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15)32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不能放在一起比的,杯酒释兵权本来就是一段伪历史,它体现只是北宋崇文抑武思想的开端,而不是事实。假设杯酒释兵权是真的,单纯从抑制功臣派武将势力讲,当然杯酒释兵权做得更好,但是如果从政治影响力角度看,刘秀无疑更高明。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从抑制武将角度,赵匡胤比刘秀做得更简洁

将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比较,最直观的共同点就是,二者都解决了开国功臣功高盖主,对皇权构成威胁的问题。如果单从这个目的性考量,毫无疑问杯酒释兵权更好。

刘秀退功臣进文吏,集中在建武十三年前后,尤其是天下统一后的建武十三年,一次性解除了十几位将军们的兵权。与解除功臣派军权同时进行的,还有两个配套工作:

1。增加功臣派的物质待遇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刘秀在解除功臣派君权的建武十三年,给所有的功臣们都增加了封地,光万户侯就出现了五六几位。除了给功臣们丰厚的物质待遇外,功臣派的家属子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比如耿弇,除了他,他的父亲也是功臣,耿弇的三个弟弟都得到了封侯入朝的殊荣。

东汉一朝,很多功臣家族累世出将入相,甚至与皇家结亲,传统就来自于刘秀。

2。部分功臣转型

除了物质待遇外,还有很多功臣个人角色发生了转变,继续发挥“剩余价值”。比如邓禹、贾复,他们交出兵权后,被刘秀赐予特进(位同三公的荣誉职务),经常受诏进宫,参与朝政议论。另外还有部分功臣转型为文吏,比如耿纯、马成等人,到地方做了太守。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总之,刘秀退功臣进文吏不是孤立的一件事,有很多配套工作,而且这些配套工作,多年前就陆续开展。

杯酒释兵权就远没那么麻烦了,喝了一顿大酒,连吓唬带感情攻势,外加上物质引诱,三下五除二,第二天一早赵匡胤就收到一堆辞职报告。无论从简洁程度,还是赵匡胤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后遗症,都远比刘秀好一百倍。

是刘秀无事生非?还是赵匡胤太神?都不是,而是杯酒释兵权根本就不存在!

历史和故事的差别,解决武将兵权问题不简单

又回到一个老问题:为何每朝开国后,总会出现皇权与功臣势力的矛盾?很简单,开国功臣远不是一群胳膊粗一身蛮力的野兽派,而是一群错综复杂的利益群体,他们相互之间,与皇权之间相互渗透共生,矛盾冲突尖锐,且难以剥离。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以刘秀与功臣派的血缘关系为例说明,刘秀的两任皇后郭圣通和阴丽华家族,分别是河北和南阳豪族,以这两个家族为核心,又分别与刘氏、耿氏、邓氏、张氏、樊氏等结联成了一张庞大的利益网,只要动其中某一个节点,全网震动!

面对这张网,即便是皇权也做不到肆意妄为,只能以共生共荣为前提,谋求一致性。

其实赵匡胤面临的环境也一样,虽然北宋初年没有了豪门士族集团的掣肘,但是士族地主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一点不比门阀之间差,而且显得更隐性。比如张永德、李重进,这都是后周皇室血亲,与符彦卿等外戚形成复杂的利益网。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在这种情况下,靠兵变坐上龙椅的赵匡胤,有可能靠一杯酒就能解除所有武将的兵权吗?

有人说有利益保障,干嘛还得要权力?这话说反了,应该是没有权力哪来利益保障?赵匡胤说得再轻巧,所有人都明白,交出权力后,就意味着自己今后的利益全凭别人掌握,今天有明天就可能没有。只要你想着利益,身陷利益,就摆不脱这层束缚!

所以,杯酒释兵权只是一则美丽的童话,根本不存在。人们已经从《涑水记闻》、《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的蛛丝马迹中,整理出了这则故事的源头,不用争了,假的!

退功臣进文吏的政治影响力远超杯酒释兵权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假设杯酒释兵权是真的,它的政治影响力也远远无法与退功臣进文吏相比。正因为解除功臣兵权的复杂性,所以,刘秀的退功臣,是一个系统工作,是刘秀架构新型政权结构的一部分。

简单类比来说,刘秀做了一个政权结构设计,在他的设计中,功臣集团的身份都被定义为东汉帝国的政治基础,类似于一个股份集团公司的股东。

也就是说,功臣集团不光是靠军功谋一代人的荣华富贵,而是可以凭借是股东身份,伴随东汉帝国,谋得家族永世分红!

帝制王朝,铁打的龙椅流水的臣,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东汉帝国,一直保持士族豪门集团与皇权共治天下的模式。这个结构的缔造者就是光武帝刘秀,正是因为这个创举,刘秀才得以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吸引了众多的“风投”,从更始政权的打工仔,翻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刘秀的神奇就来自这里,这是一次帝国蓝图设计的胜利,政治上的胜利。有这个蓝图在,士族豪强集团愿意投资,天下统一后也愿意交权,因为他们是股东,根本不需要靠军权保障利益!

所以,刘秀的退功臣进文吏,不能简单地视作一次对武将的兵权解除,而是刘秀政治架构里一个“规定动作”,是与功臣集团的一次合约践行。杯酒释兵权只是一次孤立的,目的性很单纯的事件,它所包含的意义,跟退功臣进文吏没法相提并论。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结束语

有一种说法是,刘秀的这个政治结构,导致东汉皇权始终受制于士族豪门集团,也是东汉帝国灭亡的很重要原因。

确实是这样,不过也不能将东汉帝国的衰败责任,全部推给士族豪强集团。作为一个政治势力,士族豪强集团对皇权具有两面性,它既是皇权的拱卫者,又是皇权的制约人,历来政治势力都是如此。

综上所述,退功臣进文吏和杯酒释兵权哪一个更好,没法简单作比。假如杯酒释兵权是真的,且可行的,从单一目的出发,当然是更好的手段。从事实情况看,刘秀的方略显然更智慧,影响更深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7/73328.html

“建立新朝抑制武将,刘秀和赵匡胤谁更厉害?” 的相关文章

如果张辽先去救援樊城会是什么结局?

如果张辽先去救援樊城会是什么结局?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当时,交战双方,关羽取胜,于禁被俘,庞德被杀,于禁所督七军三万多人全军覆没。关羽取得辉煌胜利,威震华夏,曹操吓得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问题是,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原因,是于禁不会统兵打仗吗?...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郑和下西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重彩的一笔,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有一项壮举不得不提,那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他都到过哪些地方,朱棣此举的背后有何深意呢?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夹杂着明朝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还不知道:安禄山造反后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还打了8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那是因为安史之乱和安禄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4个人打的一场战争。谁能想到的事儿,安禄山造反也就是一年左右,可是真正的安史之乱却在安禄山死了之后,反而更加精彩。第1点,当时的具体情况。唐...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飞是三国猛将,武艺自然不用多说,多次单挑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和吕布大战,少则四五十回合,多则上百回合,从未败过。吕布对张飞很头疼,但也没有办法。因此,张飞是三国唯一一个敢多次挑战吕布的人。张飞这么厉害,他手下的十八骑燕将也不简单,这十八骑...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关羽在随后几千年一直到现在,被供奉崇拜,被尊称为关公、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十月,东吴孙权趁关羽北伐襄、樊之际,遣吕蒙、陆逊等分兵偷袭荆州。十二月,关羽穷途被俘杀,东吴占据了原刘备集团所属的全部荆州州郡。这一战对三国历史走向的影响是巨大的,蜀汉政权的...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对绝顶聪明的曹冲,为何13岁便早夭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十三年,是曹操生命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曹操一扫北方,整合了各路诸侯,以天子的名字发号施令,当真是意气风发,光彩夺目。而在此之后,曹操却灰头土脸,只能蜗居在北方,失去了继续南下,完全结束诸侯割据局面的锐...

南宋名将韩世忠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

南宋名将韩世忠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

众所周知宋朝一向有忌惮武将的传统,南宋名将韩世忠又是武将,又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当时国家不安、边境不靖,赵构又必需要武将来替他保家卫国。要不然金人打过来了,他连半壁江山也保不住,说不定连命也丢了。难道这是他愿意的?杀岳飞是金人议和的条件之一。但这并不是根...

郭络罗氏与胤禩之间有何故事?二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郭络罗氏与胤禩之间有何故事?二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郭络罗氏,正蓝旗人,康熙帝第八子胤禩的嫡福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郭络罗氏是康熙皇帝相中,并有意指婚给胤禩的。康熙做这件事的时候,是康熙三十一年,当时胤禩还只有11岁。胤禩虽然年幼,但在诸皇子中却已经表现得非常优秀。他不光文化课优秀,在骑射上也非常出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