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为什么没罗士信?
其实,所谓的凌烟阁就是一个高阁,这是大唐专门为表彰那些开国功臣在三清殿旁建立的一个小楼。这个楼看似不起眼,但是,其内部却是另有玄机。楼中有阁,阁中有阁,并且,在这个阁楼的北面写着“功高宰辅”,南面写“功高侯王”,外面才是那些较低一点的功臣像。
但可惜的是,这个小楼随着大唐的衰落,也彻底的被毁于战火之中了。
历史上秦叔宝是隋唐初名将,他不仅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还是民间传说中的看门神仙。当然,他的武艺也是十分高强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秦琼有一个老乡叫做罗士信,他比秦琼的武力值更高,也更加勇敢凶猛。但遗憾的是,他的名字并没有被放进凌烟阁之中。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特别简单,那就是罗士信去世得特别早,立的功勋还不够多。唐太宗很早的时候就评定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他却早死在了唐朝的统一战争之中。如果,他没有早阵亡的话,能在战场上再多立一些功勋,那么,这个人是肯定是能够被选中的,成为后世敬仰的英雄。
在我们所熟悉的《隋唐演义》等小说中,罗少保就是以罗士信为原型的人物。但是,小说和历史总归是有区别的,在历史上,起初他们两个人并不认识,也不是兄弟关系。罗士信在少年时就参军了,是隋朝大将张须陀帐下的一员大将。
他不仅跟随张将军东征西讨,而且,还镇压了很多的反隋武装。史官也对他的功绩也是做出了极高的赞扬。很快,罗士信的名字就传到了隋炀帝杨广的耳中,于是,杨广专门派遣宫廷画师来为他画图像。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能受到这样待遇的将领是非常少的。
张须陀也是因为他的缘故,也被任命到了河南当讨捕大使。不久之后,秦叔宝也转到了张须陀的麾下。就这样,罗、秦两个人成了张须陀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大业十年,三个人领军以少胜多击溃一支强大的反隋势力:卢明月集团,并俘虏了很多士兵,卢明月则带领百来人逃跑了。
在这次战役之中,隋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此期间,瓦岗军的实力迅速的膨胀,瓦岗军到处掠夺城地,引起了杨广的重视。于是,杨广下令让张须陀将军带军攻打瓦岗军。之后,张、秦、罗三个人同心协力,接连打了好几场胜仗。
此时,瓦岗寨的首领翟让急得团团转,他甚至想放弃打下来的城池,退到瓦岗寨。瓦岗寨的另一个首领李密却建议用智谋取胜,那就是:诱惑隋军深入,然后再将其包围,最后将其消灭。这个时候,连续的胜利让隋军变得轻视敌人。
很快,隋军陷入了瓦岗军的包围,张将军杀出包围之后,才发现罗士信和秦叔宝都没有出来,然后,他又重新返回包围圈,企图将两个人救出来,可惜的是他自己却战死了。罗士信和秦叔宝杀出包围之后,本来是打算和张将军会合,却接到了张将军战死的消息。
最终,这两个人只好带领着剩余的兵马投靠了隋军的另一个将领裴仁基。裴仁基就是小说《隋唐演义》中裴世基的原型,同时,他也是裴元庆的父亲,自然,也是一位十分厉害的人物。后来,裴仁基受到了肖静怀的陷害,所以,他就带领着军队投靠了瓦岗军。
从此以后,罗士信就正式成为了瓦岗军的将领。
但不久之后,瓦岗军起了内讧。瓦岗军在与王世充的决战中失败了,罗、秦等人全部被俘虏。王世充知道罗士信非常的勇猛,于是,他用很高的规格来接待罗士信,企图让罗士信能为他所用。因罗世信不耻他的为人,在攻打谷州的时候,趁机率领着部下归顺了唐朝。
此时的罗士信,就这样成为了李世民账下的大将。
李世民东征王世充,罗士信多次立下战功,他甚至差一点杀掉了王玄应。但是,王世充归顺之后,罗士信却被降了官。夏明王王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为了替夏明王报仇,起兵反唐。很多人都响应了他的号召,很多的百姓为了迎接刘黑闼,竟然,杀死了原来当地的官员。
仅仅五个月,刘黑闼就成了气候,恢复了夏明王的全部地盘。不久之后,他建立了与唐朝分庭抗礼的夏朝,自立为汉东王。唐高祖派李世民去镇压刘黑闼,很快唐军收复了洛水,并派王君廓将军去镇守。刘黑闼为了为了夺回这个战略要地,集结了重兵准备反扑,双方僵持住了。
李世民知道王君廓一个人可能守不住,打算换一个人守城,在这个时候,罗士信主动请缨。可惜的是,刘黑闼持续攻城,仅仅八天之后,城被攻破啦,罗将军等人都被俘虏了。此时的罗将军誓死不屈,最终被杀害,他去世的时候才二十三岁。
李世民听到了他的死讯十分的悲痛,之后,花了很多钱财赎回了他的遗体,并且,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专门修建了一座陵墓,用来安放他的遗体。罗士信多次立了战功,遗憾的是他去世的太早了,假如他能够再多活几年,以他的功勋和能力被选中凌烟阁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话说,因罗士信早年曾得到裴仁基的礼遇,有感于他的知己之恩。之后,裴仁基父子因谋刺王世充失败,在洛阳被杀。当罗士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后,他出资收敛了裴仁基父子,并且,把他们葬在北邙山上,自己还说道:“我死后,也要葬在此墓旁。”后来,他果然如愿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