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奕訢作为皇位的更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2-08)290

对道光和奕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清王朝问鼎中原之后,更改了之前王朝很多不合理的规定,比如这关系国祚的皇位继承人选拔上,大清王朝就不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而是采取“择优录取”,以贤德卓众之皇子继承皇位。与“竞争促进发展”一个道理,这对皇帝个人素质的提高无疑是有绝对好处,这也是清朝的皇帝以及皇子们整体素质要远高于明朝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说初衷与大调子都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很多偏差,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平时工作中也是屡见不鲜。就说这“贤德”,每个人衡量之标准就不尽相同,尽管圣贤们关于贤德给出了一些标准,但是由于标准缺乏数据化等可衡量依据,以及贤德标准要求之苛刻以超乎人性常理,所以就谁更“贤得”之比较,更多是依靠主观判断,如此就很有可能在选“贤德”上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因为皇帝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的更高领导者,一旦选拔出现错误,将会影响整个国家之命运,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非太平之世,这个错误就会被放大。

奕訢作为皇位的最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图1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即道光皇帝

大清王朝在道光皇帝执政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王朝前所未有之危机,真正意义上的国外侵略者在撬开国门之后,开始肆虐这个曾经雄霸东方的巨大帝国,此时大清亟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一位领导人,扭转这急剧衰落之势头。显然,年迈的道光皇帝不具备这样的魄力与能力,在其浑浑噩噩的执政了三十年之后,终于因为驾崩而卸任,如此下一任继承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道光皇帝执政时期,虽勤勉有余,但政绩平平,执政三十余年,可圈可点之处寥寥。但是,道光皇帝最令后人诟病之处就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放着能力出众且很有想法的皇六子奕訢不选,偏偏选了一个刚愎自用,还身体羸弱的皇四子奕詝,究竟是因为什么让道光皇帝做出了如此一个大错特错的决定?是道光皇帝的个人偏爱还是他的昏聩无能?亦或奕詝和奕訢做了什么影响了道光皇帝的决断?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来揭开这段历史云谲波诡的神秘面纱。

奕訢作为皇位的最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图2 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即和硕恭亲王

一、从小要好的好兄弟

道光二十年正月,奕詝生母孝全皇后病逝,当时奕詝年仅10岁。道光皇帝将奕詝交由奕訢生母静贵妃抚养,静贵妃对奕詝悉心照料如同己出,因为同母所养的缘故,加之奕詝和奕訢年纪也仅差一岁,所以童年以及少年时期,两兄弟感情很好。满族人崇尚武力,所以习武是皇子们的必修课,这兄弟二人在习武之余还共同研习出枪法和刀法各一套,道光皇帝为鼓励两个儿子特亲赐名,枪法为“棣华协力”,刀法为“宝锷宣威”,兄弟二人的感情之深可见一斑。

二、残酷的现实

道光皇帝一生共有九位皇子,等到道光皇帝暮年,需要抉择继承人之时,前三位皇子已经相继过世之后,皇四子奕詝实际上就是道光皇帝的长子,而且是嫡后所出,是真正的嫡长子。清朝虽没有立嫡立长的规律,但是也不要忽视了这个身份,道光皇帝本身就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大统。此时就年龄而言,具备皇位竞争力的皇子除了奕詝之外,还有皇五子奕誴和皇六子奕訢,至于其他皇子年龄都在10以下,基本不具备皇位竞选资格。而老五奕誴因为相貌丑陋且行为乖张很不受皇阿玛待见,早早就将他过继给了敦亲王绵恺为子,也就是说奕誴也被排除在皇位竞争之外,所以未来皇帝就是奕詝和奕訢二人之一。

奕訢作为皇位的最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图3 幼年奕訢与母亲孝静成皇后

就道光皇帝而言,这两位皇子都是他心仪的人选,奕詝是自己的嫡长子,是自己亲赐谥号宝册的孝全皇后所出,同时奕詝文武成绩虽然不及六弟奕訢,但也算是刻苦耐劳,是一位中规中矩的接班人人选。再看奕訢,论出身,奕訢生母虽然不是皇后,但是在道光皇帝三位皇后相继过世之后,身为皇贵妃的博尔济吉特氏已经是总摄后宫,是名义上的皇后了,所以奕訢出身绝不差。

论学识,奕訢更是鹤立鸡群,丛后来编订的奕訢诗文集《乐道堂诗钞》不难看出,奕訢文化水平之高可以肩比诗人;

论武功,前文提及小小年纪就能创造枪法和刀法各一套,且因武功出众,道光皇帝亲赐奕訢白虹宝刀一口,准其随身携带;

论治国安邦的能力,那恐怕就要甩出他的兄弟们好几条街,丛日后奕訢在大清王朝之作为便可了知。

可以毫无疑义地说,奕訢绝对是皇位继承人的更佳人选。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地“不按套路出牌”,道光皇帝偏偏放弃了“首选”而求了“其次”,究竟为什么?

奕訢作为皇位的最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图4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即咸丰皇帝

三、虚伪战胜了率真

有这么两个故事,虽出自非正史典籍,但是绝非空穴来风。

故事一:道光二十八年,暮年的道光皇帝认为定夺接班人乃当务之急,于是他决定再次考察一下奕詝和奕訢两个儿子,考察的方面就是文治武功。比武功就是二人打猎,比谁获得的猎物更多,奕訢百步穿杨所获颇丰,而奕詝就一失未发,一无所获,老皇帝颇为不解询问奕詝为何,奕詝抽泣跪答:此时正值万兽孕育之季节,儿臣不忍伤及性命而破坏天干。此语一下子说到道光皇帝心坎上,不久就在秘密建储的密匣之内写上了奕詝的名字。

故事二:道光三十年,自知时日不多的老皇帝,想要最后在考察一下两位儿子,这次问的是治国安邦之策。奕訢就治国之道,陈述条理清楚,对答如流,道光皇帝赞许良久。而轮到奕詝,他并未回答皇阿玛如何治理国家,而是伏地痛哭而说:皇阿玛定能万寿无疆,不会如此早早便离儿臣而去。道光皇帝亦感动非常,遂坚定了立奕詝为皇太子之决心。

奕訢作为皇位的最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图5 道光通宝

根据事后事态之发展,可以说这两个故事是有一定依据性的。根据正史典籍记载,道光皇帝秘密建立储君是在道光二十六年,可在道光皇帝咽气之前,当着被召集御塌之前的王公大臣,打开密匣里面是有两道谕旨,一道是立奕詝为皇太子,承袭皇帝位,一道是立奕訢为亲王爵。难道说道光皇帝已经在道光二十六年之时就已经决定立奕訢为亲王?倘若如此他大可以同时分封奕詝和奕訢为亲王,而不需要写到遗诏之中。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立储之后,老皇帝再次附加了这一条亲王遗令,可以看出道光皇帝的犹豫不决,所以一定是对兄弟二人反复地考察。考察内容无非是文治武功,而奕訢能力强于其兄乃是有目共睹之事,所以奕詝不耍耍手段,皇帝哪有他的份?

奕訢作为皇位的最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图6 杜受田(1788-1852年),字锡之

还有一件事也能侧面反应出一些问题,就是奕詝的老师杜受田去世之后,奕詝坚持要给恩师上谥号“文正”,“文正”这个谥号是文臣更高谥号,在杜受田并没有什么定国安邦之功绩的前提下,皇帝硬要给恩师谥“文正”,侧面也印证了当年奕詝之手段多出在这位恩师之指点,所以急于报恩的奕詝强谥“文正”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道光皇帝难道就不了解奕詝的手段?如此轻松的就被奕詝糊弄蒙蔽?我想道光皇帝虽然不是聪明绝顶,但也绝非昏庸无能之辈,他的儿子几斤几两多少还是清楚的,也就是说道光皇帝很可能在清楚奕詝虚伪的前提之下,还是立奕詝为接班人。因为在道光皇帝看来,一个君王过于率真,在云谲波诡的政治环境下,即便是有能力,也恐怕很难驾驭群臣,治理好国家。而且老皇帝可能真的抱有一线希望,倘若奕詝真的“善良”一些呢?至少他们兄弟不至于手足相残,这也可能是道光皇帝在密匣之内将奕訢封为亲王之本意。

奕訢作为皇位的最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图7 (奕詝) 咸丰皇帝御批奏折

有一种说法,奕詝之所以会被立为储君,是因为他的母亲孝全皇后,道光皇帝最钟爱孝全皇后,因为孝全皇后之谥号就是道光皇帝亲赐,在此之前,身后能够获此殊荣的皇后只有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但是,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也许道光皇帝会爱屋及乌,但是这绝对不是他最终下决定的主要原因。总之,奕詝与奕訢的皇位之争,完全是虚伪与率真之争,结果是虚伪战胜了率真,这一场因“虚伪”之胜利,改变了大清王朝统治格局,也改变了我国的历史之走向,更决定了民族之兴衰。

倘若道光皇帝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捶胸顿足,悔恨不已?

参考文献:《清史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2/46113.html

“奕訢作为皇位的更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的相关文章

赵破奴曾经用七百骑兵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最后被株九族?

赵破奴曾经用七百骑兵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最后被株九族?

在封建社会,匈奴是我们的死对头,为了抗击匈奴,无数英雄好汉奔赴前线。其中赵破奴曾经用七百骑兵就立下赫赫战功,可是为何最后他却被株连九族?赵破奴早年流落匈奴的地盘,多年后归顺汉朝,辗转成为抗击匈奴的主力。赵破奴一生中曾打下许多硬仗,率领七百骑兵就能连灭两国,生擒楼兰王。汉武帝对他非常赏识,因此,尽管最...

胡太后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经历了什么?

胡太后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经历了什么?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北齐在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它在短短的28年的历史中,接连换了6位君王,上演了一出出残暴、荒淫、变态的闹剧,被后世之人称作“禽兽王朝”“变态王朝”。胡太后就是其中的“杰...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 李自成是怎么处理崇祯的尸体的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 李自成是怎么处理崇祯的尸体的

还不知道:李自成是如何处置崇祯遗体的,他的做法可以预料大顺政权必定难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所谓“君舟民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很多时候新的政权建立往往是民心所向,就比如明朝时期李自成起义,最后还成功推翻明朝统治一事,这是...

李旦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旦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旦,唐朝第五位皇帝,武则天第四子。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说起唐睿宗李旦,谁敢说他不牛逼,包括他自己,上两辈,下两辈,再加上他哥哥,六位亲人个个是皇帝,你说牛气不牛气。历史上古代帝王,因皇位能世袭,爷爷和爹、儿子、孙子做皇帝的比比皆是。然而,娘、哥哥做皇帝,...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 。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

夫差将勾践击败之后 夫差为何没有灭掉越国

夫差将勾践击败之后 夫差为何没有灭掉越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夫差击败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灭掉越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吴越两国的传奇故事,除了老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阵斩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夫差击败勾践,双方进行和谈的故事了。按照《左传》的描述,这事儿没什么可说的,双方只是打了一场小仗,吴国虽然赢了...

微子:周朝宋国开国始祖,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微子:周朝宋国开国始祖,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微子,子姓,宋氏,名启,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殷微子。今河南商丘人。是宋国开国国君,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子启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子启是长兄,中衍(宋微仲)居中,受德(商纣王)最小。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侯还是妾的身份,...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什么意思,直到17年后才知晓,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当年作为朱元璋麾下最主要的谋士因为其神机妙算经常被人比作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因此刘伯温的形象在很多时候都说被神话的。然而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