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军和大西军在李自成、张献忠败亡后,是什么结局?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自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明朝末年,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加之处于小冰河时期,大明帝国天灾不断,使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当时的明朝不仅要应对国内的灾荒,还要应对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在关外的威胁。
崇祯帝即位之后,为了节约国库开支,决定精简朝廷机构,使得一大批人因此“失业下岗”,那个时候的陕西恰逢天灾,而朝廷却丝毫不考虑减免赋税,百姓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揭竿而起,就这样,那场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大起义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在农民起义军之中,最出名的便就是建立大顺政权的李自成与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很多人对他们的事迹都相当了解,笔者在这也就不过多叙述了,我们来看看一个问题——在李自成、张献忠败亡后,他们麾下的大顺军和大西军都去了哪里?
首先,我们来看看李自成麾下的大顺军。
公元1644年三月底,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在明朝降臣的引导下进入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而死。随后,李自成率领大军进攻山海关,与吴三桂麾下的关宁军激战一片石,吴三桂独木难支,主动向多尔衮投降。多尔衮得知消息后,即刻出兵,与吴三桂一同夹击李自成大军,使得李自成大败。
李自成不听谋士李岩的苦心劝谏,在北京匆匆称帝之后便放弃了北京城,一路败退。次年正月,李自成在与清军的潼关之战中惨败,无奈之下只能放弃陕西,退往襄阳。随后,李自成又逼走了割据武昌的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了大半个湖北地区,可是,清军的追兵很快就到了,李自成且战且退,在通城九宫山这个地方被农民武装杀害。
李自成死后,他的义子李过率领大顺军余部尊李自成三弟李自敬为主。鉴于大顺军早前占领的地区要么被清军攻陷,要么被南明政权收复,李自敬与李过商议之后,决定接受南明隆武政权的招安,将大顺军整编为忠贞营、忠武营。
公元1646年正月,李自敬率军攻打荆州,因荆州守将早有准备,大顺军进攻不利。不久,闻讯赶来支援的八旗主力突袭大顺军,大顺军大败,李自敬向清军投降,而后被杀。
在李自敬被杀之后,大顺军余部各将领推举李自成的义子李过为主,继续抵御清军。次年七月,李过为了争夺洞庭湖地区这个鱼米之乡,率军进攻长沙,结果招致大败,被迫退入广西,在名义上接受南明永历帝的调遣。
公元1648年,李过在南宁去世,其义子李来亨成为了大顺军的统帅。在休养了两年之后,大顺军余部的实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李来亨为了抗清大业着想,率领大顺军余部出广西,入湖南,去到了清军鞭长莫及的川鄂地区,联合当地的反清武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武装力量,史称“夔东十三家”。
公元1662年年初,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勒死在昆明城郊,随后,清廷调集大军开始围剿“夔东十三家”。经过了三年的斗争后,“夔东十三家”的主要将领死的死,降的降,只剩下一个李来亨还在坚持抗清,但却被围困于茅麓山之上。公元1665年八月,李来亨见大势已去,便与全家自焚,大顺军余部的最后一支部队,也是南明朝廷在内陆最后一支队伍覆灭。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张献忠麾下的大西军。
公元1646年七月,一代枭雄张献忠决定北上抗清,决定放弃成都,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将自己的妻儿悉数杀死,并且对自己的义子孙可望说到:“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随后,命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各自率领本部兵马北上抗清,同年九月,张献忠率领留守大军北上,十一月与四将军率领的大军会师驻扎西充凤凰山。
随后,奉命率领清军南下的豪格向大西军发起进攻,张自忠在指挥作战之时中箭身亡,时年四十岁。
张自忠死后,他的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收拢大西军,推举孙可望为统帅,奉行张献忠的遗诏,孙可望等人率军南下接受了南明永历帝的改编,孙可望被封为秦王,李定国被封为晋王,刘文秀被封为蜀王(艾能奇此时已经战死)。
在大西军接受了永历帝的招安之后,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率军攻打清军,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其中李定国更是两阙名王,使得清军闻风丧胆。
可就在这个时候,南明政权内部出现分化,孙可望挟持永历帝到了贵州,企图杀死李定国,但却因部下并不愿向清军投降,导致孙可望兵败,向清军投降。孙可望对南明虚实了如指掌,很快,清军便展开了一系列的针对性作战,使得李定国麾下大军一败再败。就在这个时候,李定国仍旧猜忌刘文秀,召回了刘文秀,夺去了他的兵权,史称“三王内讧”。
在“三王内讧”之后,南明政权的覆灭已成定局,纵使李定国有着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但在清军的强大攻势下,仍旧无力回天。公元1658年,清军攻陷昆明,永历帝流亡缅甸,随后因“咒水之难”被缅王移交吴三桂,被吴三桂绞杀。而李定国却一直坚持在西南边境抗击清军,直至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