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康熙抓住鳌拜之后为什么没有下杀手 只因为鳌拜功劳太大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6-14)190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康熙和鳌拜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清初历史上,有一个大奸臣的形象深入人心,那就是在康熙亲政初年,朝廷上专权跋扈的鳌拜。相信许多朋友都曾通过相关影视作品了解到,在康熙皇帝小时候,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遭受鳌拜“霸凌”的经历。康熙与鳌拜名为君臣,但鳌拜的权威一度盖过了皇帝,其中有三件事,使得清朝的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之一件事发生在康熙三年(1664年),据《东华录》记载,鳌拜为辅政大臣时,有一位名为费扬古的内大臣对鳌拜不够尊重,鳌拜便故意告发费扬古及其子在陪同出巡时擅坐御马,擅用御弓。这本来算是一件小事,但在鳌拜的干预之下,结果费扬古及其两个儿子最后都以被处死而告终。

第二件事为“换地”之议,这件事发生在康熙五年(1666年)。换地起源于圈地,在清朝入关之初,为了奖励开国功臣,特允许功臣在圈内跑马圈地。其中鳌拜所属的镶黄旗所圈之地在涿州、定兴一带,鳌拜利用其 *** ,想强换正白旗在京城东边一带的地。由于换地劳民伤财,包括大学士苏纳海、三省总督朱昌祚、顺天巡抚王登联均上奏称不可,最终孝庄太后驳回了鳌拜的换地要求。结果鳌拜挟私报复,在康熙强烈反对的情况下,以莫须有的理由处死了上述三人。

第三件事为第二件事的后续,因正白旗旗主正是与鳌拜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在换地之议的数月之后,鳌拜便罗织了20余条罪状,欲置苏克萨哈于死地。康熙明知这是鳌拜的栽赃陷害,不肯处置苏克萨哈,结果鳌拜竟“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对康熙实施人身威胁,最终强行以绞刑处死了苏克萨哈。

康熙抓住鳌拜之后为什么没有下杀手 只因为鳌拜功劳太大

当年顺治皇帝临终前,为年幼的康熙指定四位辅政大臣。其中资格最老也最忠心的索尼已经病逝,遏必隆又是个没有主见的小透明,至此苏克萨哈一死,鳌拜更是可以在朝廷一手遮天,横行无忌了。

经过上面这三件事,年轻的康熙皇帝已经默默把鳌拜列入了必须除掉的黑名单。不过当时康熙自知实力不足,不能与鳌拜硬碰硬,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间韬光养晦,一方面打消鳌拜对他的戒心,另一方面则在暗中积蓄力量。

到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终于找到机会,以取巧的方式将麻痹大意的鳌拜一举擒拿,这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啸亭杂录》记载:

“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

在捉拿鳌拜之后,应该对其如何处置呢?在历史上,把持朝政、擅权欺主的权臣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尤其是给鳌拜定罪的谕旨中,提到鳌拜“欺朕专权、恣意妄为”,此为欺君大罪,事实上,群臣列出鳌拜30条罪状时,最初议罪的结果是要株连九族。通常来说,犯下欺君之罪的大臣,即便由皇帝开恩,顶多是从处决改为自尽,死罪难逃。不过鳌拜却是例外,最终只被判处了监禁。尽管鳌拜被监禁后不久,就死在了狱中,但在名义上,康熙自始至终都没有对鳌拜下处决令。

康熙抓住鳌拜之后为什么没有下杀手 只因为鳌拜功劳太大

犯下重罪而能免死,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身份特殊,二是功劳太大,鳌拜则是属于后者,靠为大清立下的功绩换来了自己的“免死金牌”。

那么,鳌拜究竟立下过什么样的功勋,以致连皇帝也不能轻易对他动刀子呢?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以下两项功绩。

鳌拜的之一件大功劳,是他为大清开国所立下的军功。在清朝还在东北边陲立国之时,鳌拜打赢了许多场关系到清朝前途命运的关键战役,比如入关前数次击退洪承畴围攻锦州之战,入关后与大西军作战,随肃亲王豪格斩张献忠于四川。

康熙晚年回忆鳌拜,曾高度评价“我朝从徵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即便是对鳌拜有最多不满的康熙皇帝,也不否认鳌拜的军功在清初时无人可匹。

康熙的子孙中,雍正皇帝赐还鳌拜一等公爵位,并追谥为超武。后来乾隆皇帝评论鳌拜功过,也重点承认了他的军功,给予了他正确的历史评价。可以说,鳌拜虽然犯了欺君之罪,但清朝的历代君主从来没有把他当成罪臣看待。这也是因为鳌拜的军功太过卓著,是清朝立国的关键性人物。

据说鳌拜被捕后,在康熙和群臣面前脱下衣物,展示自己为大清出生入死而留下的一道道伤疤,康熙看后于心不忍,因此放了鳌拜一条生路。

康熙抓住鳌拜之后为什么没有下杀手 只因为鳌拜功劳太大

除了军功卓著以外,鳌拜还有另外一项让康熙不能杀他的功绩,那就是鳌拜对大清皇室的忠诚。

说到忠诚,可能很多朋友会问:鳌拜都敢对康熙攘臂上前了,何来忠诚可言?事实上,鳌拜确对皇室忠诚,只不过忠诚的主要对象,是康熙的爷爷皇太极,以及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

鳌拜是满洲旧臣,在最开始,就是跟随太宗皇太极跑马打天下的,鳌拜感念皇太极的旧主之情也最深,皇太极去世后,鳌拜为了保证皇太极的后代能够继承皇位,作出了非常大的牺牲。

我们前面讲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生前,并没有指定谁来作为他的继承人,皇太极主要是因为手中握有八旗中的两旗兵力,加上大贝勒代善的支持,才得以继承皇位。而在皇太极在位时,有部分人是不太认可皇太极继承皇位的合法性的,其中就包括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弟多尔衮。

皇太极去世后,满洲统治者们为谁来继承皇位产生过纷争,当时多尔衮力量最强,一度有自立为帝的企图。后来在一帮忠于皇太极的旧臣的抵抗下,双方才达成妥协,让皇太极的幼子顺治皇帝继位。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统领大军的鳌拜坚持要皇太极后人继位,是多尔衮不敢轻举妄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熙抓住鳌拜之后为什么没有下杀手 只因为鳌拜功劳太大

而顺治皇帝登基后,多尔衮利用摄政王父的地位屡次打压迫害鳌拜,其中有三次差点将其诬陷至死。面对多尔衮的死亡威胁,鳌拜丝毫不为所动,一直没有向多尔衮屈服。这也是后来多尔衮去世以后,顺治皇帝非常信任鳌拜,并且在临终前将他任命为辅政大臣之一的原因。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鳌拜对皇太极的忠诚,多尔衮很有可能已经夺位,那也就轮不到顺治和康熙来当大清的皇帝了。

然而可惜的是,鳌拜的忠诚只是对皇太极个人而言,并没有转化为对大清国的忠诚。到后来康熙皇帝继位时,在鳌拜的眼中,康熙不过是自己孙辈的一个黄口小儿,以致于鳌拜摆不清自己的政治定位,倚仗着自己的功劳作威作福,一手造成了自己不得善终的结局。不过也确实因为鳌拜功劳太大,在整个大清朝找不到第二个人,让他避免了被族株和处决的命运。

参考资料:《东华录·圣祖实录》《清史稿·圣祖本纪》《清实录雍正朝实录》《清实录乾隆朝实录》《清史纪事本末》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6/68001.html

“康熙抓住鳌拜之后为什么没有下杀手 只因为鳌拜功劳太大” 的相关文章

刘邦死后吕雉开始报复后宫 吕雉为何会厚待薄姬

刘邦死后吕雉开始报复后宫 吕雉为何会厚待薄姬

对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聪明的人在一些事情上看似不懂,实际上已经做好相关部署,为的就是完成最终目标。薄姬是个聪明的女人,深知自己作为妾很难斗得过正妻吕雉,因而表面上不和吕雉对抗,实际上步步为营,而且手段都很高,就连吕雉也对她...

魏忠贤不死明朝名将就不死吗 明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魏忠贤不死明朝名将就不死吗 明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如果魏忠贤不死,明末名将就不会死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别太想当然了魏忠贤不死明朝依旧要亡。魏忠贤是明朝末年阉党的风云人物,但是魏忠贤自上位后就没有干过有利于明朝的好事,魏忠贤此人是南直隶河北沧州人,他早年并不叫魏忠贤,魏忠贤这个名字是后...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被人所知是因为他出众的外貌。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还是金兰。高纬赐死兰陵王,就充分地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与手足根本不可能凌驾于皇权至上,否则必遭杀身之祸。高长恭就因为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句...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

有哪些与李昉相关的轶事典故?李昉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李昉相关的轶事典故?李昉留下了哪些作品?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 ),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人,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补任太庙斋郎、太子校书。后汉时期,进士及第,授秘书郎,累迁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世宗时期,出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北宋建立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