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一生情路坎坷死因迷雾重重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5-13)220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生于1564年,是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第三个儿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同胞兄弟。年轻时和其兄努尔哈赤外出闯荡江湖,在其兄的帮助下俩人参军作战,在战场的磨练下成就了一身强健的体格和高超武艺。

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一生情路坎坷死因迷雾重重

图片来源于 ***

成年后的舒尔哈齐发展武装,通过政治联姻,吞并小部落等手段,统一各部建立女真,形成一股抗衡明朝不小的力量。伺机向明朝挑衅引起事端发生武装冲突。在其兄的影响下他的势力日益壮大。但是他不安现状,明目张胆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努尔哈赤的地位造成威胁。

舒尔哈齐一生中娶妻十一位,育九子,十二女。然而他在于与其兄矛盾加深之后,带领其长子,三子外出自立门户于与其兄抗衡。在其几个儿子和心腹的帮助下在黑扯木建立军事基地,又与明朝暗中勾结,被明朝封为建州右卫首领,成为辽东地区的更高军事指挥者。

1960年舒尔哈齐在其兄的努尔哈赤的迫害下相继失去了两个儿子,自己也被俘虏,被关押起来,于1611年死于囚牢之中,逝世时仅四十八岁。葬在永陵。不过他余下的几个孩子未被问责,逃过一劫,顺治年间,清 *** 追封他为和顺庄亲王。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可以说是创建清朝的第二功臣了,在其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领导下杀掉杀父仇人,统一关外各部建立女真。辅佐清太祖建立清王朝。

舒尔哈齐 东哥

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弟弟,两兄弟在很小的时候受到继母的虐待,迫不得已去了外祖父的部落中,但是外祖父的部落被明军攻破,努尔哈赤两兄弟沦为了奴隶。每次明军出征,二人都要在最前面用来冲阵。二人也和一个女人有着很深的纠葛,这个女人是东哥。

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一生情路坎坷死因迷雾重重

图片来源于 ***

东哥是叶赫部的部落公主,被女真人称为辽东之一美女。舒尔哈齐和努尔哈赤两兄弟都非常喜欢东哥。东哥与这两位兄弟都有过交集。舒尔哈齐和东哥是在一次集市上认识的,因为东哥的东西丢了,被舒尔哈齐捡到,两人就认识了。

东哥是叶赫部的,舒尔哈齐因为喜欢东哥,对叶赫部也是很关照的,东哥对于舒尔哈齐的热情是知道的。在一次叶赫部遭到明军打击的时候,舒尔哈齐领兵救助叶赫部,东哥对此非常感激。

东哥是叶赫部的公主,自然身上担负着整个叶赫部的命运,她嫁给了努尔哈赤。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东哥很喜欢他,因为他是建州的英雄人物,东哥很敬重他。舒尔哈齐和东哥的缘分因为哥哥的插脚,被无情的斩断。

舒尔哈齐虽然没能够娶到东哥,但是心里一直想着东哥,最后他娶了自己不喜欢的那齐娅。舒尔哈齐与自己的哥哥后来有了矛盾,舒尔哈齐因谋反罪被抓,东哥想到舒尔哈齐以前对自己的恩情,恳求努尔哈赤放过舒尔哈齐,但是努尔哈赤没有答应。

舒尔哈齐 那齐娅

舒尔哈齐和那齐娅从小就认识,那齐娅是乌拉部的部落公主,虽然爱着舒尔哈齐,但是因为承载着联姻的责任,被父亲嫁给了李如柏,李是明朝辽东总兵的儿子。那齐娅虽然是李的小妾,但是李却非常喜欢她。

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一生情路坎坷死因迷雾重重

图片来源于 ***

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在攻打明军的时候,那齐娅很为两兄弟着急,因为她心里一直惦记着舒尔哈齐。李如柏理解她的心思,在某些事情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使得舒尔哈齐总是能够得胜而归。

舒尔哈齐和那齐娅后来又走到了一起。李如柏被努尔哈赤打败后,那齐娅被俘虏,努尔哈赤想要处死那齐娅,舒尔哈齐为了救那齐娅,就娶了那齐娅。虽然舒尔哈齐并不喜欢那齐娅,但是为了救下那齐娅的性命,只能那样做了。

舒尔哈齐和那齐娅最终没有走到一起,最终陪那齐娅相守一生的人是李如柏,舒尔哈齐因为企图夺取自己哥哥的位置,被努尔哈赤处死,那齐娅又回到了李如柏身边,虽然那齐娅有着这样的经历,但是李如柏依然爱着那齐娅,陪伴她度过了一生,与她白头到老,相守一生。

舒尔哈齐与那齐娅两个人的爱情经历是很独特的,舒尔哈齐不喜欢那齐娅却最后娶了那齐娅,但是舒尔哈齐心中一直想着辽东之一美女东哥。那齐娅虽然喜欢舒尔哈齐,但刚开始并没有嫁给舒尔哈齐,而是嫁给了她不喜欢的李如柏,但是李如柏却非常喜欢那齐娅。

舒尔哈齐怎么死的

大清王朝是在马蹄践踏后横空出世的,在马背上长大的女真族人骁勇善战,经过多年的努力,努尔哈赤终于挺进中原,开创自己的王朝;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同母兄弟,父亲众多儿子当中,二人关系更好,大清江山有一半是属于舒尔哈齐的;舒尔哈齐怎么死的?这是很多喜欢清朝历史的朋友关注的问题,对于舒尔哈齐的死因主要有两种说法。

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一生情路坎坷死因迷雾重重

图片来源于 ***

史书记载,舒尔哈齐自幼跟随哥哥努尔哈赤习武,二人关系很好,在努尔哈赤打天下过程中,舒尔哈齐一直在追随,在多场战役中都打出不错的表现,是努尔哈赤信赖的左膀右臂;舒尔哈齐也曾跟随努尔哈赤一起效力于明朝总兵李成梁,是努尔哈赤打江山的一份重要力量;努尔哈赤挺进中原之后,在称帝之后受封舒尔哈齐为亲王,这一切都是情理之中;古人云,一起打天下容易,一起坐天下难,努尔哈赤率先削弱舒尔哈齐手中的兵权,然后将其软禁,最终身亡。

史书中关于舒尔哈齐的记载不是太详细,对死因也是颇有迷惑,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努尔哈赤挺进山海关之后,让舒尔哈齐率领奇兵突袭明军粮草,因为中计而深陷包围之中,努尔哈赤得到消息之后,率领亲兵救援,因为伤势过于严重,回到军营中不治身亡;舒尔哈齐怎么死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谜题,但是这位英勇的将军为清朝政权的确立,确实起到重要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05/125604.html

“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一生情路坎坷死因迷雾重重” 的相关文章

明朝有嘉靖万历这样的皇帝 清朝为何没有出现

明朝有嘉靖万历这样的皇帝 清朝为何没有出现

对为何明朝会有嘉靖、万历这样的奇葩皇帝,清朝就没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因为明朝的文官什么都敢骂,什么都敢写。而且更重要的是,皇帝不制止。 比如朱瞻基,把国家治理得不错,文治武功都挺好,就是忙里偷闲斗个蛐蛐儿,被大臣发现了,结果给取了个外号儿 —— “蛐蛐儿皇帝”...

隋炀帝杨广非常有作为 隋朝为何在隋炀帝手里亡国

隋炀帝杨广非常有作为 隋朝为何在隋炀帝手里亡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炀帝杨广其实非常有作为,却为何隋朝在他手上会迅速亡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隋炀帝,许多人会把他批判得一无是处。其实,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无是处,他作为一代帝王,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他甚至把“尚秦汉之规摹”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许多为了夺得帝位而...

孙权差不多熬死了所有劲敌 孙权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孙权差不多熬死了所有劲敌 孙权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几乎耗死了所有劲敌,为何没有一统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绝对有道理。有些历史人物,因为寿命较短而“出师未捷身先死”;有的历史人物,因为寿命较长最终完成了功名大业。三国时期,古人的寿命普遍较短。有些历史名人,根本没有...

傅恒在历史上有何本事,能让乾隆一直宠爱他?

傅恒在历史上有何本事,能让乾隆一直宠爱他?

清朝乾隆皇帝有一位十分信任的人,他便是傅恒。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傅恒在乾隆时期大名鼎鼎,他从一名小小蓝翎侍卫起步,在不到30岁年龄便入职军机处,出将入相20余载,成为乾隆的股肱之臣,极得乾隆宠爱,为乾隆盛世立下赫赫功绩。纵观傅恒的一生,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始终活跃...

历史上刘邦称帝之后是如何解决父亲的问题的?

历史上刘邦称帝之后是如何解决父亲的问题的?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邦当了皇帝以后,由于他是白衣当皇帝,自古第一例,因此他遇到了一道难题。这道难题是什么呢?要讲这件事,咱们先来讲讲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太公是秦朝丰邑枌榆乡的一个农民,生逢群雄并起的战国,战火纷飞的乱世。俗话说“神...

阎圃:东汉末年将领,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

阎圃:东汉末年将领,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

阎圃,生卒年不详,是益州巴西安汉人。张鲁割据巴、汉,就以阎圃为功曹。东汉末年人物,本为张鲁部下谋士,后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封平乐乡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一日,有农民从地里得到一个玉印,张鲁的手下就想让他当汉宁王。阎圃劝谏他:“汉川地区的人民,超过十万户,财产富...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弑君,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被视为最大的罪过,但在历史上却并不鲜见。比如彰显史官秉笔直书的“崔杼弑君”,东汉末年董卓毒杀弘农王刘辩。但司马昭弑君却显得尤为不同,因为在曹髦的“努力下”,首都洛阳...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