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元朝派人劝降朱元璋为什么不放人回去呢 朱元璋:来了就留下来吧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8-22)130

元朝派人劝降朱元璋为什么不放人回去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朱元璋为了不让元朝朝廷把主要势力放在对付自己身上,所以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决定向元朝朝廷诈降。发出诈降书后,元朝朝廷便派了使臣前去送礼物,考虑到朱元璋是一方枭雄。所以派出一名头脑机灵,为人谨慎的高官,想来想去决定派出吕昶去。吕昶当时是刘伯温唯一一个自认能力在他之上的文人,吕昶,两次主刑部,三次主户部。朝廷在内的大多的典章制度他是了如指掌,元朝各省的物产、税赋、盐铁、漕运都装在他的脑子里。他这个最擅长的就是理财,就连刘伯温都曾跟朱元璋说他的本事胜我十倍,更加胜过李善长。

元朝派人劝降朱元璋为什么不放人回去呢 朱元璋:来了就留下来吧

吕昶知道这个路程肯定是盗匪贼匪多不胜数,所以当朝廷给他一辆装饰得十分豪气的马车时,吕昶就十分生气。当场就叫人把豪车改成棺材车,再把随从的三十名士兵换成十几名的陪葬人,就这样乔庄成去金陵。路上没有一个盗匪还是贼匪会看上这么一辆棺材车,殊不知棺材里面装的都是给朱元璋的御酒等礼物。

等吕昶到达金陵城后,便把一身的白服换成了官服,恢复了使臣该有的模样和气派。在吕昶还未到金陵城时,便有人通报了朱元璋了。朱元璋听到来的使臣正是刘伯温所说的大文人,便想着如何把他留在身边当个一官半职。听闻文人都讨厌五大六粗的没读过书的人,所以在吕昶还未到金陵城前,朱元璋把自己打扮成像刘伯温,李善长这样的文人装扮,甚至找了李善长借他的扇子来装装样子。

见到吕昶后,朱元璋十分客气又十分斯文地请吕昶到他的书房,显得朱元璋亲切的样子。吕昶见到朱元璋后,便把元朝皇帝封给他的官职和礼物带上,并客气地说了几句客套话。朱元璋实在是装不下去了,便直接说:“先生,我老实跟您说吧,我跟元朝朝廷就是诈降的,骗你们的。”吕昶震惊地问:“原来你也是无诚无信之徒。”朱元璋并不生气地说:“老先生,不要发火,这个就好比你借棺材避难一样,我朱元璋就是想借这份假的降表避开元军攻击的锋芒。”吕昶听完后想要起身回去时,朱元璋有说:“老先生,您走不了,我要留着您做我将来的户部尚书。”吕昶听完当场就反对朱元璋。

元朝派人劝降朱元璋为什么不放人回去呢 朱元璋:来了就留下来吧

不过奈何朱元璋说他已经把吕昶身边的副使杀了,跟过来的护卫都放回去,对外说吕昶使臣跟副使都被杀了。所以吕昶是要回也回不去了。其实朱元璋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吕昶在大都的家人们不受连累。就这样,吕昶入住了礼贤馆,成了朱元璋的人。朱元璋惜才是人人皆知的事,所以只能说元朝派吕昶为使臣是一个愚蠢的决定,感觉元朝不仅没有招抚朱元璋归顺朝廷,更是把朝廷上仅存不多的能人给送去朱元璋那了。也正是朱元璋如此的惜才才能在以后得到江山后牢牢守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明朝。

如果你是吕昶,你会选择老老实实在朱元璋这个当了户部尚书,还是去元朝那里等着元朝灭亡的那一天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8/79913.html

“元朝派人劝降朱元璋为什么不放人回去呢 朱元璋:来了就留下来吧” 的相关文章

面对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是怎么做到3个月就平定的?

面对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是怎么做到3个月就平定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故事。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忙着平定异姓诸侯王,吕后则忙着扶持自家力量,打压老刘家的班底。好不容易熬到了汉文帝刘恒时期,这才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你以为汉文帝时期就安稳了?不好意思,汉...

康熙的儿子中除了参与九子夺嫡外 其他人的下场是什么

康熙的儿子中除了参与九子夺嫡外 其他人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康熙有很多儿子,除了参与“九子夺嫡”的,其他的儿子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读: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69岁驾崩,在位61年,14岁时有了第一个儿子,65岁时还有了最后一个儿子,只不过,第一个儿子和最后一个儿子都早夭了。怎么样?惊不惊喜?意...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还不知道:为什么清朝统治200多年没有出现宦官乱局的现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宦官,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才全由阉人担任。宦官作为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又称太监。因为可以长期接...

董和: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清贫俭约,深受爱戴

董和: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清贫俭约,深受爱戴

董和(生卒年不详),字幼宰。南郡枝江县人。东汉末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董和率家族西迁。在刘璋手下相继担任牛鞞、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任内以身作则,改善了崇尚奢华的风气。后迁任益州太守,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深得他们的爱戴。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取...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后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丞相的职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公孙贺,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人。他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也正是如此,他屡立战功,他的父亲公孙昆邪平定七国之乱时立功封侯,也因为这层关系他便被选为了太子刘...

南宋的前三位皇帝,为什么会发扬无私精神禅让皇位?

南宋的前三位皇帝,为什么会发扬无私精神禅让皇位?

众所周知,古代社会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就算是亲骨肉,亲兄弟也可以闭眼弄死,那么南宋的前三位皇帝,为什么会发扬无私精神禅让皇位?这背后必有隐情。一、宋高宗赵构,活了81岁,56岁就禅让大位了。赵构是宋徽宗唯一能够南下避难的儿子,因此他也就肩负起了振兴宋朝的使命。不过他建立起来的南宋,实力弱小,常...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之时,商鞅就没想过主动起兵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国君(当时还没有皇帝)的最高权利。要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利,一个内容就是杜绝“造反”事件的发生。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上了...

刘备称帝时有三个人反对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刘备称帝时有三个人反对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备在成都称帝时,只有三个大臣反对,结果最终都没有好下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安二十五年的时候,曹丕终于按捺不住寂寞,强迫汉献帝将皇位传让给他,延续400多年的大汉朝终于灭亡。而这个时候也就给了刘备一个机会,要知道刘备是三国之中唯一一个打着匡复汉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