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1-16)170

说起汉末三国时期的谋士,不管是否曾熟读汉末三国史,大多数人都能够列举出数人,例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冢虎司马懿、鬼才郭嘉、毒士贾诩,等等,并能够说出理由。的确,这些人的才干都不容否认。那么一向喜欢读史、评史,擅长古为今用的毛主席,最认可哪一个三国谋士呢?其实,他最认可的这个人,并不属于以上列举的众人,很多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又有何德何能呢?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此人名叫刘晔,字子扬,是正宗的汉室宗亲,他的祖上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这个人自幼便聪慧异常,且处事果决,年仅十三岁,便受母亲遗命,诛杀了家中不安分的侍婢;二十余岁则诛灭了当地的豪强郑宝,之后投奔曹操,成为了曹操谋士集团的一员。如果仅仅是这样,毛主席不会在《三国志·刘晔传》之前批注“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一言,更不会要求每个干部都熟读刘晔的传记。那么刘晔到底有什么本事呢?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据记载,他自曹操时期前来投奔,一直到曹叡时期去世,是曹魏的三朝旧臣。在这三位主公在位期间,他各自为其找到了一次吞并其他诸侯,扩大曹魏地盘,甚至统一全国的机会,这三人中,只要有一人听取了他的建议,三国历史都将改写。只可惜不管是曹操也好,曹丕也好,曹叡也好,都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从而错失了良机。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曹操时期--拿下蜀地,吞并刘备

曹操征讨汉中的时候,刘晔以主簿的身份随军出征。可能曹操之前根本没有到过汉中,不了解当地的地势,所以到了汉中之后,他一见山路艰险,运输粮草困难,就打起了退堂鼓,说这个邪教盛行,交通不便的地方,取之何益?我们不浪费粮草了,直接退兵吧。《三国志》记载:“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是刘晔苦苦劝说,认为就算立马退兵,也会造成损失,不如进攻,他才迫得张鲁投降,拿下了汉中之地。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拿下了益州,刘晔建议曹操说,你征战多年,早已威名远扬,如今拿下了汉中,蜀地应该人人自危了,发果我们趁机进军,绝对可以顺利拿下西川。毕竟刘备取益州的手段并不光彩,他现在也不得民心,这是我们的好机会。可是这次曹操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说“得陇不复望蜀”,选择了退兵。试想,如果曹操当初继续进军,一举拿下益州,把刘备封在荆州的方寸之地,然而再与孙权争雄,是否便打破了三足鼎立的僵局,从而增大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呢?

二、曹丕时期--出兵东吴,据有江东

曹操时期,刘晔未能助曹魏一统天下,到了曹丕时期,他又发现了一个良机。当初蜀将关羽主动发动襄樊之战,结果后方遭到东吴袭击,终被东吴擒杀。而东吴又不想独自承担刘备的怒火,于是不但将关羽的头颅送来了曹魏,还在曹丕称帝之后上书请降。这个时候,刘晔看透了孙权的想法,也看透了江东的危势,于是建议曹丕趁东吴内外交困之时出兵,一举拿下吴地。《三国志·刘晔传》记载:“(刘晔说)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可是曹丕像他的父亲曹操一样,拒绝了刘晔的建议,并认为东吴是真的投降。到了陆逊击败刘备,东吴不再对曹魏恭恭敬敬,甚至拒绝送质子的时候,他才勃然大怒,发兵攻打,结果无功而返。而这一结局也在刘晔的预料之中。

三、曹叡时期--袭取辽东,稳定统治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到了曹叡时期,三足鼎立之势已经稳固,轻易不可动摇,所以刘晔没有再提出攻打蜀汉或东吴的主意,但是他依旧找到了让曹魏发展壮大的良机。《三国志》中提到:“辽东太守公孙渊夺叔父位,擅自立,遣使表状。晔以为公孙氏汉时所用,遂世官相承,水则由海,陆则阻山,外连胡夷,绝远难制,而世权日久。今若不诛,后必生患。若怀贰阻兵,然后致诛,于事难。不如因其新立,有党有仇,先其不意,以兵临之,开设赏募,可不劳师而定之。”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意思是说,辽东地区自汉代起,就由公孙家族统治,已经在当地扎根了,很难拔除,再加上中原通往当地的交通不便,很难出兵,如果等他们造反再镇压会非常困难。不如趁公孙渊篡权,当地形势不稳定,出兵攻其不备,并在当地募兵,彻底消除后患。可是魏明帝曹叡,如同他的父祖一样,又一次拒绝了刘晔的建议。结果不久之后,公孙渊以不满曹魏给的封赏为由,起兵造反,司马懿亲自出兵,才将其镇压,然而因为司马懿做的太绝,他虽然平定了叛乱,却放弃了辽东之地,并导致了高句丽王朝的频繁入侵。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晔之才不容小觑,他能够提前看透天下大势,并未雨绸缪,这样一个人才,也不怪乎曹操“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十至耳”,也不怪乎能够成为毛主席最为欣赏三国谋士。只可惜,如今他的知名度完全不及诸葛亮、司马懿、郭嘉等人,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1/105316.html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的相关文章

年羹尧与和珅都是权臣 巅峰时期的两人孰轻孰重

年羹尧与和珅都是权臣 巅峰时期的两人孰轻孰重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年羹尧和和珅,巅峰时期谁的权利更大?,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年羹尧和珅都是清代有名的权臣。他们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最终都难以善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只是皇家的奴才罢了。狡兔死,走狗烹,皇帝用你时,百般宠爱,一旦失宠,又或者新皇登基,留给他们的,大多只...

石亭之战曹休为何会被周鲂所所骗?

石亭之战曹休为何会被周鲂所所骗?

石亭之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的战斗,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演义》中有“周鲂断发赚曹休”的经典桥段,描写的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石亭之战。228年曹魏方面出动十多万大军,陆逊率五万人在石亭大破曹休,不久曹休羞愧而死,第二年孙权凭借此战声势称帝。石亭之战的主角是陆逊和曹休,...

孙权实力并不是很弱 孙权为什么要对曹丕称臣

孙权实力并不是很弱 孙权为什么要对曹丕称臣

还不知道:孙权实力并不弱,为什么甘于投降曹丕,对其称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在三国的几方势力中,一直都不是很显眼,所以容易被人忽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孙权的所作所为,会发现他一直是最精明的存在。当初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他还很小,跟刘备、曹操比起来,真的...

楚成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是怎么造成的?

楚成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是怎么造成的?

楚成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楚成王是位强国富民的国君,他在位时,不仅励精图治,还开疆拓土,并敢于叫板春秋霸主齐桓公,还打死了另一个霸主宋襄公。楚国因为他的缘故,愈发强盛。然而,他最终却上吊自杀了。这是怎么...

朱祁镇当初没有杀于谦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朱祁镇当初没有杀于谦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还不了解:朱祁镇和于谦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朱祁镇不杀于谦,会怎么样呢?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如果朱祁镇不杀于谦皇位还会是他的,曹石之乱不会发生,明英宗也会留个好名声。主要原因如下:一、朱祁镇“正统”不需要非通过杀于谦来证明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朱祁镇在发动...

赵云在邺城时明明还有选择 赵云为何还选择刘备

赵云在邺城时明明还有选择 赵云为何还选择刘备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赵云在邺城时,不投靠袁绍而选择刘备的原因是什么?三国乱世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不仅有刘备这样的割据一方的霸主,同样有赵云这样忠心且能征善战的猛将。赵云是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早年间他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跟...

杜黄裳:唐朝时期宰相,极力主战,主张削藩

杜黄裳:唐朝时期宰相,极力主战,主张削藩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哪些人?都是什么结局?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哪些人?都是什么结局?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按照唐太宗设置他们时的官职大小来排序的。 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形容大唐,很多人用的其实是盛唐。可见,大唐在人们的心中,是如何的辉煌。可是,大唐在最初,何尝不是在乱世中,拼搏出一条血路,在血路上花开满城?唐朝的开国君主是李渊,可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却是李世民。其实这只是夸...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