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一共有六次之多 郑和的钱是怎么来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郑和下西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皇帝,他通过";靖难之役";将自己的侄子撸下了皇位,此后又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迁都运动。有个性的人一般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底,做皇帝和做普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富家子弟总是要比穷人家的孩子显得有个性有能力一些。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帝,他的功绩是建立在";文景之治";的家底上的;而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同样离不开李世民和武则天前后的努力;被吹上天的";康乾盛世";,中间其实夹着一位默默付出的苦逼的雍正。朱棣是相当有作为的皇帝,但也是相当能花钱的皇帝。
朱棣在位时期都做了什么事情呢?首先做的就是迁都北京,然后还有五次北伐、六下西洋、南征安南、沿海平倭等等,与此同时朱棣还不遗余力地坚持了他父亲朱元璋的";移民政策";,这些都是非常花钱的事情。别的事情先不说,就拿迁都北京这件事情来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难以想象的。同时还有";三宝太监";郑和浩浩荡荡的下西洋,往往是数以万计的人马出动,这些随行人员都是有军职的,明朝光是开支军饷这一项就不少。而北伐以及南征这些战争,更是相当烧钱的事情,那么朱棣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难道是朱元璋遗留下来的财富吗?还是朱允炆在位时期积累的财富?这显然是不大现实的。朱棣在公元1402年7月17日登基,而明朝是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的,朱元璋1398年驾崩之后朱允炆登基成为明朝第二位帝王。朱元璋在位30年确实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他开垦屯田以及兴修水利的政策使得当时的国力得到了恢复,这一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但洪武年间的外患也相当多,比如朱元璋八次对元朝的残余部队进行了征讨,同时还有云南等边境地区的 *** 与管控。日本、高丽、暹罗等地也需要明朝一大笔的开支。
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年间积累的财富,是不足以让明成祖朱棣挥霍的,而朱允炆更是一位没有任何政绩的帝王。那么朱棣在位时期的巨大财政支出从何而来,难道是从天而降的吗?其实不然,这多亏了明朝一位大管家的悉心治理。这个人就是明朝的五朝元老夏元吉,他执掌了明朝的财政大权将近30年,可以说是掌握明朝经济的大管家了。";国无乏绝之忧,民享和平之福";是当时的人对他的评级,事实上他的政绩远远不止于此,明朝的三个盛世都离不开这个人: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朱棣的";永乐盛世";以及明仁宗和明宣宗的";仁宣之治";。
以朱棣为例,他在位期间花费了明朝巨额的财富,并且以此达到了他名留青史的目的,但明朝的财政并未因此被拖垮。相反,朱棣驾崩之后为明仁宗朱高炽留下了巨额的财富,并且完成了政权的顺利交接,明朝始终在高速运转的状态。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位叫作夏元吉的财政大臣,他为官37年,其中有27年担任户部尚书,天下的钱粮在他的手中流转了27年之久,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而且国库充盈,几乎没有财政困扰。
夏元吉出身在湖南一个农户家庭,他的母亲独自一人抚养他长大,这样苦难的生活也砥砺了他的性格,使得他成为朱元璋最为器重的廉臣。
夏元吉面对繁杂的账务总是处理得井井有条,并且在为人处事方面相当谦和,洪武朝以及永乐朝的大臣们都敬称他是";敦厚君子";。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财政大臣,光是靠老实肯定是不行的,还要有运筹帷幄的本事和精打细算的耐心。夏元吉在朱元璋手下还好说,毕竟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基本上不会搞什么大功程。但是永乐皇帝登基之后就不好说了,尤其是朱棣刚刚凭借";靖难之役";上位的那几年,朝廷和燕王府都穷得叮当响,维持国家正常的花销都要靠咬着牙节省。
但永乐偏偏不是一个老实人,永乐元年,《永乐大典》正式开始编修,花费了整整6年的时间才修完;永乐三年,郑和开始了他之一次下西洋的生涯,在这之后还有五次;永乐四年,南征安南,史书上记载发兵80万;永乐五年,修建北京紫禁城,花费了10多年的时间;永乐七年,修筑长陵,花费了4年的时间;永乐八年,朱棣开始他五次北伐漠北蒙古的军事行动,皇帝亲征声势浩大……永乐大帝在位的这些年,年年都有大工程,而且都是相当烧钱的工程,这对于财政大臣(户部尚书)来说,是一件相当费脑子的事情。
";永乐间,虽营建北京,南讨交趾,北征沙漠,资用未乏";是《明史》的记载,其实当时的舆论也并不认为永乐帝劳民伤财,因为这些支出基本都是户部承担的。那么如此数量庞大的钱粮,是经由谁来负责的呢?就是夏原吉这个人负责的。永乐在位22年,夏原吉就为他精打细算了20多年,可以说这个官家是相当称职的。明成祖朱棣的一切政绩,都离不开夏原吉的帮助,直到朱棣最后一次北伐死在途中,才真正明白夏原吉的苦心。在这次北伐出发前,夏原吉当面反对,为此朱棣在盛怒下将夏原吉抄家,没想到自己一去再也没能回家。
朱棣在临死之前悔恨不已,他大声喊出:";夏原吉爱我!";这样的话,可这一切已经于事无补了。此后的仁宗、宣宗也离不开夏原吉,为此";仁宣之治";也是夏原吉努力控制财政的结果,但就是这样一位手握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臣,被抄家时居然只有一些瓶瓶罐罐。不得不说,朱元璋带出的官确实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