俘来到晋国,虽然受到宠爱,但是一旦献公死亡,她也必死无疑,所以骊姬决心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可惜命运不曾垂爱她,最后儿子和她还是死于非命。骊姬入晋,她孱弱的肩膀背负着国恨与家仇骊姬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自小也是父母的掌中宝,她天资聪颖,性...

朱棣两次下令将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是为了什么?

朱棣两次下令将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是为了什么?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两次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一时,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接受诘问。六根清净的尼姑和道姑究竟犯了什么事,竟让朱棣如此...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人,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轶事典故夜谈道学当初,陆云曾经出游,想逗留寄宿在故人家里,黑夜迷...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病逝,九月初,其子和硕宝亲王弘历受雍正遗诏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继位后,一改雍正朝时,雍正皇帝较为严苛的执政态度,上来就是一连串操作,将雍...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刘备在荆州时期实力最为鼎盛 和孙权开战又会怎么样

刘备在荆州时期实力最为鼎盛 和孙权开战又会怎么样

对刘备在荆州最鼎盛的时候,要是和孙权发生全面战争,谁会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在荆州最鼎盛的时候,应该是取得益州之后、湘水划界之前。如果曹操不插手的话,刘备与孙权全面开战,胜负难料,谁都没有取胜的把握。但这取决于孙权的战略决策,很可能孙权会主动放弃,刘备再次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