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关羽败走麦城是高估了自己?关羽没想到的竟然是这件事!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03)150

关羽本有机会撤退为何败走麦城?

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下令让身在荆州的关羽出兵北上。当时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便想乘胜追击,关羽一开始的确气势如虹,屡战屡胜,但他万万没想到孙权在背后向他捅了一刀。不过关羽是前方将领,他没想到为何刘备、诸葛亮等人也都没想到呢?实际上这是刘备自己犯下的失误,关羽也稍微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本有机会撤出,但最终却被困麦城,好不容易拿下的荆州就这样失守了。

关羽败走麦城是高估了自己?关羽没想到的竟然是这件事!

关羽是三国历史上话题最热门的人物之一,在三国的历史中,关羽的故事精彩纷呈,产生了很多典故或成语故事,比如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等等。

关羽最后一个故事——大意失荆州,也是很多喜爱关羽的读者最惋惜的一个故事,总为这位“武圣”叹息,辉煌一生的他,却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结局。

对于关羽在荆州败亡,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也让很多读者对此进行了很多探索,英勇一世的关羽为何会在刚刚“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后,就迅速败亡了?

于是,后代的历史学者、三国爱好者们纷纷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一般主流的看法是:关羽自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出兵后,开始一直顺风顺水,但是到十一月后,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曹操方面突然反攻,而东吴的孙权又在背后突袭,两个突然,不仅令前线的关羽猝不及防,也令大后方的刘备来不及援手,最终导致关羽败亡。

刘备来不及派救兵也可算是原因之一,但这并非是解答关羽败亡的主因。

襄樊战役,曹操几乎是全国动员,将所有能调动的主力尽数派往前线;孙权偷袭荆州,也是拼尽了全力。而关羽却是始终率领荆州的兵马孤军抗敌,可谓是以一军之力对抗“全国之力”。

其实,关羽军队从十月开始就已经显出颓势,他率军猛攻樊城三个月,却久攻不下,后面随着曹军的援兵陆续赶到前线,关羽水淹七军后的兵力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关羽的荆州军总兵力大致在四万左右,他能带到前线的至多是三万左右,仅靠这些兵力,对付曹仁、于禁所部,或许还占优势,但随着曹军源源不断的集结南下,关羽纵有再大的本领,恐怕也是难以对抗了。

关羽打了三个月的北伐,却一直没见刘备派兵来援,这种种迹象表明,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目标只是襄阳、樊城,范围仅限于此,而不是准备率军长驱直入攻取洛阳等地。

关羽之前“水淹七军”,一时威震华夏,他在战场上取得的辉煌也大大出乎了刘备方面的预料,大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不论是远在蜀中的刘备,还是江陵的关羽,他们都认为以关羽现有的兵力对付曹仁绰绰有余,所以,刘备一直没有派兵增援。

谁能想到,战争一打起来,不是以个人的想法而能左右的,曹仁在前线的固守,曹操不断派兵驰援襄樊战场,让关羽越打越吃力。

关羽这才派人联络上庸的刘封、孟达,请他们派兵增援。但是,这只是关羽自己的临时起意,而并非蜀国的君主刘备的旨意,刘封、孟达当时并不统属于关羽,又未接到刘备的命令,拒绝出兵,也很正常。

即使如此,关羽在前线对抗曹军也还不至于迅速溃败,而导致关羽溃败如此迅速,主因自然是蜀汉的盟军、东吴孙权突然的不宣而战,直接从背后端了关羽的老窝——荆州。

其实,关羽的死,他自己也是难咎其责的,他错就错在没看清大势:荆州在当时一直是一个未被点燃火药桶。

并且,关羽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主动挑起这场战争,最终把自己也搭了进去,并间接地导致了刘备的国力大损。

荆州有多重要?对刘备一方来说,占据荆州,才能保巫山之险;而盘踞东南的孙权若占据荆州,才能“全据长江”;曹操一方也希望能得到荆州,才能确保襄阳,进而保证中原的安全。

关羽主动出击襄樊,是曹操当时重点设防的战略要地。对曹、刘、孙三家来说,荆州、襄阳是最敏感的地带,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羽败走麦城是高估了自己?关羽没想到的竟然是这件事!

襄阳,是曹操的必守之地,江陵,又是孙权的必争之地。三国争霸的历史,在荆州,这种态势又体现的最为鲜明,任何一方的行动,都必然会引发另外两方的激烈反应。

关羽据守着令孙权朝思暮想的江陵,又去主动攻击曹操必保的襄阳,必然会招致这两家的联合反扑。说关羽自己主动点燃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毫不为过!

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在荆州附近属于三足鼎立,也可看做是三国鼎立的一个缩影,以关羽所部的兵力,自守有余,主动采取进攻一方则略显单薄,他以数万兵力欲想挺进中原,若无西线的蜀军配合北伐,难有胜算。

同时,令关羽万万没想到的是,友军竟然会化友为敌,所以说,从关羽出师北伐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实际上,刘备对关羽的丢失荆州,也是耿耿于怀的,以至于在关羽被杀后,刘备对这位二弟的去世并未表现出过分悲痛,而且,已经称帝的刘备居然没有给关羽一个谥号!

要知道,当初副军师庞统死时,刘备不仅痛哭流涕,还很快就给了庞统一个谥号——靖侯。法正去世后,刘备也是悲痛万分,提起法正就流泪,而且也给了一个谥号——翼侯。

刘备唯独对关羽,却始终没有给一个谥号。直到蜀汉政权灭亡前夕,后主刘禅才给他的二叔追封了一个谥号,而此时已经距离关羽阵亡过去了四十年。

而且,这个谥号,还不是一个什么好谥号——壮缪侯,明显带有贬义的一个谥号,刘禅作为一个晚辈,却给关羽一个带有批评的谥号,这明显是代表了蜀汉官方的态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9/81969.html

“关羽败走麦城是高估了自己?关羽没想到的竟然是这件事!” 的相关文章

刘备决定杀掉张任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刘备决定杀掉张任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众所周知,人才凋零成为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早在刘备入川之初,杀张任时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与西蜀刘氏离心离德的祸根。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东汉末年一度远离战火。刘璋虽然懦弱,却也能...

秦始皇要是传位给扶苏 秦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秦始皇要是传位给扶苏 秦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秦朝又是怎样的局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在中国的历史上非常的有特色。即便是他给自己定的名号,都特别的有霸气侧漏的感觉。“皇帝”是什么意思呢?《史记》当中这样说到:“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

有哪些与荀爽相关的轶事典故?他在易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荀爽相关的轶事典故?他在易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 。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

刘备当初认可了诸葛亮的规划 刘备后面为何改编心意

刘备当初认可了诸葛亮的规划 刘备后面为何改编心意

还不知道:隆中对后,刘备为什么一直猜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面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诸葛亮像其他英豪一样,希望能找到一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明主。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要找的那位主公,应该是能听取的他计策,以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在刘备三顾茅庐显示出其求贤...

明朝的16位皇帝和清朝12位皇帝比起来,谁更厉害?

明朝的16位皇帝和清朝12位皇帝比起来,谁更厉害?

历史上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到灭亡一共有276年时间,共计16位君主在位,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大清到灭亡一共经历了296年时间,共计12位君主在位,那么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到底谁更胜一筹呢?一、开国之君,朱元璋要胜过努尔哈赤。朱元璋完胜努尔哈赤,这是肯定的了。明朝创业者的艰辛,翻遍整个史书,你都很难找到第二个,...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有他的位置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有他的位置

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下齐国70多城,为何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有很多名将,四大名将的叫法,也只是《千字文》里的一家之言罢了。《千字文》中是这么写的: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简单的意思就是说,白起、王翦、廉...

年羹尧死后雍正为何没有对他的家人赶尽杀绝?

年羹尧死后雍正为何没有对他的家人赶尽杀绝?

在历史上雍正也确实是一位颇有作为、影响历史的君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1725年9月,年羹尧被押往北京送审。这场审判共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年羹尧最终被开列了九十二条大罪,其中光是立斩的罪行就有三十多条。不过,雍正念在年羹尧功绩显赫,特别下旨开恩,赐他在狱中自尽。那么,年羹尧死后,雍正...

朱元璋屠戮的功臣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对蓝玉下手那么狠

朱元璋屠戮的功臣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对蓝玉下手那么狠

朱元璋屠戮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唯独对蓝玉下手那么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将蓝玉剥皮填草,傅友德也好,李善长也好,这些人虽然都被诛杀或者逼死,也没有受到蓝玉这么非人的折磨,蓝玉的下场之所以这么惨,一方面因为朱元璋晚年的性格多疑,残暴,另一方面也是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