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什么能重用功臣?
在中国历史上,如何处理功臣一直是让皇帝头疼和棘手的问题。“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如诅咒般伴随着每一个初生的王朝。为了处理功臣问题,皇帝一般使用两种办法。
一种办法是给功臣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甚至结成各种亲戚关系,但不给他们实际的权力。这种 ***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
另一种 *** 相对来说比较直接,就是把功臣们治罪或者杀掉。比如汉高祖杀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功臣。明太祖更是通过“胡蓝”两案杀了几万名功臣及其家属部从,是杀功臣最多的皇帝。
可是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与众不同,他不仅不打击功臣,还让功臣担任要害的官职,给予很大的权力。那为什么唐太宗可以摆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一诅咒呢?
一,心胸宽广,重感情
若论心胸宽广,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英主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唐太宗感情丰富(哭过好几次),非常珍惜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功臣集团。可以说单从性格和感情上,唐太宗就不想对功臣进行处置。
二,朝局不利
唐太宗的皇位是通过武装政变迫使父亲退位而来的。登基之初的唐太宗面对的朝廷是唐高祖的旧臣占据多数,这对唐太宗掌控朝政和推行改革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唐太宗必须在朝廷发展自己可以依靠的势力,这是他信任和重用功臣的重要原因。
三,治国思维
唐太宗早年是在隋末乱世中度过的,隋朝的二世暴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太宗认为隋朝快速灭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与大臣互相猜忌,导致朝廷混乱、人心离散。唐太宗汲取这一教训后,自然要对功臣信任和重用了。
四,自己功盖天下
古代皇帝之所以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原因说白了就是四个字:功高震主。功臣凭借功劳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直接威胁皇帝的地位。而皇帝又无法抵消这种影响(功高难赏),只能将功臣闲置或者杀害。
可是对于大唐来说,天下之一功臣正是唐太宗,没人的功劳能相比。而在玄武门之变中,包括调太子齐王出宫、击毙太子等关键的工作也都是唐太宗亲自完成的。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功臣的功劳比唐太宗大。既然没有“功高震主”,那唐太宗又何必搞“鸟尽弓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