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岳飞有可能会说出身为南宋子民这种话吗?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2-06)190

还不知道岳飞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当然不可能!!!

稍微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宋朝分两个阶段,北宋和南宋,而岳飞在南宋时可谓是中兴之臣。有意思的是,最近听到了一个笑话,说是某电视剧里的岳飞竟然公开说:“我岳飞身为南宋子民,巴拉巴拉。。。。。。”真的笑死人了好吗?岳飞要真是这么叫,那不是穿越了就是想死了。

北宋、南宋的称呼,就像是汉朝的东汉、西汉,所谓的西、东、北、南的朝代划分是后世史学家加上的,在当时汉朝和宋朝都不存在这样的叫法,只是统一地称为汉和宋。这种划分是史学家为了区分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人为地强加上去。

揭秘:岳飞有可能会说出身为南宋子民这种话吗?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朝代更迭以成对的形式出现。比如“西周”后有“东周”,“西汉”后有“东汉”,“西晋”后有“东晋”,“北宋”后有“南宋”。不过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一开始这些朝代都是以“西”和“东”来划分,后来则是“北”和“南”。如“唐”后有“南唐”,明后有“南明”。

楚汉之争后,刘邦夺取天下,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结束)。王莽夺取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引发了绿林和赤眉大起义。其中西汉皇族的远亲刘秀通过数年努力,剿灭了其他势力,统一了全国,史称“东汉”。

那么这个西汉、东汉是什么人开始叫的呢?当然不会是当时在世的人,刘秀打的旗号是光复,也就是建立的王朝就是独一无二的汉朝,怎么可能给自己冠一个“东汉”的帽子。

官修的一些史册中,《汉书》、《后汉书》中无从西汉、东汉之名,只是《后汉书》中从时间上有前后汉之分。不过在后来朝代一些研究历史的学者看来,两汉除了有时间上的划分,也有地理上的划分。

长期的战乱中,故都长安遭到了严重破坏,新朝定都只好选在洛阳。长安在洛阳的西面,故刘邦建立的汉朝就叫西汉;洛阳在长安的东面,就把刘秀建立的汉朝叫作东汉,例如南宋徐天麟编写《西汉会要》《东汉会要》。

再比如周朝就是这样划分的。周朝最后一个君主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洛邑在西周国都镐京之东,所以后人称为东周,相应的此前的周朝则称为西周。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晋朝,不过晋朝有些特殊的地方。实际上晋朝都于洛阳,五胡乱华后,永嘉南渡东迁于建康。建康在洛阳之南,按照都城定位,应该称为南北晋,但为何称为东西晋呢?这是因为当时有个重要的地理概念“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南京正是江东地区,所以还是分东西晋分得清楚。

五代十国时,国家太多了,一个名字的也很多,所以如果不分得清楚一点那就更乱套了。五代十国那会的朝代都是习惯按着时间顺序加先后,如后赵、后燕、后蜀,“后”字是史学家为了将这个时期与战国时期的赵、燕等国区别开来而加的。不然,只说燕国,就很难搞清楚究竟指的是哪个时期的燕国。

揭秘:岳飞有可能会说出身为南宋子民这种话吗?

对于前后相继的政权一般称前后,如《新五代史》中的前蜀后蜀。即使这样还有重的,就加上姓,有赵宋刘宋、高齐萧齐;还不行再加地点,如蜀汉。中国人多地大,历史当然也复杂。

对于那些没有继承关系的两个王朝,除了用“前后”来称呼,也有特殊情况,与主要王朝同名时,主要王朝并不改变称呼,比如前唐和后唐,李氏唐朝为前唐,但是主要王朝,所以不改名。如果是两个以上没有继承关系的王朝,就有前有后,如前秦、后秦,同时,作为主要王朝的赢秦不改名。

如果同时具有上述关系,比如曹魏、北魏、西魏、东魏,因为北、西、东魏间有继承关系,所以以方位来称呼,而他们与曹魏没有继承关系,所以曹魏不改名,以其作为主要王朝。特别是三国时期,与魏同时的汉和吴,因魏是主要王朝,所以这两个王朝的定名有些不同,一个以地名称谓,称蜀汉;一个以方位定名,为东吴。

这种东西前后的称呼,是以宋代为截止点的,在此之前仍是东西称呼,之后就成了南北了,例如南宋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定都东京汴梁,史称“北宋”。从960年登位,至1127年止,首尾历时168年,共传九帝。北宋末年,金兵攻破汴梁城,徽、钦二帝被俘。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后迁都于临安,史称“南宋”。“北宋”和“南宋”的划分还是从都城的位置和疆域考虑的,汴梁位于淮河以北,临安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北宋拥有北方的大部分土地,而南宋则偏安于南方一隅。

再比如元朝被朱元璋推翻后,残余力量在漠北又建立了政权,史称北元。明朝被李自成灭后,在南京也建立了南明小朝廷。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主要因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宋朝时已经基本完成,所以不会再往贫瘠的西部迁都了,也就不会有东宋和西宋了。

从政治和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领土从汉唐到宋元明时期,有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同时经济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逐步将都城东迁。当北方游牧民族强大时,就可能南移。这反映到王朝更迭上,便是先“西汉”后“东汉”,先“北宋”后“南宋”。

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称呼都是后世史学家定的,在当时并没有这些说法。这些史学家也并非是现代人,他们大多也是古人,古人在研究自己之前朝代的历史时,为了分清朝代,才会想到在朝代前加上时间或者是地理位置加以说明,这也逐渐成为后世研究历史的一种约定俗成。

但在官方版本里,王朝的历史不是分裂的,所以在史书还是延续一个国号,特别是官修的二十四史中,对于这些朝代的称呼并没有南北东西之分,《晋书》、《宋史》中都没有东西晋、南北宋之分,由此可知历史当事人更不可能给自己的国号前面加个南北东西的,岳飞就更不可能说出“身为南宋子民”这样的话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12/98317.html

“揭秘:岳飞有可能会说出身为南宋子民这种话吗?” 的相关文章

同安公主:见证了三个政权的更替,也得到多位皇帝的善待

同安公主:见证了三个政权的更替,也得到多位皇帝的善待

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能活到八十六岁的人,简直是少之又少,唐朝的同安公主就是其中之一,她历经北周、隋、唐三朝,见证了七次皇帝退位、八位新皇登基,可谓是当时的活字典、老祖宗。大唐开国后,皇室宗亲的身份也都水涨船高,同安公主既不是李渊的女儿,也不是李世民的女儿,而是唐世祖李昞和元贞皇后独孤氏之女,是李渊...

有哪些与胡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胡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

太史慈是什么人?他不受孙权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太史慈是什么人?他不受孙权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太史慈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名将,不仅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还是贯手著棼的神射手。那为何孙权不重用太史慈,导致其抑郁而亡呢一,少有谋略太史慈早年投身仕途,在老家东莱郡担任奏曹史,因为很有谋略 所以很得郡守看重。不久青州刺史与东莱郡守...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他因为年龄最大,所以为十兄弟之首。李继勋也在十人之中升职最快,最先成为节度使。那李继勋是如何为后周与北宋建功立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早年从军李继勋早年从军,跟随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担任护卫。广顺元年(...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对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政权的交替,明朝灭亡后便是清朝,可在这其中却有一个人曾经短短地称帝了数十天而后才是清军入关,夺得帝位。明朝也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朝建立者皇太极亲手覆灭的,真正覆灭清朝的是一个叫做李自成的...

刘繇:汉末群雄之一,曾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

刘繇:汉末群雄之一,曾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时,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

薛涛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薛涛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薛涛,唐代女诗人,十六岁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薛涛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在互联网还没有发展的古代社会,她首创“薛涛体”情书笺(薛涛笺),用来“鸿雁传书”,对彼此心心相印的爱情物语,纸短情长。在成都,除了武...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对为什么韩信会被宫女用竹竿戳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曾经给了韩信一份“三不杀”的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在看得见天地的地方都不能杀韩信、金属兵器也不能用来杀韩信,这不等于就是黑了韩信一块“免死金牌”吗?到底是谁要杀韩信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