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中宗复辟之后,为何没有立马铲除李氏集团?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4-04)513

大家好,说起唐中宗李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705年,大唐的历史上迎来了一次大事件,这一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在洛阳紫微宫发动政变,一代女皇武则天被迫让位于太子李显。

随着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被杀以及武则天宣布退位,大唐的皇帝又兜兜转转姓回了李。李显的复辟对于整个大唐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意味着李家江山又物归原主,还为后世的女性干政敲响了警钟。

自唐朝以后,虽然有不少的女性以“垂帘听政”的名义独揽大权,但始终没有出现一位如同武则天般公然称帝的女性,这或许与“神龙政变”有着逃不开的关系。

按照一般的逻辑,中宗李显在复辟之后的当务之急,便是要铲除以武则天为首的武氏家族,尤其是在之前与李显争夺继承人的武三思等人。早在公元698年,武三思与武承嗣二人便暗示武则天:“我们只听说过皇位传给同姓人,却没听说过传给异姓人,如今陛下姓武,皇位自然要传给姓武的。”武三思等人想以此来打动武则天,以达到自己继承皇位的目的。

唐中宗复辟之后,为何没有立马铲除李氏集团?

因此,武三思可以说是唐中宗的头号敌人。

自古以来,皇位争夺都是充满了残酷与血腥的,亲情在这个宝座面前不值一提,然而武则天退位之后,武三思不仅没有得到丝毫清算,反而官运通达,李显甚至纵容他与自己的韦皇后“关系亲密”。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难道李显“傻”吗?笔者可不这么认为!相反,李显的此番行为也是非常有智慧的!至于何如,请往下看:

武则天暮年垂危,武三思“弃暗投明”

随着“神龙政变”的法伤,暮年武则天的实权已经完全丧失,她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女皇了,如今年迈的她已日薄西山而气息奄奄。武三思等人在此次变故之后虽未丧命,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但继承皇位的幻想彻底落空,连自身的生死都难以预料。

在这种情况之下,武三思只能选择一条“弃暗投明”的道路,他很快就凭借着自己的谄媚功夫,成为了唐中宗皇宫内的常客。

武三思的再一次发迹与一位女子有关,这位女子便是唐中宗李显的亲生女儿,她的名字叫作李裹儿。公元684年,太子李显被武则天削去了太子之位,贬到了房州、均州等地为“庐陵王”,李显的妃子在途中产下一女。

李显夫妇对于这个女儿颇为喜爱,李裹儿长到了16岁之后,便由武则天作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三思因这一层关系成为了李显的儿女亲家,这也是他成功上位的又一个砝码。

李显与武三思本身就是表兄弟关系,加上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与李裹儿结为了夫妇,武三思在李显上位之后反而得到了重用。武三思很快就将自己的姑姑武则天抛到了一边,他极尽自己全部的谄媚功夫,将唐中宗李显侍奉得非常舒服。

唐中宗复辟之后,为何没有立马铲除李氏集团?

唐中宗李显的“昏聩之举”令李唐旧臣相当着急,他们在无奈之下便以西汉吕产、吕禄的例子暗示李显:“二凶虽除 , 产、 禄犹在”,当年吕后去世之后,吕产、吕禄二人分别执掌了南北军,差点使得西汉王朝彻底姓吕。但无论朝臣们如何劝说,李显始终不为所动,继续宠信武三思等人。

两面三刀好手段,“染指皇后”坏心肠

武三思这个人没有任何才华,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不高,认为他不过是靠讨好武则天上位的小人罢了。武三思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建树,但他两面三刀的功夫相当了得,长袖善舞的他很快便将李显耍得团团转,并且开始染指李显的皇后韦氏。

“吾不知何等命作好人,唯有向我好者,是好人耳!”武三思的这句名言被记录在《旧唐书·武三思传》中,他一生依靠这一行为准则处事,倒也过得洒脱自在。

武三思在讨好了李显之后开始染指皇后韦氏,并不是韦氏的容貌吸引了他,而是韦氏和一个人很像,这个人就是武则天。在武三思的挑唆以及李显的纵容下,韦氏逐渐生起了不臣之心,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下一个武则天,而性格颇为懦弱的中宗李显根本不是她的对手,为此“韦后”成为了唐中宗时期的实际掌权人。

武三思想凭借着上官婉儿获取政治资本,而他两面三刀的性格颇能哄得韦氏开心,宫闱之中一时谣言四起。

韦氏与武三思的关系好到了什么程度呢?据说武三思只要三天没有入宫,那韦氏就要微服出宫与他相会,二人淫秽的行径为朝中大臣所不容。但即便是这样,唐中宗李显对于这顶绿帽不闻不问,甚至还陪着他二人嬉戏,实在是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唐中宗复辟之后,为何没有立马铲除李氏集团?

武三思螳螂捕蝉,唐中宗黄雀在后

武三思与韦氏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众怒,朝中正直的大臣如桓彦范、敬晖、张柬之等人数次劝说中宗,却始终没有得到李显的正面答复,反而遭到了武三思的嫉恨。王同皎等人实在不忍李唐受辱,于是便召集壮士准备暗杀武三思,但计划遭到了下流文人宋之问外泄,王同皎等人悉数被杀。

而后武三思更是大肆攻击李唐贵族和老臣,整个李唐王朝都被这些人搅得乌烟瘴气,然而李显非但不出面处理武三思,反而做出了一个更为惊人的举动。

“使韦后与三思双陆 , 而自居旁为之点筹 , 三思遂与后通 , 由是武氏之势复振”。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此事说得颇为含蓄,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李显公然和武三思共享自己的妻子!”

唐中宗李显此举被后世人诟病,但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中宗李显始终是一个夹在缝隙中生存的帝王,他的尊严早已被践踏过千万遍了。武则天当年选择将李显的女儿嫁给武三思的儿子,便是暗示李显不要斩尽杀绝,而武三思确实是李显的一枚好棋子。

武三思与唐中宗李显联手起来唱了一出双簧,他们在此时找到了共同的敌人,这些敌人便是发动“神龙政变”李唐旧臣们。李唐旧臣凭借着拥护中宗复辟的功绩,日益骄纵了起来,他们几乎威胁到了中宗李显的统治,而武三思只不过是李显制衡的砝码罢了。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其实也只是一个光杆儿司令。李显之一次当皇帝时,不到半年时间便被废,之后流放远离权力中心。后来他的兄弟李旦做了六年皇帝,母亲武则天当了十五皇帝。在此期间,李显并没有与武三思等人有直接冲突。

唐中宗复辟之后,为何没有立马铲除李氏集团?

神龙政变后李显复位,朝政大权其实由张柬之等五王掌控,旁边也有李旦和太平公主窥窃,可以说,李显腹背受敌,能够依靠的力量也只有韦氏以及武三思。武三思、韦后和李显三人联手,将头号功臣张柬之等人明升暗降,最后将他们流放出了京城,李唐的权力彻底回到李氏手中,这便是中宗李显的高明之处了。

而李唐的旧臣又因此事忌惮武三思等人,武三思最终因参与“景龙政变”被杀,太子李重俊等人联络朝中大臣,率领数千羽林军冲入了武三思的府邸,将武三思及其家人全部杀死。

唐中宗李显虽然凭借着武三思打赢了张柬之等老臣,但他最终还是败在了自己的老婆手里,韦后联合安乐公主(李裹儿)毒死了他,中宗李显的一生就这样窝囊地结束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家都以为自己是那只黄雀,其实都逃不过螳螂的命运!

李显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在很多人看来,他的人生可以用“窝囊”二字来概括,可当各位看过这篇文章之后,对于唐中宗李显的评价是否有改变呢?至少笔者认为李显绝对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至少避免了李氏再度成为傀儡政权的命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4/55754.html

“唐中宗复辟之后,为何没有立马铲除李氏集团?” 的相关文章

武悼皇后杨芷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饿死

武悼皇后杨芷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饿死

杨芷,西晋武悼皇后,史上最惨的皇太后。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杨芷出身于名门望族弘农杨氏。她家世代为宦,不过到她父亲杨骏的时候,却只担任了高陆县令这一微小的官职。虽说是名门闺秀,但杨芷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却是受堂姐杨艳的举荐。杨艳是司马炎第一任皇后,她和司马炎由于是少年夫妻,两人的...

关羽丢失荆州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救援关羽

关羽丢失荆州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救援关羽

对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马超为何没救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关羽是一名骁勇善战,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将军。尤其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让很多人都对他刮目相看,纷纷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就连当时的曹操都想一心挽留他,不过关羽也是个...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

司马家族作为百年贵族却被灭族 司马家到底得罪了谁

司马家族作为百年贵族却被灭族 司马家到底得罪了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家族到底得罪了谁?一个绵延百年的贵族,为啥被灭全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的影视剧或小说,一说起它,人们就会想到一位经典的人物曹操。他有勇有谋,但身边还有一位文武双全的人,那就是魏国大军师司马懿。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在他之前的祖祖辈辈,...

崇祯皇帝如果选择南迁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崇祯皇帝如果选择南迁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对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太可能,毕竟南迁的皇帝没啥好下场。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绝望之际的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亡,享年三十四岁。崇祯皇帝死亡消息传到南方后,明朝各位宗室成员相继建立了不少政权,因而我们统一...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至少有5次屠城记录,他为啥要干这么残忍的事?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换位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人把自己幻想成曹操,所以觉得屠城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无可厚非。可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做曹操呢?大部分都是老百姓。所以更多的人应该把自己放在被屠的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一来...

汉末时期袁绍敢和董卓公开叫板,他哪里来的底气?

汉末时期袁绍敢和董卓公开叫板,他哪里来的底气?

董卓是东汉末年军阀、权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率军进入京师,掌握了大权,董卓想废掉皇帝,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董卓召集群臣商议,众人敢怒不敢言,这时,袁绍站出来强烈反对,董卓大怒,说,你认为我的宝剑不锋利吗?袁绍一听,立即也拔出宝剑说,你的剑锋利,我的剑难道就不...

辅公祏是什么人?他最后起兵反唐的原因是什么?

辅公祏是什么人?他最后起兵反唐的原因是什么?

辅公祏原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被李渊招降,被封为舒国公。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辅公祏是隋末割据江淮的枭雄,建立辅宋政权。但辅宋源于归附唐朝的杜伏威势力,而且杜伏威就在大唐朝廷任职。辅公祏与杜伏威是生死之交的好兄弟,一起同甘共苦,反抗隋朝,割据江淮。那为何辅公祏要...

评论列表

余丹
余丹
3个月前 (08-17)

唐中宗李显在复辟后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展现了极高的智慧和策略,他巧妙利用武三思等人制衡朝臣,最终成功夺回政权并维护了李氏的统治地位;虽然结局令人遗憾但确实值得后世深思其治国理政的智慧与手段!

小黄
小黄
3个月前 (08-17)

唐中宗复辟后未立即铲除李氏集团,或许出于多重考量,从普通人的价值观出发可以理解为他顾及大局、维护稳定之举;平衡权力与情感需要理智决策的勇气和智慧展现出的政治智慧值得深思和钦佩的决断方式 。

杨静
杨静
3个月前 (08-17)

唐中宗李显的复辟之路充满了智慧与策略,他巧妙利用武三思等人制衡朝中势力,虽被后世诟病其手段窝囊却得以维护李氏集团的统治地位避免了沦为傀儡的命运实为高明之举也体现了他的大智慧和政治手腕值得后人深思研究学习借鉴之处颇多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