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374年,胡惟庸独揽丞相大权春风得意,谁料朱元璋用一句话就解决了他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5-29)451

“满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朱元璋能把我怎么样?你能做皇帝,我就不能吗?”

洪武六年,胡惟庸挤走汪广洋,拉拢李善长,独揽丞相大权,春风得意,嚣张跋扈。谁料,朱元璋只用一句话就解决了他,水平是相当的高。

元末明初,天下纷争不断,各路豪强逐鹿中原。在这乱世之中,朱元璋凭借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智谋,逐步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明朝。

然而,江山初定,内外挑战依旧不断。胡惟庸,作为一名聪明绝顶且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抓住了机遇,迅速崛起,成为明初政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胡惟庸凭借其过人的才智和手腕,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初,他通过李善长的推荐进入官场,在朱元璋的隐形支持下,迅速击败了浙东集团领袖刘基。

接着,他又设法排挤掉了丞相汪广洋,独揽大权。随着权力的增长,胡惟庸变得愈发嚣张跋扈,甚至敢于挑战朱元璋的权威。

在胡惟庸看来,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须确保朝中有足够多的人站在他这一边。于是,他开始大肆拉拢朝中重臣,甚至试图谋害徐达,私自截留下属的奏章。

为了确保自己不被朱元璋所杀,他不断笼络人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

胡惟庸知道,朱元璋不可能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但他却认为,只要有足够多的人与他同流合污,朱元璋就无法对他下手。

胡惟庸的下一个目标是李善长,这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手中,拥有一件重要的宝物——免死铁券。

虽然胡惟庸不能直接使用这块铁券,但李善长的存在本身就能成为他的一道屏障。通过精心的谋划,胡惟庸终于成功拉拢了李善长,满朝文武几乎都成了他的人。

胡惟庸的膨胀与自信达到了顶峰,他甚至认为自己可以取代朱元璋,坐上皇位。然而,他并不知道朱元璋早已看穿了一切。

胡惟庸的死党涂节在看清局势后,选择了背叛,将胡惟庸的阴谋上报给了朱元璋。

胡惟庸的权力日益扩大,随着他逐渐控制了朝廷的各个重要部门,他的野心也愈发膨胀。

胡惟庸不仅控制了大量朝中重臣,还积极打压异己,将那些反对他的人排挤出朝廷。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胡惟庸甚至开始对皇帝的亲信下手,试图铲除他们以确保无人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胡惟庸的骄横和嚣张态度更加明显。他开始在朝堂上肆无忌惮地行使权力,几乎把朝廷当成了自己的私人领地。

胡惟庸不仅在各个官职的任命上大做文章,还私自修改奏折内容,将不利于自己的信息扣留或篡改。甚至有传闻称,他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谋害朱元璋的得力大将徐达,以彻底消除自己的障碍。

与此同时,朱元璋对胡惟庸的行为保持着高度警觉。他深知胡惟庸的野心和手段,但并未立即采取行动,而是选择观察和等待。

朱元璋在暗中收集胡惟庸的罪证,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对于胡惟庸拉拢朝中重臣、扩张势力的行为,朱元璋选择静观其变,并未立即发难。

显然,朱元璋在等待一个最恰当的时机,以最有效的方式将胡惟庸一网打尽。

在这种紧张而诡谲的氛围中,胡惟庸的死党涂节也察觉到了形势的不妙。涂节虽然是胡惟庸的亲信,但他对朱元璋的权术和手段一直心存敬畏。

涂节在朝廷中,耳闻目睹了胡惟庸的种种嚣张行径,尤其是胡惟庸试图谋害徐达的阴谋,更是让他心生恐惧。

涂节明白,朱元璋不可能对这一切毫无反应,而一旦朱元璋决定动手,胡惟庸及其党羽绝无生路。

为了自保,涂节决定背叛胡惟庸。他搜集了胡惟庸谋反的证据,详细记录了胡惟庸在朝中的各种阴谋活动,并秘密向朱元璋递交了一份奏折。

奏折中,涂节详尽地揭露了胡惟庸的阴谋,包括他私扣奏折、排挤异己、拉拢朝臣、企图谋害徐达等一系列罪行。

涂节希望通过这一举动,表明自己对皇帝的忠诚,从而保全自身。

收到涂节的密报后,朱元璋立即召集心腹大臣进行了秘密商议。经过详细的讨论和证据核实,朱元璋决定立即采取行动。

他深知,一旦胡惟庸的阴谋得逞,朝廷将面临巨大的危机,甚至可能导致明朝的倾覆。为了彻底铲除这一隐患,朱元璋下令对胡惟庸及其党羽进行全面清剿。

于是,一场震动朝野的大清洗行动迅速展开。朱元璋先是密令锦衣卫和东厂,秘密逮捕胡惟庸的心腹,并对他们进行严密审讯。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被揭露,胡惟庸的罪行也越来越清晰。在充分掌握了胡惟庸的谋反证据后,朱元璋决定公开处置胡惟庸,以儆效尤。

一日清晨,胡惟庸被紧急召入大殿,面对的是满朝文武和怒不可遏的朱元璋。

在众目睽睽之下,朱元璋宣读了胡惟庸的罪状,宣布其犯上作乱、谋反叛逆,命令立即处决。胡惟庸的党羽也在随后被一一逮捕,严加审讯,最终或被处死或流放。

涂节的背叛不仅拯救了他自己,也成为了朱元璋打击胡惟庸的重要助力。

这一事件后,朝廷内部的风气为之一变,官员们更加谨慎小心,再也无人敢轻易挑战皇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5/596801.html

“1374年,胡惟庸独揽丞相大权春风得意,谁料朱元璋用一句话就解决了他” 的相关文章

除了匾额后面的那道密旨外,雍正真的准备了另外一道密旨吗?

除了匾额后面的那道密旨外,雍正真的准备了另外一道密旨吗?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年号雍正。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1735年8月25日,雍正突然暴死于圆明园。在雍正去世时,张廷玉心急火燎地问太监找一道密旨。这道密旨,并不是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那道,而是另外一道。那么,张廷玉究竟要找什么密旨呢?他为什么那么着急呢?说起来,...

有哪些与王慧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有哪些与王慧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王慧龙(390年~440年),字慧龙, 太原晋阳人。北魏名将,东晋尚书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十四岁时,遭遇东晋太尉刘裕灭门,渡江投奔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年),后秦灭亡后归顺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随明元帝拓跋嗣南征...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还不知道:项羽自刎后,刘邦却为他大哭不已,到底是惜英雄,还是收买人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02年,项羽在乌江遭围堵,遇到旧时吕马童,说道:“我听说刘邦重金悬赏我的脑袋,你是故友,我便送你了!”说罢,自刎而死。但奇怪的是,一心希望项羽死的刘邦,却哭了起来。...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还不知道:汉景帝共有14个儿子,汉武帝为何能继承大统,其他儿子结果怎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汉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后历时四百余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事迹广为...

有哪些与吕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吕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年时随孙策为将,累封别部司马,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

历史上高长恭为何会选择自杀?愿意是什么?

历史上高长恭为何会选择自杀?愿意是什么?

高长恭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齐高纬继位后,虽然政局不稳,但有堂兄弟兰陵王高长恭替他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国家还算稳定。高长恭是北齐宗室最优秀代表,他不仅生得“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还骁勇善战,很有谋略。说到他天下无双...

关羽和赵云的关系怎么样 关羽被杀后赵云想过报仇吗

关羽和赵云的关系怎么样 关羽被杀后赵云想过报仇吗

对关羽和赵云关系如何?为何关羽被杀后,赵云没有想要为其报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势力中,刘关张三位关系最好,其次就是刘备和赵云之间的关系最为值得称道。赵云为救刘备儿子刘禅,七进七出,将生死置之度外。而刘备也因为如此,将阿斗掷于地下(个人怀疑阿斗是不是就是在这个...

评论列表

岳磊
岳磊
21分钟前

胡惟庸野心勃勃,妄图权倾朝野、篡位谋逆,然其奸计被朱元璋洞悉并粉碎后终遭身死族灭的下场令人警醒:权力不可贪婪无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