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崇祯为什么无法迁都呢 面子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27)250

还不知道:崇祯为什么无法迁都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松锦之战结束后,大明损失惨重。屋漏偏逢连夜雨,边境惨败,关内也不安宁。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五月,李自成在朱仙镇获得大胜,河南官军主力几乎被全歼。

在这种背景下,朝堂上逐渐流行起一种说法:我们是不是应该迁都到南方?

这种说法更先由兵部侍郎侯恂提出,但没过多久,开封失守,侯恂因此被扔进大牢,此事算不了了之。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首辅周延儒也提出类似建议;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迁都之事已经被摆到台面上公开讨论了。

崇祯为什么无法迁都呢 面子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很多人说起迁都,就好像和搬家一样,似乎只是打个包而已,想去哪就去哪。现实情况会如何?显然比这复杂百倍。

在说迁都之前,我们要先说清楚为什么选择某地定都。

所谓首都,其实就是自造一个中心,将整个国家的利益汇集于此。如果首都选择不当,很可能会出纰漏。

我们用西汉来举例,他们为什么定都长安?因为长安离匈奴近,所以刘邦必须定都于此。如果选择洛阳,那必然会使得一个国家出现两个中心:洛阳是政治中心,长安是军事中心。

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在中央 *** 控制力开始衰减的时候,整个国家很可能就此一分为二,因为在中央 *** 的控制力开始衰减时,长安就有可能失控。

那么,在把洛阳建设成政治中心时,能否把军事中心的职能也赋予洛阳呢?答案是不能,因为洛阳离匈奴太远,根本当不了军事中心。

除了西汉,包括后世的诸多王朝,几乎都是出于军事考虑而定都。

都说大明是“天子守国门”,其实历朝历代基本都是“天子守国门”,并非大明的独有状况。

在流寇随时可能席卷北方的前提下,在大清随时可能入关的背景下,如果皇帝和官僚带头向南方逃窜(美其名曰迁都),势必会造成整个国家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大举南移,也意味着大明对守卫北方已经丧失信心。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天崩地裂之局面。这意味着权力格局面临重新洗牌,北方既得利益集团将丧失大部分财富,因为不动产是无法搬到南方的,更无法折合成白银随身带走。

除了不动产之外,金银财宝也不好带啊。这帮家伙整天在朝堂上跟崇祯皇帝哭穷,真要到了搬家的时候,那一车车金银财宝怎么解释呢?

就算他们脸皮比城墙拐角还厚,抱团取暖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可从现实状况考虑,这种行为的危险性也是非常大的。

北京到南京的直线距离有多远呢?接近一千八百里。北京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有多远呢?最保守估算也得在两千里以上。

如果崇祯皇帝领衔南逃(美其名曰迁都)成为既定事实,那么既得利益集团肯定也要跟着一起走,只是裹挟或被裹挟的区别而已。当他们开始行动时,又会是一副怎样的局面呢?

这样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体,群体成员又是非富即贵,所携带的公家和私人物品肯定像金山银山一样。到了那时,这一笔庞大的资金,会惹来多少人觊觎?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别说外部会怎样,就是内部安排护送他们的官军,以及路上临时聚集的饥民,都有可能随时化身为狼,把这支部队吃干抹净。

就算内部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可这种南逃的举动会令人丧气,大家都会在内心里问自己:我继续给这个政权卖命,有前途吗?图什么呢?

一旦这种情绪开始蔓延,那么只要在南逃途中遇到一点风吹草动,整支队伍就有崩溃的危险。

综上所述,迁都南方就很难成为现实。对此,我们只要看看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就能明白。

崇祯为什么无法迁都呢 面子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说起朱棣,那可是个凶名昭著的狠人,靖难起家,占领安南,五征漠北……成为大明第二位庙号为“祖”的皇帝(之一位是朱元璋,追谥不算)。

可就是这么一位雄主,在他决定迁都时,依然遭到多人反对,最后逼得朱棣大开杀戒,才算勉强成行。而在朱棣病逝之后,他的继承人朱高炽立刻打算还都南京,只是因为他短命,所以未能实施。朱高炽病逝之后,继任者朱瞻基暂停了还都事宜;朱瞻基病逝之后,继任者朱祁镇正式定都北京。

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一直到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迁都北京一事才算彻底尘埃落定,共耗时十六年。

要知道,朱棣迁都的背景是天下大体太平,文治武功正盛。以此类比,崇祯皇帝想迁都,虽然朝堂上多有议论,但真正实施起来,受到的阻力一定不会小。

对于北方既得利益集团而言,他们绝不害怕李自成或大清破城,因为无论是谁破城,都必须依赖既得利益集团维护当地秩序。

后来,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之后,居然立刻对既得利益集团展开屠杀。一时间,“联虏灭寇”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李自成黯然退场。

这也客观反映出一个事实:既得利益集团必须受到尊重,否则绝难在群雄逐鹿中笑到最后。他们不知道李自成进京之后会大开杀戒,在他们看来,如果李自成足够理智,就一定会尊重他们的既得利益。

这个看法当然是没错的,所以他们不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用后来的错误事实,批判他们的判断力。

崇祯为什么无法迁都呢 面子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明朝堂已经完全被既得利益集团占领,指望他们放弃大量利益支持迁都,实在是有点困难。

别说迁都这种大事,就是想让他们捐点白银用以保卫都城,他们都一个劲儿地推三阻四。如果既得利益集团真有放弃大量利益的觉悟,那根本就不用迁都,大明的许多问题早就迎刃而解了。

或许有人会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试图说服既得利益集团:或许李自成和大清不会大规模展开杀戮,但谁敢确保自己不是少数倒霉鬼呢?

这种话谁都会说,这种道理谁都懂,但放在自己身上,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很多人说这是“当局者迷”,可在大多数时候,当局者不得不迷。因为这种问题事关自身利益,想超脱自身利益,实在是难上加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9/86219.html

“崇祯为什么无法迁都呢 面子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的相关文章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约291年 — 约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人,东晋史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成汉时期,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后,常璩入晋,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

武则天跟随李世民十几年 两人为什么没有一个孩子

武则天跟随李世民十几年 两人为什么没有一个孩子

还不知道:武则天跟了李世民12年,为何两人没有孩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彟14岁小女儿“容止美”,下令带进宫中,赐名“武媚”,也就是后来为众所知的武则天。武则天从小的命运也是很凄惨,她爸爸辈往上走也曾是豪门大户,在北魏做高官,不过,...

吕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吕布真的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吗

吕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吕布真的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吗

吕布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真的就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吕布英勇善战,且一门心思的为董卓着想,董卓让他往东,他不会往西。只因他是董卓的义子。吕布的内心深处是一直尊重董卓的,尽管董卓让他干尽了坏事,他也无怨无悔,依旧死心塌地跟随董卓...

唐朝时期,后宫妃子的服饰有何不同?

唐朝时期,后宫妃子的服饰有何不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古代的皇帝和后妃们在宫禁中的服饰,基本上是由饱读经史的文臣们去详定和解释的。中国古来的舆服制度卷帙浩繁,有时候却又语焉不详,帝王们也时常对此大惑不解。唐高祖李渊就曾询问过令狐德棻:“丈夫冠、妇...

庞统临死前为什么说刘备被诸葛亮骗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庞统临死前为什么说刘备被诸葛亮骗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临死前,为何说刘备说是被诸葛亮给骗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刘备爱才,除了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他的手下还有其他厉害的谋士,其中一个能与诸葛亮比肩的,当属庞统。庞统与诸葛亮一个称为“凤雏”,一个称为卧龙,同在刘备麾下拜为中郎将。可惜庞统...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对名将严颜在投降张飞后,为何就此“销声匿迹”了?他去哪里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名将严颜在归蜀后,之所以会毫无建树,给人一种“销声匿迹”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严颜严颜本是蜀中名将,在蜀汉内部非常有名气,再加上他资历老,能力强,所以不少蜀汉将领,都...

历史上曹操为何要赎回蔡文姬?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曹操为何要赎回蔡文姬?真相是什么?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从小就有天赋,聪明,多才多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大家都知道曹操的最大爱好是夺人妻子。曹操花重金从匈奴左单于手里赎回了才貌双全的蔡文姬,没有据为己有,反而把她嫁给了董祀。有人说董祀是农夫。那么董祀是农夫吗?曹操为何没有和蔡文姬结成秦晋之好呢?重情重义: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