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武王掌政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0-24)160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对于秦武王你知道这些吗。

我们前一次讲张仪的时候,讲到由于秦惠王在节骨眼儿上逝世,秦武王即位,导致张仪的连横之策失败。而张仪也出走魏国,并且在一年多以后死在了魏国。

秦武王不喜欢张仪这样的说客,那他喜欢什么呢?

秦武王如其谥号,喜欢霸权主义,喜欢推行武力,喜欢大力士!

他即位以来,主要干了这么几件事。

之一件事,杀蜀相陈庄。

大家可能听说过,蜀国也是西南地区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蜀国的外交基本跟战国六雄都扯不上边,唯一有密切关系的就是秦国了。秦惠王的时候,巴、蜀两个国家打架,都来找秦国搬援军。秦惠王不傻,就趁着这个机会出兵巴蜀,只花了十个月,就把蜀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之中。这一举动也使得秦国的后方力量更加强大。

之后,秦惠王就派了陈庄去做蜀相。名为蜀相,其实就是派去殖民地做总督,控制蜀国。

但秦武王似乎对他爸信任的这班老臣都不放心,逼走张仪之后,又让自己最得力的大臣甘茂杀了这个陈庄。可能是怕陈庄一个人在蜀国,天高老板远的,到时候说反就反了。可不管怎么说,秦武王一上来就杀了这么个有资历的重臣,可见手段之狠。

第二件事,当然是出去打仗了。

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是派甘茂出去伐韩。战役本身很枯燥,战斗种族围攻,胜利,杀了几万人,凯旋。有趣的是打仗之前秦武王和甘茂之间的对话。

秦武王首先派甘茂去魏国,劝说魏国一起攻打韩国。甘茂完成使命后,先派他的副手回国给秦武王传话,说,使命已经完成了,但是个人建议大王不要进攻韩国。秦武王被弄得一头雾水,于是就跑到息壤这个地方迎接甘茂。名为迎接,实际上是想尽快摸清甘茂的意图。

甘茂并非真不想打,而是想跟秦武王谈点条件。

他一见到秦武王,就开始解释原因。他说,这次要打的地方,离秦国很远,这样作战是很危险的。接下来,甘茂给秦武王讲了这么个故事。

鲁国有个与曾子(孔子四大弟子之一,当时以品德闻名于天下)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曾子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他母亲仍然继续织布,泰然自若;过一会儿,又有个人跑去跟她说同样的话,曾母就有点按捺不住了;再过了会,第三个报信的人来了,曾母立刻扔下了机杼,爬墙走了。

甘茂说,我的贤良肯定不如曾子,而大王您对我的信任估计也比不了曾母对她儿子那样,更何况猜疑我的何止三个人,因此,我担心大王未来也有扔下机杼的举动。我甘茂,是个寄居秦国的外国人,我带兵在千里之外打仗,国内肯定有人要说我闲话,到时候大王很可能会听信他们,让我罢兵回国,功败垂成。如果预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我们不如不去打这仗。

秦武王很年轻,也很实诚,当场拍了板,说,到时候我绝对不会听闲话的。于是,二人在息壤起誓。之后,甘茂带兵出发。

这仗打了五个月还没结束。国内果然如甘茂所说,流言蜚语一箩筐。秦武王毕竟年轻,耐不住天天被人咬耳朵,就把甘茂召回来,说要罢兵。甘茂就说了句,大王还记得息壤的誓言吗?秦武王还是个很遵守诺言的人,想起了当时的对话,坚定了对甘茂的信心,不仅不召回,还继续增兵给甘茂,终于打赢下这一仗。

秦武王的所作所为很配他的谥号“武”字,而他的死法也是跟“武”有关的。

秦武王平时没什么爱好,喜欢打打拳,跟人比力气大,也特别喜欢天生有神力的人。因此,当时秦国几个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先后做了大官。

秦武王掌政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这一天,秦武王闲来无事,又跟孟说比力气。这次的比法比较特别,是举大铜鼎。大铜鼎啊,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少说大几百斤,说不定都上千斤,让专业举重运动员上恐怕都悬乎。秦武王冲上去,试了试,一下没举起来。秦武王想,不能在底下人面前丢脸啊,于是就拿出吃奶的力气,噌一下把那玩意儿举过头顶。

鼎是举起来了,但这么重的东西,根本就维持不了几秒钟。估计是举起来的时候把身上力气都花完了,秦武王无法维持鼎和自己身体的平衡性,在举过头顶的一刹那,自己的膝盖因为吃不消那么大的负荷,咔嚓一下就断了。秦武王也因为用力过猛,血管破裂,死了。

这种死法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独一份,后人还专门为此创造了一个成语,叫“举鼎绝膑”。

今天的历史小故事就讲完了,小编多一句,不作就不会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10/90845.html

“秦武王掌政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的相关文章

于谦和岳飞相比 于谦的贡献真的比岳飞还要大吗

于谦和岳飞相比 于谦的贡献真的比岳飞还要大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对于中国历史的走向,为什么说于谦的贡献要远大于岳飞,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称为南宋四大将,并位列首位。怒发冲冠,...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他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他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史》中对朱高炽的作为圈点到位,可谓高度盛赞,朱高炽的庙号为“仁”,而“仁”这个字却很特殊,更不是随便获封的。在我国历史上,能称“仁宗”的皇帝屈指可数,要得到这个称号,首先他在位期间...

滕胤: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滕胤: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滕胤(?-256年),字承嗣,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北海郡剧县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滕胤仪表堂堂,少时有节操,后娶公主为妻。孙权称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其后历任丹杨太守、吴郡太守、会稽太守。孙亮继位后,出任太常、卫将军。诸葛恪被杀后,群臣推举滕胤为司徒,但遭权臣...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差点弄死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差点弄死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的故事。平安是明朝靖难之役期间,南军的一大名将,出生在今天的安徽滁州,他的父亲平定是济宁卫的指挥佥事,在洪武元年的时候也跟着常遇春将军,在攻克元大都是不幸战死沙场。平安被朱元璋认作是...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

有哪些与陈尧佐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陈尧佐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郡人,北宋官员、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节度使陈尧咨之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进士及第,授魏县、中牟县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历官翰林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