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清代黄式三对《后出师表》提出两大疑点

诗词文献8年前 (2016-11-28)47

众所周知,三国的盖世奇才诸葛亮不但计谋出众,而且文采也出众,特别是他的前后《出师表》更是三国时期的文章名篇,千百年流传下来。《前出师表》写于公元227年,是诸葛亮兴兵北伐曹魏之前写给蜀汉后主刘禅的。表中陈述他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决心;又可嘱后主励精图治,“亲贤臣,远小人”,依靠忠纯良实之臣下,把国家治理好。《三国志》作者陈寿对此文评价很高,将其收入诸葛亮传和他的文集中。

《后出师表》写于公元228年,是诸葛亮第二次兴兵北伐曹魏之前写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当时曹魏的大将曹休在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被东吴名将陆逊打败,魏军东下救援,关中空虚。诸葛亮欲乘此机会再伐中原,但由于之一次北伐的失败,群臣对此举多有疑虑,诸葛亮乃在《后出师表》中分析当前形势,伸张“讨贼之义”,表明自己“鞠躬尽瘁”,以死报国的决心。

清代黄式三对《后出师表》提出两大疑点

然而,对《后出师表》的真实性提出否定意见的首先是清代的一些学者。清代学者黄式三在《做季居集》中说:“世传诸葛亮武侯有前后出师之表…前表悲壮,后表衰飒。前表意周而辞简,后表意窘而辞缍。岂街亭一败,遂足以禠其魄而夺其气乎!以是知后表之为腰也……独不思《赵云传》乎!《云传》日:“建兴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七年,卒。而后表作于六年之十一月,已言赵云之丧,其谬著矣!”

黄式三在这段话里,对《后出师表》提出了两个疑点:

一个是文气问题,即“前表悲壮,后表衰飒”等等。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但这一点不能证实《后出师表》是赝品。因为文章的“悲壮”或“衰飒”是由写文章时的环境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不能说一个人只能写文气一样的文章,也不能说两篇文气有差异的文章就一定是两个人写的。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是在两种情况下写就的,《前出师表》是在第次北伐前写的,当时的蜀国“南方已定,兵甲甲已足”,虽然魏国的兵力在整体上比蜀国强大,但诸葛亮兵出祁山,与魏国争衡凉州,还是有把握的。所以他对这次用兵,信心比较足。在这种情况下写的表章,文气自然也比较足。

《后出师表》是在第二次北伐前写的,当时的蜀国,刚经历了祁山兵败、失街亭、斩马谡的打击,诸葛亮自贬三等,虽经近一年的恢复,但军力已大不如以前,在这种情况下写的表章,能不是“悲壮”之余有一点“衰飒之气吗?

清代黄式三对《后出师表》提出两大疑点

这一点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倒很理解,他在《后出师表》的末尾注云:“自祁山之败,亮益知魏人情,故其所言如此。”而且《后出师表》除了“知臣伐贼,才弱敌强”,“然不伐贼,王业亦亡”这几句,有点“衰飒”之气外,其他如力驳各种反对北伐之议,指明 “今贼适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文情慷慨,壮怀激烈,并非都是“衰飒”之气。

就文气而论,除了差异之外,还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例如两篇中数引“先帝”,恳恳恻侧,情切意深;又如两篇中自谦屡屡,“庶竭驽钝”(前),“臣驽下”(后),谨慎小心,兢兢业业;再如两篇中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前),“寝不安席”(后),忠款之意,溢于言表。这些共同的东西不很能说明前后《出师表》系出一人之手吗?

清代黄式三对《后出师表》提出两大疑点

黄式三对《后出师表》的第二个疑点是赵云的卒年问题。他认为《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说赵云死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后出师表》写于建兴六年十一月(公元228年),其中却说赵云已死。如果《后出师表》真是诸葛亮写的,怎么他连赵云的卒年都不清楚呢?

这个问题清代学者何焯做过分析。何焯说:假若赵云在诸葛亮第二次兴兵北伐时还健在,那么诸葛亮“必(让其)别统万众,使其复所负”,但第二次北伐时,赵云的名字不再出现,因此,赵云很可能死于《后出师表》之前(即建兴六年十一月或十一月之前),《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记载的死亡日期,比实际死亡日期拖后了几十天。因为建兴六年十一月与建兴七年一月相差只有几十天。死亡日期,多写或少写了几十天,在现代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能以此证明《后出师表》就是伪作。

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出《后出师表》中的李服、阳群、马玉、阎芝等均不见于《三国志》,以此反证《后出师表》之伪。但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魏纪明帝太和二年注中已考证李服即王服,“与董承谋杀(曹)操,被诛”,又阳群是蜀将,总任巴西太守。马玉、阎芝等虽然在《三国志》上查不到名字,但三国人物数以千计,有传者仅占少数,也不能据此以否定《后出师表》的真实性。

还有《后出师表》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屡为后人引述。现代文学家鲁迅、郭沫若等也曾引用诸葛亮的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和革命群众。

处于大变动时代的诸葛亮胸怀大志,才华杰出。他为三顾茅庐的先帝刘备所感动,企望扶助刘刘备的继承人刘禅实现国家统一的大业,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只有这等胸怀、这等 *** 的人才写得出这样的历史名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11/96915.html

“清代黄式三对《后出师表》提出两大疑点” 的相关文章

常璩:东晋时期史学家,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阳国志》

常璩:东晋时期史学家,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阳国志》

常璩(约291年 — 约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人,东晋史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成汉时期,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后,常璩入晋,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

朱棣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去修《永乐大典》?

朱棣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去修《永乐大典》?

众所周知《永乐大典》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那么朱棣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去修《永乐大典》?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403年的盛夏,这是朱棣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一天,朱棣给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达了一道圣旨。朱棣的这道圣旨内容用大白话来说是这样的:现在的书籍种类繁杂,...

陈达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二位

陈达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跳涧虎,一百单八将之一,邺城人氏。他原是少华山寨主,因大寨主史进与鲁智深交好,而...

凌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二位

凌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凌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轰天雷”,祖贯燕陵,善于制造火炮,能打十四五里远。原来是东京甲仗库副使...

杨林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一位

杨林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林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锦豹子,彰德府人氏,流落绿林。后因结识公孙胜、戴宗,而到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

明末殉节官员范景文简介: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明末殉节官员范景文简介: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绝句》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译文及注释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注释西岭:西岭雪山。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泊:...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秋歌》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注释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