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能将汉献帝接到身边 袁绍为何没有消效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袁绍和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朝代很多,但是名著只有四本。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让三国这个特殊的朝代风靡全国,这种分均抗衡三足鼎立的局势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说到三国,就不得不提袁绍,这个官渡之战的主角之一,四世三公的大佬。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存在很多虚构成分,特别是拥刘贬曹,俨然把曹操描写成一个奸雄的样子。
可是曹操惨,袁绍更惨,官渡之战他连一个奸臣的负面角色都打不过,两军对垒他连粮仓都被人家偷烧了,看起来就是十足的傻子,演义对他的评价显然也不高。
原画:“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袁公是否是这么不堪的一个人,我想还有待斟酌,起码在立汉献帝这件事上,他并非有勇无谋。
说汉献帝,我们还得从董卓说起。董卓就比较简单了,无论是小说还是正史,他就是一个实打实纯粹的奸臣,不像其他人还那么有争议。董贼起家史就不说了,反正是越做越大,不过他野心也不小,后期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导致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那么袁绍在干嘛呢,袁绍在跟他打对台,袁绍坐拥河北一整块领地,又是四世三公的显赫身份,自然是不能看着董卓胡作非为,董卓是好是坏袁绍不关心,但是董卓想一人独揽大权朝倾天下袁绍肯定是不干的,所以袁绍号召天下十八路英雄,自己当上了反董卓联盟的盟主。
董卓还没等盟军打死他,自己先被左膀右臂的义子吕布干掉了。是不是因为女人我们不知道,但是董贼实在是死有余辜,天下无人不称手拍快,袁绍更是把手都拍红了。袁绍立不立接不接汉献帝,原因实在太多,我们从不同时期来分析这个事件。
首先是董卓还没死,袁绍当反董联盟盟主的时候,别看这个盟主当的光荣,其实关东联军实际上各怀鬼胎,都想夺天下却不出力,一直都没打过董卓,演义神话刘关张,所以关羽温酒斩华雄大家都知道,关羽很猛,可是大家想想,华雄都不知道杀了多少我方将军才出来一个关羽。
直到191年(初平二年),孙坚才首胜董卓,所以袁绍打不过董卓,自然也碰不到汉献帝,还有,袁绍不是不知道挟天子令诸侯的重要性,只是他还有一个好人选:刘虞。刘虞是光武帝嫡长子的后代,声望很高,袁绍跟关系也比较好,自然不考虑汉献帝,而想拥立他,可惜刘虞忠君爱国,人太正直了一直没答应袁绍。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的时候袁绍是当众站出来反对了,你话都放出来了,不让董卓立献帝,自己还是反董的盟主,结果自己又去接献帝,这不是前后矛盾打自己的脸吗,天下人会怎么看你,人都是好面子的,袁绍肯定是不能接受。
其次是董卓死的时候,兴平二年(195年)十月,汉献帝在杨奉等人的护卫下逃到曹阳。这是袁绍第二次接献帝的绝佳机会,但是他好像没空,他在打架,属下造反了。史书记载东郡太守臧洪因怨恨袁绍不出兵救张超,举东郡之兵与之对抗,袁绍兴兵围城一年,破东郡。所以袁绍可能不是不想接,只是分身乏术,心有余力不足。
再有一点,袁绍怕汉帝破坏自己的威势,毕竟你是皇帝,我还得对你卑躬屈膝的,属下人会怎么看我。其实袁绍拿着献帝用处也不算太大。真把献帝当傀儡的话,袁绍名声就毁了。就像曹操掌握献帝。袁绍凭借自己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声一样可以抗衡。
汉献帝是把双刃剑,对于相对弱势的曹操利用汉献帝壮大自己,对抗袁绍,后期也因为献帝成了自己称帝的困扰。更别说袁绍了,人家本来就声势大,迎献帝还白白多了一个后期称帝掣肘的问题。
汉献帝突然暴亡,反而是对袁绍更好的选项。袁绍失败的原因很多,我们无法单纯地归为他失去汉献帝这样一个傀儡。说到底,袁公是另立,曹操是拥立,只是政治眼光的不同而已,我们不用高下立判,秋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