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为什么要建立削藩令?最终把自己的皇位削没了
还不知道建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明朝绝对是一个十分神奇的朝代,而且皇帝一个比一个有特色。开国皇帝朱元璋目不识丁,在群雄并起的元末竟然笑到了最后,还站稳了脚跟;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居然仍旧有条不紊的运行;最神奇的要数永乐皇帝朱棣,一个谋朝串位的藩王,居然没有得到天下的讨伐,还坐稳了皇位,可惜了建文帝朱允炆,明明积极致力于改革,却把皇位改丢了。
建文帝改革导致发生靖难之役的最直接原因莫过于削藩令了,那么建文帝力主削藩到底对不对呢?
从大局观上看,削藩肯定是对的,西汉时期,汉景帝就因为藩王们尾大甩不掉,不得不进行削藩,结果被藩王们打得不得不把锅甩给晁错;清朝时期,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藩王势力过于强大,康熙力排众议决定削藩,最终差点被吴三桂打回关外。总之,藩王势力过于强大,最终就会威胁到皇权,甚至可能出现藩王割据的现象。但是,建文帝削藩的情况跟上述两者并不同,其实建文帝是真的可以不用太着急削藩的。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让更多的儿孙能够享受江山的成果,开始分封藩王。虽然朱元璋目不识丁,但他显然知道藩王势力过大的恶劣影响,所以到了明太祖晚期,藩王手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权利,封地税收、封地官员的人选都由朝廷决定,藩王只剩手上那些兵权。这个时候肯定有人说,有兵权才是最严重的,但是这个时期藩王的总兵力还不到全国兵力的百分之十,就算所有的藩王同时一起叛乱,也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有人这个时候肯定就说,谁说藩王没有威胁的,燕王朱棣就谋反成功了。但事实上,燕王朱棣最初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是建文帝和他的小伙伴们“推向”帝位的。
公元1398年末,建文帝开始着手削藩,藩王之中实力最强大的莫过于燕王朱棣了,只要先处理好燕王,其他藩王就不足为惧,但是建文帝偏偏先把并没有谋反之意的周、齐、湘等王废除,那些被废黜的藩王们下场无比凄惨,如果你是朱棣,看到同为藩王的伙伴们落得如此下场,反还是不反?
朱允炆信奉儒学,主张推行仁政,事实上太过于仁义,反而当不好一国之君。1399年,因为朱棣“患病”,朱允炆又把燕王的三个人质儿子从南京送回燕王身边,让燕王没有了后顾之忧,并且在后来的与朱棣的交锋之中,朱允炆屡次强调“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无使负杀叔父之名”,使得朱棣屡次在逆境中得以逃脱,并最终夺得了天下。
削藩的失败还体现在建文帝的用人失当方面,这群建文帝所信任的小伙伴并没有帮助建文帝在削藩事宜上有多大的帮助,还把建文帝推向失败的深渊。
建文帝引以为傲的三个心腹,分别为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皆是非常会读书的知名大儒,如果让他们当老师,他们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民教师,但是用于治国,他们显然更容易进入理想化的空想中,分析问题往往太过于纸上谈兵。
靖难之役时,建文帝任用贪生怕死的李景隆,致使六十万大明正规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个李景隆正是儒学大师黄子澄推荐的。虽说明朝能带兵打仗的老将军早就被朱元璋处理得差不多了,但是再不济也还有瞿能、平安、盛庸都,最终李景隆不仅大败,还把战略物资都丢给了燕王。南京失守时,也是这个“大将”将大门打开,欢迎燕王进入。
靖难之役中期,朱棣与明军各有胜负,但随着时间发展,燕军明显开始乏力,只能在河北、山东一带兜兜转转,并且朱棣多次上书求和,建文帝本来想着自家叔父,要不就这样算了。但是这个时候方孝孺站了出来,指责建文帝的议和想法,并异想天开地作出了战略大方针,意在消灭燕贼,但纸上谈兵的可行性很快在战场上得到了验证。
建文四年,朱棣接受姚广孝的提议,越过山东等省,直接朝南京挺进。燕军在何福、平安等明军将领与徐辉祖的援军的夹击下大败,燕军损失惨重,就连朱棣都准备退回封地,这个时候齐泰、方孝孺等儒臣们又站出来表示,魏国公徐辉祖乃朱棣的妻弟,“异常危险”,结果在大好形势下,徐辉祖被调回保卫京师,结果朱棣果断抓住时机,反败为胜,最终攻入南京。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建文帝性格温和,信奉儒学,主张推行仁政,这本来对百姓来说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对于刚坐稳江山的大明来说,显然是不适合的,朱允炆既没有李世民的果断,也没有康熙的雷厉风行,面对朱棣,显然多了些性格方面的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