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看看这四大贡献就知道了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29)220

还不知道: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有一个思想家,叫李贽。李贽被称为明朝思想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一生持才傲物,以伯夷、叔齐自居。历代名人中,能够入李贽法眼的不多,秦始皇是其中之一。李贽对秦始皇评价极高,赞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凭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当然是因为他建立了不世功业。综合一下,秦始皇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四大贡献。

一是统一中国

从公元前230年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10年的时间,攻灭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大一统王朝。

这里的大一统,不仅仅是地域概念上的统一,还包括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思想文化上的统一。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秦朝之前,中国还存在3个王朝,即夏朝、商朝、周朝。但是,夏朝、商朝、周朝只实现了地域上的统一,在国家政治制度依然处于分裂状态。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看看这四大贡献就知道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中央层面上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能够高效地处理和管理国家大事;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秦始皇用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实现了国家政治制度的统一,为后来的历代王朝所模仿,一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

二是开疆拓土

在夏朝、商朝、周朝时期,中国的领土并不大。夏朝的领土约在今天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湖北等地。商朝的领土大致差不多。周朝的领土更大,东北到达辽东半岛,西北到达陕西南部,往南到达长江流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没有停止开疆拓土的步伐。

首先,秦始皇派国尉屠睢率50万大军南下,征伐岭南。岭南在古代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百越之地,相当于现在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全境,以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面积在50万平方公里左右。然而,屠睢的军事行动没有取得成功。秦始皇随即派遣任嚣和赵佗率领大军攻打岭南,经过4年血战,终于将将岭南一带圈进秦朝的地盘。

秦始皇在岭南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并不断向岭南移民。这些中原移民带去了先进文化和农业、手工业技术,让当时相对闭塞、落后的岭南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跟上了中原的节拍。

其次,秦始皇在征伐岭南后,又把目光投向北方。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正在崛起,并屡屡南侵,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在这之前,秦始皇早就想收拾匈奴了,苦于正在跟六国争斗不已,没法分身。现在,六国和岭南都已搞定,终于轮到匈奴了。

公元前214年春天,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往北进攻匈奴。在秦朝大军迅猛的攻击下,匈奴溃不成军,纷纷败逃。第二年秋天,蒙恬再次率领大军追击匈奴,匈奴依然没有反手之力,不得不离开黄河河套平原,向北方的大漠深处迁徙。秦朝军队一直深入到阴山一带。这一战,汉朝历史学家贾谊赞为“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随后,蒙恬奉命驻扎在北疆,防止匈奴卷土重来。为此,蒙恬还在燕、赵、秦的长城基础上,修建了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不仅如此,秦始皇还从中原迁徙了大量谪徙刑徒和一般民众,对北方大片疆土进行开发。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看看这四大贡献就知道了

在往南、往北开疆拓土的时候,秦始皇还打通了中原与西南地区之间的五尺道,使得西南地区与中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如果说,秦始皇用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实现了国家政治制度的统一,那么他又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实现了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统一。

书同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使用的文字也各不相同。如果秦朝对这种现象放任不管,必将给政令推行、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带来巨大的不便。为此,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对这些文字进行整理。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综合六国文字的优点,创造了一种统一的字体秦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在秦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发展出另外一种字体隶书,作为日用文字。

车同轨——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道路宽窄不一,马车的大小也不一样。国家统一后,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各地的交通往来,制约经济发展。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一条向南,一条向北,相当于现在的国道。驰道上的车轨宽6尺。同时,将马车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6尺,与驰道上的车轨一样。这样一来,有利于马车的长途运输。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看看这四大贡献就知道了

统一度量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大小不一,容易引起混乱。秦始皇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在书同文、车同轨之外,还实行统一的钱币、长度单位、容积单位、重量单位。

四、修筑灵渠

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但它却是军事行动的产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兵50万征伐岭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由于战线拉得太长,秦朝军队的军粮运转出现了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率领士兵、民夫,在长江水系的湘江与珠江水系的漓江之间修建了一条人工运河,运载军粮。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看看这四大贡献就知道了

这就是灵渠。灵渠修建好后,没过多久,秦朝军队就征服了岭南。灵渠居功至伟。

战争结束后,灵渠经过历代修整,继续承担水路交通要道的功能,长达2000多年。2000多年间,灵渠在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各族人民往来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2018年,灵渠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7/75848.html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看看这四大贡献就知道了” 的相关文章

吕布联合王允杀董卓的原因是什么 吕布是真的为了貂蝉吗

吕布联合王允杀董卓的原因是什么 吕布是真的为了貂蝉吗

对吕布为何与王允合谋诛董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里著名桥段,王司徒巧施连环计,吕布手刃义父董卓。可笑,董卓至死还不知道干儿吕布为何要背叛自己。一句“吾儿奉先何在?”得到的回应却是“有诏讨贼!”在王允的连环计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王允的养女貂蝉,她和吕布还...

同样都是秦国的功臣 三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同样都是秦国的功臣 三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是秦国功臣,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为何能全身而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白起、张仪三个人对于秦国而言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是三人命运各不相同,只有张仪能够全身而退这是有原因的。变法者必不善其身商鞅是变法者,变法就涉及利益重新分配,得罪...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对刘邦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认为这是楚汉战争复杂的形势造成的。这种分封制度的推行绝不是刘邦个人孤立的历史活动,而是他的上层统治阶级中一些决策人物,如张良、陈平等人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这一作法是符合当时历史客观要求的...

李蔡是什么出身?他最后为何会得到个自杀的结局?

李蔡是什么出身?他最后为何会得到个自杀的结局?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中国普遍使用郡县制,其实这个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国中已经较为普遍。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起,各郡县出现一些豪强大族,陇西李氏就是其中之一。李氏属于嬴姓,和秦国王室本是一个祖宗,都是皋陶之后,从西周初年就世代定居在陇西。日后陇西李氏以豪强身份夺取了天下,创立了大唐帝国,更不用说明朝的李成梁、...

贾诩如果和司马懿斗智 谁才是更胜一筹的人

贾诩如果和司马懿斗智 谁才是更胜一筹的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贾诩与司马懿斗智,谁更胜一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三国时代的两个大阴谋家――贾诩和司马懿,他们都诡谲阴狡,智略深长,那么如果两人斗智,谁又能更胜一筹呢?关于司马懿,大家都清楚,他有着超乎于常人的强大毅力,屡挫屡战,坚执不屈。如同伏在草丛中屏...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对五子良将有多弱?五虎将只出动2人,就可以轻松横扫他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蜀国有五虎将,而江东有十二虎臣,魏国也有五子良将,这些人都代表了各方势力的顶配阵容。按照演义的描写,吕布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基本处于一个段位:超一流水平。而五...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对刘封的武功如何?刘备为什么要杀死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蜀汉第二代的年轻后辈,刘封是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那么,刘封的武艺如何呢?咱们来看一下他经历过的几次战斗。一、刘封首次展示武力,并非上阵厮杀,而是一次未遂的行刺。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一回中。回目:赵...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纵观中外历史,为了成为帝王,可以不顾亲情,为皇位斗得头破血流。但最终胜利者只有一位,更多的人以失败告终,结局悲惨。也有很多人并不想得到皇位,但只因生于帝王家,被迫卷入政治斗争。“高墙庶人”朱文圭就是如此,如果让他选择,他肯定选择远离皇家,做一个普通人。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