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5-03)40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历史上,当南北对峙时,定都金陵(建业、建康、南京)是常态,这是由于地理经济决定的。

孙权曾根据形势需要短暂地建都于武昌,是基于219-228年特殊的形势做出的务实调整。

不过,当形势回归常态后,孙权还是回到了历史的常态——迁都建业。

定都金陵是“南朝”常态

荆、扬二洲,户口半天下,江左以来,扬州根本,委荆以阃外···——《宋书。何尚之传》

从东吴到后来的东晋、南朝,南方政权多是定都于金陵(包含这种历史名称),这是由地理经济决定的。

南朝的重心有两个:荆州、扬州。

如能像刘表一样全据荆襄,则荆州经济比江东好。

正常情况下,唐代以前,荆州的经济比扬州要好。

但是,当南北对峙,尤其沿长江对峙时,情况就不同了。

荆州最为富庶的江汉平原,在长江以北。对于以长江天险自守的南朝来说,江陵以北,不论名义上归属于谁,都是很难有效控制的。

如此,南朝能稳固统治的荆州地区,其实只有南郡及荆南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南地区经济都不太发达,要以半个荆州为重心统治南方有些力不从心。

因此,以扬州财赋为本,治理南方是南朝的常态。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与此同时,沿江对峙时,一旦北兵耀兵于江北,武昌等地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相比之下,在大运河开通之前,金陵地区的水系则极为复杂,即使北兵渡江,在金陵附近连一块展开大军的地方都没有。

因此,晋灭吴时,即使吴已经奄奄一息,已经渡江的王浑仍然不敢攻建业,一定要等顺江而下的晋军前来解决问题。

孙权都武昌是特殊环境下的选择

219年,吕蒙白衣渡江袭击南郡时,孙权即已抵达荆州。

在称帝前,孙权一直在公安。

无论出于进攻还是防守,或是维持稳定,这都是孙权必须作的。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1、维持稳定。

孙权所袭的南郡、武陵等地,久属刘备。刘备、关羽在此颇得人心。而自刘表时期开始,孙权即与当地多年争战。

因此,孙权必须亲自坐镇,稳定相关地区形势,消化战役结果。

2、防御:照顾两头。

吴蜀闹翻后,两国大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孙权又必须防备北方曹丕南下。

孙权治于武昌,可以照顾荆、扬两个战场。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得当的。

夷陵之战,孙吴击败了刘备;不久,孙权又挫败了曹丕三道伐吴。

连番大战,孙权应对得十分从容。

3、进攻:荆州是争夺焦点。

三国时期,吴魏争夺的焦点一直在淮南,唯孙权称帝前后例外。

这是因为:此时的荆州,魏、吴的统治都不稳固,是双方趁虚而下的焦点。

经过关羽北伐,荆州北部已经残破不堪。曹丕甚至一度放弃襄阳。吴魏在襄阳发生过易手。

吕蒙在白衣渡江前,策划的局面是:吕蒙自己坐镇襄阳,虎视北方。

因此,孙权坐镇荆州,可以说是继承了吕蒙时期的思想,以襄阳为发展目标,进行北伐。

可以说,在219年-228年,无论是维稳还是防守、进攻,孙权都必须坐镇武昌,以寻求机会。

迁回建业:形势改变

可是,形势很快就变了。

1、荆州方向国防压力顿减。

(1)、吴蜀和解

蜀国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东吴基本上可专心对北作战。

(2)、曹魏无力威胁江陵。

曹丕三道伐吴时,江陵朱然能战之兵只有5000,而曹丕集结了曹真、张郃、夏侯尚大军来攻。

可是,东吴在没有调动陆逊军的情况下(吴蜀尚未和解),即挫败了曹丕的攻势。

此后,曹丕两次伐吴,重心遂转到了东线。

可见:曹丕也认识到,在荆州方向很难形成突破。

而在吴蜀和解后,魏国要突破江陵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不再是魏国的主攻方向。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2、荆州方向攻势受挫。

226年,曹丕去世,孙权趁机北伐,重点放在了襄阳。

可是,孙权、诸葛瑾两路悉数败得毫无悬念。

相反,227年,在淮南方向,孙吴在石亭大败曹休,吴军将帅甚至提议趁机大举北伐(被陆逊劝阻)。

因此,此后,孙权调整攻略方向,仍以合肥为目标,组织攻势。

3、稳固根本。

孙权称帝前,完成了江东政权的本土化。

孙权以顾雍、陆逊等江东大族担任更高政治、军事长官,以换取大族的支持。

因此,如何处理好与江东大族微妙的合作关系。既能妥善利用,又能有效控制江东大族,成了孙家维持政治稳定的首要任务。

因此,迁回建业,是加强对江东大族的控制,稳固根本的必然选择。

总的来说,无论是长期建都江东,还是短暂地治于荆州, 都是孙权根据现实需要做出的务实选择。

孙吴能成为历史上之一个“划江而治”的南方政权,与孙权的务实是分不开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5/60706.html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的相关文章

李自成和朱元璋都起义了 李自成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李自成和朱元璋都起义了 李自成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还不知道:和朱元璋相比,李自成起义为什么会失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史》:崇祯十七年三月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辽自从归顺曹操之后,就一直受到曹操重用,也深得曹操的信任,大放异彩,除了经典的逍遥津之战,打的孙权落花流水,还有白狼山一战,张辽力斩单于蹋顿,大显身手,风头一度超过了许褚,夺得头功。那么,张辽凭什么力压许褚,夺了头功呢?在正史中,...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自古伴君如伴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私之人,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做过官。据传他遇难时李白救过他,尔后两人相交为友...

诸葛亮能带诸葛均 诸葛瑾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诸葛亮能带诸葛均 诸葛瑾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对诸葛亮带着诸葛均,为什么诸葛瑾不带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但是史书没有明载两人是否同父异母兄弟。从《三国志》的相关记载来看,两人同父异母的可能性比较高。诸葛瑾传转引吴书记载:“遭母忧,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这就是说,诸...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萧梁临川王萧宏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起兵反叛,攻打建康,萧梁自此陷入侯景之乱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在梁武帝忙着进行平叛时,他的亲侄子与养子萧正德却投靠了侯景,联合叛军围攻建康。那萧正德为何要背叛自己的亲伯父...

乾隆从张廷玉家里抄出了36。2万两白银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有太庙

乾隆从张廷玉家里抄出了36。2万两白银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有太庙

对乾隆抄了张廷玉的家,抄出36.2万两现银,为何却给他配享太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时期对于朝廷官员贪污腐败有一个基本的量刑标准:超过一千两以上者即可斩首。圈个有用,乾隆,乾隆在位前期在反贪这件事上抓的尤其严格,几个督抚就因为贪污了几千两银子就被判了斩首之刑。...

曹丕篡位之后 汉献帝为何没有投奔刘备

曹丕篡位之后 汉献帝为何没有投奔刘备

对汉献帝被曹丕篡位封为山阳公后,为什么不去投奔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称帝,汉献帝禅位。被新晋皇帝封为山阳公。那么汉献帝是否会对这个身份的转换不满呢?他为何不去投靠刘备呢?说实话,这种结果汉献帝肯定是早就有预料到的。自从他被曹操给劫持到许都以来,他就成了有名...

有哪些与吕蒙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吕蒙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