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都城为何迁到北京 朱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还不知道:明朝都城为何迁到北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朱元璋,元末天下大乱,参加起义军,最后成为一代豪杰,代替蒙古人坐了天下。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朱元璋在权衡之下,选择了自己的起家之地应天府(今南京)作为大明的国都。后来我们知道随着朱元璋的驾崩,他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辈们,而是选择了已经早他之前去世的太子,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朱允炆继承了大统。
对于能力,魄力,胆识各方面都像他的朱棣却与皇位无缘。这本身就让朱棣这个皇叔心里不平衡,一直想找个机会代替自己的侄子。后来随着建文帝上台没多久,听身边的近臣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决定削藩。这个时候朱棣就以自己侄儿身边有小人奸臣在挑拨皇亲之间的关系。所以就以清君侧的名义,起了兵反了朝廷,史称靖难之役。
朱允炆
后来朱棣成了最后的大赢家,也就是后来我们所属知的明成祖朱棣。著名的郑和下西洋,还有耗全国之力编著的《永乐大典》,也是在他手下完成的。功劳巨大,一点不比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差。我们知道后来在朱棣代替了建文帝朱允炆成为了皇帝以后,没过多久就把都城迁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北京了。
朱元璋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总感觉把兵力放到外人手中,去保卫自己的江山,总让他感觉不靠谱。出于这种心态他把天下的兵权都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让他们戍守边疆。作为危险指数更高的北京方圆一代,朱元璋也是知人善用,把最像他的儿子,也就是最勇猛的朱棣派到了北京一代作为藩王,让他统领重兵,保卫山河。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朱棣能有兵力和朝廷对抗,并且最终取得胜利。
这和朱元璋给自己的孙子挖的坑有莫大的关系。就是这种原因,后来人认为朱棣迁都就是因为他在北京住惯了,喜欢北京。并且那是自己的大本营,心里更加舒坦。并且自己的皇位是抢夺来的,自己的父皇朱元璋的孝陵就在南京,这一点让他心里感觉怪怪的,所以才会选择迁都。
这些理由未免太过于牵强,首先迁都不是一件小事情。要耗费大量的国力、人力、物力。皇帝虽然权利大,但也不能如此任性!其实关于朱棣迁都一事,并不是朱棣本人首提的。朱元璋早就有迁都的打算,当年选择定都南京,也只是权宜之计。在朱元璋未死之前,就派了太子去重新挑选国都,当时太子朱标就去了西安等地考察。但谁知太子回来后不久就去世了,这一下子让朱元璋慌了神,再也没心思提迁都的事了。这件事就一直搁置到了明成祖朱棣这代人身上。
朱棣像
其实当初选择南京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南京因为经济发达,自古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可以保证帝国经济命脉的运转;二来南京作为朱元璋一开始的大本营,城池宫殿也已经修剪的差不多。再加上几十年来的战乱,朱元璋接手的已经是千疮百孔的帝国,经不起怎么大工程的折腾。并且朱元璋以及众多明朝开国将领都是淮西人,比邻家乡凤阳。出于内心的私心也想在家乡附近建都,这样可以在经济上辐射家乡,也方便以后给祖宗上坟磕头什么的。
其实朱元璋一开始就准备在自己的家乡凤阳建都,最后是在众臣的反对中才迫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选择。但也是把凤阳立为中都了,它和大梁(今开封)为北京(也就是北方的首都),南京(南方的都城),凤阳为中都朱元璋在这三个地方大兴土木,这些被称为明初三都。
明朝南京
既然家乡选择不了了,只能从心底让一步,那就在南京建都吧。到随之而来有一个大问题,一直在牵动明朝统治者的心。那就是明朝的更大敌人,蒙古人虽然已经被打败,逃离中原。但是残余力量一直没有死心,准备死灰复燃,东山再起,他们在北方时侵扰这明朝 *** 。朱棣作为原来北京地区的藩王,又不得不亲自领兵去征讨。
但是偶尔一次两次就可以,这样长久以往。朱棣的身体肯定也吃不消,并且蒙古人也是看准了明朝国都在南京,奈何不了他们。所以总是有事没事的侵扰北京边境,就是在这种外患下,才逼迫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本文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