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说说胡惟庸案的背后真相 朱元璋杀他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2-02)460

对胡惟庸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洪武十三年,震惊天下的胡惟庸案发。当朝丞相胡惟庸被太祖皇帝朱元璋以“谋不轨”的罪名直接诛杀,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却是,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盘点一下大明朝的胡惟庸案背后所隐藏的东西!

说说胡惟庸案的背后真相 朱元璋杀他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一、胡惟庸案疑点重重

如果仅仅只是胡惟庸及其相关党羽被杀,我们或许并不会有太多的疑惑,但是这个案子却前后持续长达十多年之久,受此案株连被杀的官员总共达三万余,这就有些耸人听闻了!

要知道胡惟庸本身虽然贵为丞相、位极人臣,但是其并非如李善长等人一般是跟随朱元璋起家的功勋老臣,其威望和号召力远达不到如此地步。而当时处置胡惟庸案的起因在史书中也颇为含糊,竟有什么胡惟庸请朱元璋过府,朱元璋却在宫内高台处张望胡惟庸家中,发现隐隐有刀兵身影晃动,故而断定胡惟庸有反意的说法,这着实看起来更像小说,而非历史。所以,归根结底我们可以发现,胡惟庸当时可谓是“反迹”未露。

我们更进一步说,哪怕胡惟庸私自培植党羽准备造反,涉事官员也有如此之多,那仅凭朱元璋一纸号令就可以擒拿吗?随后“胡党”势力也没有丝毫的反弹,由此可见这里面的玄机着实有些让人猜不透!

说说胡惟庸案的背后真相 朱元璋杀他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二、快速处死胡惟庸背后有玄机

从朱元璋处理胡惟庸案的过程来看,前期抓捕非常顺利。但是让人不解的一点在于,胡惟庸在下狱之后随即便被朱元璋处死,如果按照正常的处理流程,对于这种谋反的大罪,一定是要把首恶审个十遍八遍,务必将其余党全部肃清以绝后患。

但是现在偏偏朱元璋就立即处死了胡惟庸!他在着急什么?

在笔者看来,朱元璋恰恰就是怕胡惟庸活着,恐怕是真的审不出来这个所谓“谋逆”的事情,但是只要胡惟庸一死,那么死无对证之下,所有的屎盆子都可以扣在他的头上,所有的事情朱元璋想牵连谁就牵连谁,到时候还不就是朱元璋一句话的事情!

说说胡惟庸案的背后真相 朱元璋杀他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三、朱元璋对胡惟庸的态度前后变化太大

朱元璋任用胡惟庸之初,似乎是对其能力颇为欣赏,很多时候大事小情都凭胡惟庸一言而决。正是在这样刻意的放任之下,使得胡惟庸渐渐开始膨胀,于是开始插手朝廷官员任命,逐步培植党羽,进而逐渐做大。

但是在经过数年的隐忍之后,朱元璋却突然一反常态的用雷霆手段将对方一举拿下,这样的前后反差难道不让人感觉太过突兀了吗?既然后面处理得如此果断,为什么前期又要如此的容忍?

这里笔者认为,朱元璋的刻意放任恰恰就是要把“胡党”养肥,养肥之后他才能把整个事情扩大化……

说说胡惟庸案的背后真相 朱元璋杀他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四、胡惟庸之后,大明再无丞相

通过前面的分析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朱元璋是有意在养着“胡党”,前期这是一种巴不得事情不够大的心态,而后期案发之后,朱元璋又是一种巴不得杀的人越多越好的心态,所以因胡惟庸案被杀的三万多官员并不是因为“涉案”,而是因为政治“洗牌”!

洗牌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大明不再需要有丞相了!

自我国进入古代封建王朝时代,近两千年的时间里,皇权与相权构成了王朝的“二元政治”体系。皇权与相权之间呈现出一种长期的相互博弈的状态,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也看明白了,无论是谁,哪怕是当年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要坐到丞相的位置上,势必就会对自己行使皇帝权力造成种种制约。

虽然现在自己这个皇帝还能压得住任何一个丞相,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大明的皇帝可不像自己那样经历过残酷的乱世竞争,能力是迭代递减的,而朝廷的丞相却是在文官体系中层层博弈选出来的,只怕到了后世自己的子孙难保不会被丞相压得喘不过气来!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动机驱使之下,朱元璋是要借着胡惟庸的人头来废掉丞相之位,而前期之所以把“胡党”养得这么肥,就是为了后续动手的时候形成足够大的震慑,清除足够多的阻力,从而确保在杀了胡惟庸之后不用再任命丞相。

说说胡惟庸案的背后真相 朱元璋杀他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五、胡惟庸案后续成为了朱元璋后续政治洗牌的工具

一个胡惟庸案,折进去了无数的大明官员,其中还有李善长、赵庸、郑遇春、朱亮祖、蓝玉等重量级人物……到了朱元璋执政的后期,这一案件更是成为了朱元璋政治洗牌的一项重要工具。

比如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病逝,这就使得原先准备好为朱标接班的政治班底突然间成为了未来新君登基的障碍和帝国稳定的隐患。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再一次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向开国功臣元勋们举起了屠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2/45105.html

“说说胡惟庸案的背后真相 朱元璋杀他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的相关文章

杨玄感: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曾起兵反叛

杨玄感: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曾起兵反叛

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大业九年(...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还不知道:张飞为何是吕布克星?有两大优势,三次单挑过后,让吕布颜面扫地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吕布、张飞,何许人也?吕布何许人也?《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名将,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虎牢关下硬抗关羽、张飞和刘备,虽苦战多时,却还全身而退了。遭遇曹操手下,许褚、典...

刘备和孙坚平黄巾军功大小差不多 两人结局为何截然不同

刘备和孙坚平黄巾军功大小差不多 两人结局为何截然不同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孙坚都是剿灭黄巾有功,孙坚被连连晋封,刘备为何原地踏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84年,刘备、孙坚在剿灭黄巾军的战斗中都立了功,可不久孙坚就被晋封为别郡司马,而刘备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任何消息。两人的军功大小差不多,为何结局却截然不同呢?东汉末...

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赵良栋的表现怎么样?

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赵良栋的表现怎么样?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乾隆评价说:“恢复四川,进剿云南,赵良栋立功为最。”乾隆所说的赵良栋是“河西四将”之一,他不仅治军严明,还骁勇善战。从清军入关开始,他便参与过多起战役。到三藩之乱时,他已是功勋卓越、威震四方的名将了。然而让人不解的...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位雄略之主,但在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因为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与其相配的另一社会现象是法制建设空前发达,刘彻开始爱用酷吏来镇压人民,为此来加强君主集权,也为了抑制地方性豪强、游侠与诸侯也可以短期内防止地方上土地的兼并,并且严明了法度。杜周就是其中之一。杜周出生于南阳郡杜衍县,他本来是...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徐庶本名徐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众所周知,徐庶之所以离开刘备,主要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除此而外,还有另外三个原因,可能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是什么呢?(我们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寻找答案):一、三国博弈,各自帐...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