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穆宗朱载垕:竟让明朝赚走世界三分之一财富!
天生软心肠
隆庆皇帝朱载垕,登基前做了三十年裕王,期间更大的爱好便是吃驴肠,逢年过节的时候,必然要有驴肠这道菜,儿子出世这类喜事时,也要吃驴肠庆祝。甚至好多次碰到愁事,以至长吁短叹的时候,也要靠吃驴肠来消愁。可在他登基后,一次偶然路过御膳房,听到里面传来驴子的惨叫声,召来厨子一问才知道,原来驴肠这道菜,做法十分的残忍。朱载垕随即下旨,从今往后,再也不要给他做驴肠吃。此后一直到他六年后驾崩,他再没吃过驴肠。
天生苦孩子
明朝诸帝中,朱载垕堪称童年最苦命的一位。早年笼罩在他身上的更大阴影,便是父亲嘉靖帝笃信的“二龙不相见”之说。
也就是“真龙”皇帝倘若和“未来皇帝”见面,必然会闹灾。怕闹灾的父亲,因而也多次拒绝和朱载垕见面,甚至每次朱载垕去请安,也总被挡在宫门外。母亲康妃也无法和儿子相见,不但临终时的最后一面没见到,就连给母亲守孝三年的请求,也被嘉靖皇帝干脆利落的拒绝。最后的母爱,也被父亲无情的剥夺。
嘉靖的父爱
在当时臣子以及后世好多人看来,嘉靖皇帝对待朱载垕这个儿子,几乎刻薄到无情:平日不见面,生母去世不批葬礼,而后朱载垕的爱子以及发妻李氏相继病故,丧葬礼仪更被嘉靖帝直接否决。外加嘉靖帝迟迟不立太子,以至于朱载垕的弟弟景王也上蹿下跳,专注争皇位好些年。无奈的朱载垕,也只好默默忍受。
总算忍得云开,弟弟景王被父亲轰出了京城,而且病故之后,嘉靖皇帝还给下了个断语:这小子一直都忙着争皇位,该死。而后朱载垕的儿子(后来的万历帝)出世,嘉靖帝也终于淡淡的说:多了个皇孙,也算是个喜事吧。而这位小皇孙,也一直没有得到祖父的赐名,直到朱载垕登基后,才有了自己的名字。但也正是在这些年里,嘉靖帝不断把高拱等才俊安排在朱载垕身边,把他当做未来帝王来培养。
嘉靖四十五年,生命已到弥留阶段的嘉靖帝,终于传召朱载垕进见。而后驾崩于乾清宫。有野史说,临终前的嘉靖帝老泪纵横的对朱载垕说:为父不是不想见你,可道士们说,我们“二龙不相见”,见你就是害你啊。无论野史说法是否为真,三十多年里,嘉靖帝确实以最冷漠的方式,来表达对儿子最深情的爱。
爷俩被臭道士给隔开了
皇帝太委屈
比起父亲嘉靖帝朱厚熜来,即位的隆庆帝朱载垕,因为他用人得当,朝廷内人才济济,国家经济全面恢复,外患消弭,军备振兴。他在位的时期,是后世公认的明朝“隆万中兴”的开始。
但他本人,却是一个挨骂非常多的皇帝,骂的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说他懒,比如御史郑履淳就曾写奏折批他,质问说皇上在位三年,曾经召见过大臣吗?曾经亲自主持筹划过国家大事吗?您对奏章的批复,是您自己写的吗?而骂的好色的更多,除了他那些具体行为外,有些言官甚至捕风捉影,比如御史蔡汝贤就曾上奏说:皇上您这两天瘦多了,肯定是经常宠幸女人,您可不能这样啊。
对这些骂他的奏折,朱载垕大部分时候还是很宽厚,大多数的奏折,他既不惩罚上奏官员,也不批复,基本都“留中”了,少数例外的,比如蔡汝贤的那份奏折,他还特意批复了,在批复中回答说:我这两天真的没有宠幸贵妃,我瘦确实是因为干工作累的。
天子的银库
登基后的朱载垕,面对的是朱厚熜留下的烂摊子。北方鞑靼部落持续进犯,国家财政严重紧张,他登基早期,国家粮仓里的存粮,仅仅足够支用一个月。他登基后的种种举措,后人称赞比较多的,包括有停止各类道教活动,带头恭行节俭,遏制兼并, *** 冤案等。
大多是对朱厚熜在位中后期种种过失的补救。而他做的最重要的两个事情,一是整顿军备,二是开放对外贸易。这位被看做“软弱”“温和”的帝王,对于军备却极为重视,他登基后的第二天,即下诏书给明朝九边边镇,希望各个边镇通力合作,早日打大胜仗。
也正是他在位时期,抗倭名将戚继光北调蓟州,加强北部边防。另一位后来的名将李成梁,也正是在他在位的之一年提拔为辽东总兵。隆庆三年(1570年),他还在皇宫举行了明王朝历史上最盛大的阅兵仪式。明朝武备的重振,确实从他开始。
而开放海外贸易方面,朱载垕的举措,就是历史上的“隆庆开关”,对于朱元璋的“海禁”祖制,表面上他并未违反,而是在福建月港开设经济特区,允许沿海商民经此地出海贸易。之后的几十年里,福建月港迅猛发展,号称“天子东南银库”。更直接的世界意义是:西方历史学家认定,从那以后直到明朝灭亡,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让中国赚走了。月港,在欧洲商人的说法里也有了个绰号:银泵。
燥脾气海瑞
朱载垕经济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了富庶的应天地区。标志性事件,便是任命大名鼎鼎的直臣海瑞就任应天巡抚。而后,便闹出了著名的“海瑞罢官”风波:海瑞到任后,在当地遏制兼并,惩办豪强,兴修水利,推行新政,连退休阁老徐阶也被整得七荤八素,也终于闹得朝野震动。
但对这事,朱载垕却采取了理性的处理措施:既下诏表彰海瑞,支持了海瑞的新政改革,又以调任海瑞做南京粮储的方式,及时叫停了海瑞的过激行为,确保了地方稳定。但海瑞本人却气炸了,不但辞官 *** ,还上了一份奏折,指责朝野官员“皆妇人也。”
面对如此激烈的攻击,首辅李春芳哭笑不得,不由自嘲说“那我应该是个老太婆吧”。朱载垕得知此事后,也顺带调侃了下李春芳:国事艰难,你这个老妈子可辛苦了。
铁腕治腐败
朱载垕在历史上的更大形象,便是好脾气。经常是朝臣在眼前吵翻天,他也淡定不发火。但好脾气的朱载垕,却也有强硬的一面,登基之后的之一件事,便是整顿 *** 。
从隆庆元年起,官场便掀起整顿风暴,不但大批贪官落马,甚至好些没有劣迹但是尸位素餐的庸官,也纷纷下岗。即使这样,朱载垕还不满足,隆庆二年正月,听说好些贪官只是被免职后,朱载垕立刻不干,下令不但要追究贪官们的经济责任,还要把这群贪官的相关劣迹详细整理,公告天下。
照着今天的话说,就是治不死你,也要臭死你。对那些考察中顺利过关的干部,朱载垕也不忘了敲打,下旨教育说:尔等或被简用,盖宽之也。你们能过关算运气好,以后好好办事。
我可不学爹
朱载垕经常被言官批评不干活。他执政的六年里,明朝政坛的主要景象,就是官员之间拉帮结派,相互争斗。但对这个问题,朱载垕不是不知道,一次他询问张居正说,听说现在朝中有很多党,你是属于哪个党啊,张居正答,君子不党,让他们吵去吧。
朱载垕听了很高兴,也大手一挥,对,让他们吵去。隆庆四年(1570年),长期侵扰明朝边境的鞑靼可汗阿勒坦,和明朝商谈“封贡和议”,也就是明朝册封阿勒坦,双方开放贸易,停止战争。
这个决策当时在明朝朝野引起震荡,支持派和反对派吵成一团,大臣们请朱载垕来拿主意,朱载垕答:你们商量着办吧,商量好了报给我。我可不想学先帝(朱厚熜),天天干活还挨骂。
皇上有点懒
仁厚皇帝朱载垕,最让大臣们诟病的缺点,便是“懒”。一是常旷工,动不动就下旨“免朝”,也就是歇班。二是上班后常偷懒,坐朝的时候常“临朝渊默”“未尝发言”,也就是发愣犯呆。
照着《国榷》里的评价说:朱载垕和他爹更大的区别,就是他爹(嘉靖帝)虽说不上朝,但擅长拿捏群臣,闹得大家即使见不到皇帝,也常紧张兮兮。朱载垕却是即使上朝也常发呆走神,大臣们反而精神放松。
但比起上班来,朱载垕的业余生活,却是十分丰富多彩,一是喜欢收集奇珍异宝,而且各地上贡的珠宝,他还喜欢亲自查验鉴定,辨别真伪,还曾因为鉴定珠宝不合格,罚了户部官员半年工资。二是好色,除了密集性宠幸嫔妃外,还多次在民间大选秀女,甚至闹出了“诈骗事件”:一个叫张进朝的太监,在湖北当地诈称替朱载垕选秀女,借机大肆敛财,吓的当地百姓纷纷嫁女。整整两个月,共诈骗白银十八万,折合人民币六千四百多万。
官场的笑柄
朱载垕登基,接盘的是父亲嘉靖帝的烂摊子:太仓的存粮只够用一个月,户部更穷的叮当响,连南方剿匪的军饷都拿不出,只能下令前线将士自筹。里里外外,都十分缺钱。正为这事犯愁间,陕西按察司副使姜子羔出了个“好主意”:地方官以往进京汇报工作,都要上下打典。干脆就让地方官把这钱拿一部分给朝廷,国库不就充实了?
谁知奏疏上去,却惹得朱载垕十分生气,反而颁下严令:禁止地方官以进京的名义摊派勒索百姓。本想投机的姜子羔,挨了一顿骂后被降职不说,更成了当时官场的笑柄。好些大臣教育自家子女,总拿姜大人做反面教材。换成今天的说法便是:做官不能太姜子羔。
师徒情义深
朱载垕最信任的人,当属内阁大学士高拱。高拱从他做裕王时期,就曾是他王府里的讲官,二人建立了极深厚的感情。他登基为帝初期,高拱在徐阶的排挤下一度罢官回乡,朱载垕还特意派最亲信宦官随行护送,一路照料高拱的饮食起居。
一年后高拱复职,每逢疑难大事的时候,只要高拱来了,愁眉不展的朱载垕就一定会喜笑颜开,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相信先生(高拱)一定会有办法的。
隆庆六年(1572年)正月,身染沉荷的朱载垕召见两位辅政大臣——高拱与张居正。面对病入膏肓的皇帝,两位大臣嚎啕大哭,但朱载垕却特意把高拱叫到身旁,拉开胳膊对高拱苦笑说:先生你看,我身上的创伤,一直都没有落疤呢。然后朱载垕强撑病体,带着两位大臣巡视乾清宫,整个一路,张居正在后面跟着,而高拱则挽着朱载垕的手走在前面。
回到寝宫前,按照惯例,皇帝应该休息,大臣应该告退,然而张居正告退了,朱载垕却依然拉住高拱的手不放,对高拱说了句“送我”,说此话的时候,君臣二人都眼含热泪。中国历史上,这是一对难得心心相知终生的君臣。
最得百姓心
朱厚熜和朱载垕父子,他们执政的成就,从他们过世时百官以及民间的态度就可看出,朱厚熜过世时,按照明朝人笔记的说法,民间百姓,居然还有自发放爆竹庆祝的。而朱载垕则不然,噩耗传来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哭得稀里哗啦。
高拱在聆听遗诏的时候,当场就放声大哭,完事后走到宫门外,又忍不住大声嚎啕起来。曾经写奏折骂过他的言官詹仰庇,在家哭到了昏厥。河北肃宁县的百姓们,在他登基初期,曾经由他下旨,发还了被宦官侵占的土地,在他死讯传来时,肃宁当地官民百姓还为朝廷上奏,要求为他立庙纪念。并说噩耗传来时,家家都啼哭不已。
这位被后人看做软弱的皇帝,却是一位颇得民心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