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孝文帝改革究竟是利是弊 对于北魏来说是有功还是有过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6-08)32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孝文帝改革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534年七月的一天,一位身着龙袍的青年男子率领着一群身着蟒袍的人以及穿着官服的人行色匆匆地离开了北魏帝国的首都——洛阳城。这群人一路向西,不久便抵达了长安城,关陇集团首脑宇文泰率领一众心腹将这位青年男子与随行人员迎接进城。

这位青年男子便就是北魏帝国的末代君王——孝武帝元修,这次事件被史家称之为“孝武帝西迁”。

不久,掌控北魏朝政大权的权臣高欢宣布罢黜孝武帝元修的皇位,改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是为东魏孝静帝。这一事件代表着北魏帝国正式分裂,走向灭亡,此时距离那位锐意改革的孝文帝去世仅仅只过去了三十五年。

孝文帝改革究竟是利是弊 对于北魏来说是有功还是有过

我们都知道,史家对于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祖孙二人实施的改革评价是相当高的,甚至毫不吝啬地以“奠定此后三百年的新时代政治基础”来来评价这场改革。那么,为什么在历史一场评价如此之高的改革,仅仅在改革主持者死后三十五年便使得一个统一北方的大帝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呢?

于是乎,人们开始讨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与北魏灭亡之间的联系。

我们今天不妨就“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魏帝国究竟是利是弊,孝文帝本人对北魏帝国是有功还是有过?”这一问题探讨一番。

孝文帝改革究竟是利是弊 对于北魏来说是有功还是有过

我们先来看看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又称“太和改制”,大致以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分界线。

在此之前,这场改革主要由文明太后冯氏主持,主要是在北方经过了百余年的战乱,两汉、魏晋以来的政治、政治以及军事体制已经被摧毁殆尽的基础上,通过施行“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重新建立起了一个影响此后数百年的官僚体制,即利用“均田制”、“租调制”重新确立了北魏的税收体制,保证朝廷有着稳定的财政收入;利用“三长制”加强了北魏帝国对基层百姓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统治矛盾;利用“班禄制”推动了鲜卑贵族的官僚化。这一系列的改革由冯太后布局,孝文帝最后完成,使得北魏帝国超越前赵、后赵、前秦等政权,开创了一个属于新时代的全新制度。

在此之后,这场改革由孝文帝主导,主要是在迁都洛阳之后,为了增强改革集团的实力,使得改革不至于出现“人死政废”的情况,孝文帝实施了一系列如着汉服、改汉姓、禁胡语的汉化措施。这一系列的改革,在扩大北魏统治基础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使得北魏帝国的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如果孝文帝能够长寿,这一切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奈何老天并没有给北魏帝国这一机会——孝文帝于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途中,享年三十三岁。

孝文帝改革究竟是利是弊 对于北魏来说是有功还是有过

随着孝文帝的去世和后继者的无能,孝文帝的改革不得不被暂停了下来,在短时间内,因孝文帝余威尚存,这一切的矛盾都被隐藏了下去。可是,随着孝文帝的余威不再,北魏帝国终因孝文帝改革的遗留问题,引发了“六镇起义”、“河阴之变”等一系列的反汉化的变乱,北魏帝国在变乱之中走向了灭亡。

那么,我们回到那个问题——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魏帝国究竟是利是弊,孝文帝本人对北魏帝国是有功还是有过?

看待历史,我们不能以绝对的眼光去看待,也就是说,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魏帝国有利有弊,孝文帝本人对北魏帝国也是有功有过的。

孝文帝改革究竟是利是弊 对于北魏来说是有功还是有过

如果你要问,对北魏帝国而言,孝文帝改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笔者只能回答:进行改革的话,北魏可能会亡国;不进行改革的话,北魏一定会亡国!

我们都知道,在西晋灭亡之后,“中原陆沉”,各民族、各政权在征服的过程之中,都对其他民族进行了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北魏也不例外。虽然随着北魏帝国统一北方,民族矛盾日趋缓和,但是因北魏统治阶级的不断剥削,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到了孝文帝即位之初,北魏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之中,北魏已然有些面临“疲于奔命”的窘境了。

你说,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是冯太后、孝文帝祖孙的话,你会等死还是选择放手一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6/67032.html

“孝文帝改革究竟是利是弊 对于北魏来说是有功还是有过” 的相关文章

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小说中的一样吗

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小说中的一样吗

对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印象必定非常深刻。刘备早年虽被人尊称为“刘皇叔”,但其境遇比较悲惨,颠沛流离了大半生,却始终没能开辟出自己的根据地。后来刘备在隆中“三顾茅庐”请出了不世之才诸葛亮。在诸...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交战,先锋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合回合,不分胜败,甘宁见凌统出了风头,也想立功,于是,向孙权建议只带领一百人偷袭曹营,孙权为了挫曹操士气,同意了。于是,当天夜里,甘宁带着一百个骑兵,突...

周泰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孙权都有哪些贡献?

周泰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孙权都有哪些贡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孙权与众将在濡须口相聚,席间孙权让周泰袒露上身,让他讲明身上各个伤口的来历。周泰便把力救孙权,拼死作战的事迹详细讲来,使得众人叹服。那周泰是如何舍身护主,救出孙权的呢一,投靠孙策周泰是九江郡人,因此和蒋钦是同乡,...

李嗣恩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

李嗣恩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李嗣恩是五代时期的前晋名将,随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征战天下,对抗后梁。李嗣恩在战斗中十分勇猛,即使受了重伤也死战不退,让李存勖感动地亲自给他上药。那李嗣恩是如何随李存勖征战的呢一,李克用义子李嗣恩原本姓骆,是...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承乾方为上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作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其因为并非长子而无缘太子之位,但由于其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手下人才济济。所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用武力夺取了本应是兄长...

历史上年羹尧真的是个嚣张跋扈之人吗?

历史上年羹尧真的是个嚣张跋扈之人吗?

年羹尧是中国清朝名将,妹妹年世兰是雍正的华贵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当年羹尧居功自傲、目空一切,没有把雍正皇帝放在眼里的时候,就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你爬得多高,摔得就有多惨。”康熙精心栽培年羹尧,最后还是被雍正杀了。那么年羹尧从封疆大吏到康熙面前...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敢用司马懿为什么不敢用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曹操的爱才之心也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诗歌《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算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据说官渡之战中许攸前来投靠时,正在洗脚的曹操连鞋都顾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