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2)102

还不知道:雍正帝对兄弟们刻薄寡恩吗?看看他19个兄弟的待遇和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康熙帝在位后期的九王夺嫡可谓十分激烈,这场政潮的余波直至乾隆初年都还存在,而九王夺嫡的胜利者雍正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有传说他弑父、逼母、杀兄、屠弟,甚至还有害子,这就让雍正帝背上了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声。

其实,雍正帝之所以有这样的形象无非是他的改革得罪了文人士子,无非是他的政敌老八允禩与文人集团交好,进而不断散播雍正帝的谣言,当然,这些传闻中也有部分真相,只是因为这些真相被过分夸大了,所以给人留下了雍正帝对很多兄弟都不好的印象,其实事实正好相反,雍正帝对大多数兄弟都是不错的。

雍正帝的兄弟们

雍正帝的父亲康熙帝是历史上生育儿子最多的皇帝之一,共生育了35个儿子,其中因为各种原因早夭故而没有齿序的有11个,所以我们现今可见的康熙帝皇子中,所谓皇二十四子、二十四阿哥胤祕其实是康熙帝的第34个儿子,因为最小的儿子胤禐出生当日就夭折了,故而没有齿序,一般就把小二十四当做康熙帝最小的儿子。

允祚、允禌、允祄、允禝皆殇,无封。承瑞、承祜、承庆、赛音察浑、长华、长生、万黼、允禶,允騕、允禨、允禐皆殇,不齿序。—《清史稿诸王传》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演员焦晃饰演的康熙帝

就是在这24位皇子中也有4位早夭,分别是德妃所生的六阿哥胤祚、宜妃所生的十一阿哥胤禌、密嫔所生的十八阿哥胤祄、庶妃高氏所生的十九阿哥胤禝,至于为何这4位早夭了还能齿序,目前暂时不可考,只能猜测康熙帝比较喜欢他们的生母和他们。

康熙帝去世后,他还有20位皇子在世,其中老四雍亲王胤禛继承了大统,剩下19位以雍正帝的视角可以分为五类。

其一就是父皇处置过的皇子,也就是仍在圈禁的大阿哥允褆、二阿哥废太子允礽;其二就是自己的政敌,也就是所谓的八爷党,老八允禩、老九允禟、老十允、老十四允禵。三阿哥允祉虽然参加了九王夺嫡,但是较为中立;其三就是自己的盟友,这个只有一位,那就是老十三允祥;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恒亲王允祺

其四就是年长的中立派兄弟,以老五允祺、老七允祐、老十二允祹为代表,还有老十五允禑、老十六允禄、老十七允礼。其五就是年纪较轻甚至是年幼的弟弟们,也就是小二十允祎、小二十一允禧、小二十二允祜、小二十三允祁和小二十四允祕,这之中更大的允祎不过才16岁,最小的允祕才6岁。前三类十分明显,就是参与过九王夺嫡的另外八人,而雍正帝爱憎之心在这八人中展现得尤为明显。

刻薄寡恩的由来,八位夺嫡参与者的迥异人生

雍正帝即位后,两位年长的哥哥依旧在圈禁之中,不过这种圈禁也只是限制人身自由,他们的生活依旧是无忧的,这从允褆和允礽在圈禁期间生育了一大堆孩子就能看出来。

雍正十二年,卒,世宗命以固山贝子礼殡葬。子弘昉,袭镇国公。—《清史稿诸王传》

康熙帝觉得这个大儿子是个没心肝的,他果然也是过得快活潇洒,不过也是,有这么好的条件,失去自由就失去,也是无可奈何,既如此还不如及时行乐,这圈禁岁月所生的18个孩子足见他的心态有多好了,直到雍正十二年底才去世,终年63岁。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雍正王朝》中的二阿哥

允礽在圈禁中生育了13个子女,但是他的心理压力远非大阿哥能及。他在二次被废后被幽禁于咸安宫,虽然依旧是锦衣玉食,但是心境早就是不复从前了,尤其是允礽,他曾经贵为太子,所经受的风波也远多于大阿哥,这种从高处跌落的落差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雍正帝即位后虽然没有放他出来,但是加封允礽之子弘晳为理郡王,允许弘晳带着一部分家人迁往新宅居住,并且准备让允礽也迁过去,为此下令修盖房屋,驻劄兵丁。可就在雍正二年底,允礽去世,终年51岁,雍正帝追封为理密亲王,加恩其家眷,皆丰衣足食以供养之,并且大肆操办允礽的葬礼,后来还收养了允礽的六女为和硕淑慎公主,公主的女儿在十几年后还成为乾隆帝皇三子永璋的嫡福晋。

大阿哥和二阿哥圈禁多年,早就没有什么影响力和号召力了,雍正帝对于他们,基本都是延续了康熙帝的处置,甚至还要更为宽松,这都是因为他们不能再对雍正帝造成任何威胁,雍正帝既能捞到善待兄长的名声,又没有任何损失,何乐而不为。

老三允祉原本就是亲王,雍正帝即位后,他作为唯一还能在官场和皇室正常活动的皇兄自然是地位尊崇,雍正二年,诚亲王世子弘晟因罪被弹劾,免去世子之位,这可以看做是雍正帝对皇兄的一种警示,但话说回来,清朝历代皇室子弟因事被夺爵者甚多,何况这也确实抓到了弘晟的过错。

六年六月,允祉索苏克济贿,命降郡王,而归其罪於弘晟,交宗人府禁锢。八年二月,复进封亲王。—《清史稿诸王传》

雍正六年,允祉向大臣索贿之事曝光,群臣激愤,上书雍正帝要严惩,但雍正帝对群臣说,允祉毕竟是自己在世上仅剩的一个兄长了(已经不把大阿哥当哥哥了),虽然罪行恶劣但还是格外开恩,只是降为郡王,而那个被夺爵的弘晟被拿来顶缸,交由宗人府圈禁,两年后,复封为亲王,可是允祉实在是太不小心了,自恃为皇兄,在老十三怡亲王的葬仪上姗姗来迟,而且没有面露悲痛之色,这让痛失臂膀的雍正帝十分痛恨,直接夺爵圈禁,两年后去世,终年56岁,依旧照郡王礼治丧。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雍正王朝》中八爷党

雍正帝对兄弟刻薄寡恩甚至有屠杀兄弟的恶名主要就是来自对老八和老九的处置,雍正帝即位之初,对这些弟弟还是采取了怀柔之策,待到其地位稳固后就开始着手处置他们,雍正四年,允禩和允禟相继被削爵、削宗籍,改名阿其那、塞斯黑,在揭发罪行后下狱,不久后就去世了。

从老八和老九在下狱后不久就去世来看,即使雍正帝没有直接下令杀死他们,他们肯定也是受到了不少折磨,说他们是雍正帝有意间接谋害的,也不算冤枉雍正帝,不过,从雍正帝的角度来看,八爷党确实紊乱了雍正初年的政治格局,和允禩交好的文人士子也因此对雍正帝大加抹黑,将原本不是他的罪行强加于其上,这也难怪雍正帝如此愤怒,非要除掉这二人不可,从伦理亲情来讲或许难以接受,但皇家自古少真情,而从历史上兄弟相争的一幕幕惨祸来看,雍正帝的处置都还算是克制的了。(笔者曾撰文详述老八和老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瞅瞅,链接在底部)

对于出身高贵的老十和同母弟允禵,雍正帝也是沿用了父亲的老办法,圈禁即可,他们的子女可以正常婚嫁甚至封爵,而且不像康熙帝圈禁大阿哥和二阿哥那样连同所有子女一起圈禁,只是圈禁其本人和部分家人,乾隆帝即位后将两位叔叔放了出来,封爵加以优待。

老十三胤祥就不用赘述了,功勋卓著得封为铁帽子王,为朝廷呕心沥血,雍正帝也从未亏待过他,死后更是哀荣倍至,其名特旨复为“胤祥”,不用避讳,他的尊荣和权势休说是雍正一朝,即使是放眼到整个清朝也鲜有能及。

中立派的春天,待遇优厚的诸弟们

对待那些没有怎么参与夺嫡的弟弟们,雍正帝可就更为开明了,像老五允祺,不仅是极尽尊荣,而且他的儿子袭爵时没有降爵,仍以亲王袭,足见他对老五的特殊关照。老七允祐也是封亲王爵,荣华一生,安然离世。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延禧攻略》中的允祹

老十二允祹在雍正帝刚即位时被封为郡王,虽然中间因为犯了错被雍正帝降为贝子爵,但后来消气后就给他恢复了郡王爵位,这三位皇子不仅是安享荣华,雍正帝即位后谨遵康熙帝旨意,允许年长有皇子的母妃出居宫外皇子府邸,让她们能够母子团聚共享天伦。(老五和老十二,笔者均有撰文详述,文章链接在底部,有兴趣的文友可以瞅瞅)

因为九子夺嫡的关系,康熙帝皇十四子之后儿子的知名度远不如排行靠前的这些哥哥们,而雍正帝又是个工作狂,他衡量这些弟弟的标准自然逃不开“能力”二字,说雍正帝是个“能力控”,那可真是不带掺假的,仅从他这些年纪较轻的弟弟们的封爵就能一窥一二。

雍正帝这八位年轻的弟弟们在雍正一朝爵位有高有低,而造成这种看似不公正对待的根源就是他们的能力。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庄亲王踏雪寻梅图

戊子,世宗疾大渐,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入受顾命。—《清史稿高宗本纪》

尤为明显的是允禄和允礼,他们二人虽然出身皇家,但仍不敢稍有放松,都是能力超卓之辈,他们在雍正一朝乃至后来的乾隆朝都深受重用,换句话说,他们的爵位是用能力换来的,像老十五允禄,他在雍正元年,在庄亲王大宗绝嗣且有小宗尚在可以承继的情况下,被雍正帝指派出继为庄亲王(铁帽子王)嗣子,承袭其亲王爵,后来管理内务府事宜,历官正蓝旗、镶白旗、正黄旗都统,也算是没有辜负皇兄对他的期待和厚恩。他和另一位深受重用的弟弟允礼在雍正帝驾崩前都是钦定的顾命之臣,足见对这二人的信任和他们能力的认可。

十二年八月,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清史稿诸王传》

反观那几位地位较低的贝勒,在雍正朝几乎无甚建树,尤其是小二十允祎,头次派去祭陵他称病不去,雍正帝没有计较,转过年来又派他去,他出了京城没多远又称病回京,这次可把雍正帝气到了,把他降为辅国公,并且再不任用,直到乾隆年间才又启用。雍正帝的眼光是很毒的,这几个贝勒除了允禧后来得到乾隆帝的看重,受到了一些任用,允祎也痛改前非负责泰陵事务,其他几个几乎都是了此残生罢了。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电视剧《上书房》中的小二十四允祕

雍正十一年正月,谕曰:“朕幼弟允祕,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所锺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嘉悦,封为諴亲王。”—《清史稿诸王传》

需要特别说一下这位年仅17岁就被哥哥封为亲王的小二十四允祕,他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母亲陈氏的地位很低,后来被追封为穆嫔。雍正帝即位时,允祕才6岁,胤禛对这个幼弟十分宠爱,把他当做儿子来精心教养,而他也没有让哥哥失望,读书十分认真,封王后也肯于实心任事,只不过他的主要政绩和成就都是在乾隆年间了。

蔚鸾说: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演员唐国强饰演的雍正帝

通盘看来,雍正帝所谓的刻薄寡恩也只是对政敌们,绝大多数兄弟过得还是相当不错的,那些降爵、惩罚也不是雍正一朝独有的事情,只是因为雍正帝被贴上的标签太明显了,先入为主地将雍正帝一些正常、合理的处罚也当做刻薄的证据了,而这其实也都是雍正帝的帝王心术和统治策略而已,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和朝廷的稳定,处置老八老九是这个道理,优待老五老七他们也是这个道理,重用老十三老十六他们更是这个道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2646.html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的相关文章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顺治是谁的儿子?为什么有人会说他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顺治,名福临,是皇太极和孝庄太后的儿子。在没有DNA检测技术的时代,要确定一个孩子的生母是谁,是很容易的;要确定他的生父是谁,就有些难度了。之所以有人说顺治是别人的孩子,...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 朱高炽是死于朱瞻基之手吗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 朱高炽是死于朱瞻基之手吗

还不知道:朱高炽在位十个月突然驾崩,到底他是不是死于朱瞻基之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有时候想想吧,历史真的挺有意思的,如果朱棣再活一年,朱高炽薨世,朱棣面对当年老爹朱元璋同样的局面会如何选择,是太孙继位还是让汉王继位。同样不得不说的是,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上...

历史上年羹尧真的是个嚣张跋扈之人吗?

历史上年羹尧真的是个嚣张跋扈之人吗?

年羹尧是中国清朝名将,妹妹年世兰是雍正的华贵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当年羹尧居功自傲、目空一切,没有把雍正皇帝放在眼里的时候,就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你爬得多高,摔得就有多惨。”康熙精心栽培年羹尧,最后还是被雍正杀了。那么年羹尧从封疆大吏到康熙面前...

刘惇:三国是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

刘惇:三国是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与吴范、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刘惇,字子仁,是平原人。因战乱而避难各地,客游庐陵,在孙辅手下作事。因知晓天文、懂得占卜而闻名南方。每当有水灾、旱...

宋仁宗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的一生都有哪些遗憾?

宋仁宗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的一生都有哪些遗憾?

宋仁宗,宋真宗赵恒第六子,宋朝第四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他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几乎没有之一。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仁”字为庙号的皇帝,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其之追捧,史载:“仁宗崩,天下丧之如亲”。宋仁宗的名声是完美的,但他的人生并不完美,在从相关史书中了解到...

李凑:唐穆宗李恒第六子,被追赠为怀懿太子

李凑:唐穆宗李恒第六子,被追赠为怀懿太子

李凑(?-835年2月10日),唐穆宗第六子,年少时雅裕、有寻矩。长庆元年三月,李凑被封为漳王。与长兄唐敬宗李湛(封景王)、次兄唐文宗李涵(封江王)、五兄唐武宗李炎(封颖王)及弟李溶(封安王)等同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及至其兄唐文宗即位后,深感宦官王...

孙伏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孙伏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科举制度起于隋唐,完备于宋朝,成熟于明清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以成绩论英雄”并不是现在应试教育下才有的口号,从科举考试诞生的那一天起,这句话也就应运而生,就像许多人为了迎接1977年恢复的高考一样,隋唐时期,成千上万格怀揣着仕途梦的人,也在准备着科举考试,孙伏伽...

赵德恭:魏悼王赵廷美长子,曾历任多处地方官职

赵德恭:魏悼王赵廷美长子,曾历任多处地方官职

赵德恭(962年―1006年),字复礼,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之侄,魏悼王赵廷美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四年(979),始拜贵州防御使。父亲赵廷美受迫害流放房州,赵德恭受牵连免官。赵廷美死后,出任峰州刺史。雍熙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