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韩愈家谱 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代文豪韩愈的家世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5-13)170

韩愈家谱,韩愈在唐代非常的出名,给我们带来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那么韩愈的家谱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韩愈的家世,韩愈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有个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具有很高的才学能力。

韩愈家谱 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代文豪韩愈的家世

*** 配图

韩愈族谱

豫西南唐河、桐柏、社旗、泌阳四县部分韩氏近年来在续修家谱时,得见修武县族人珍藏的《韩文公门谱》,惊奇的发现有六支族人的始迁祖、二世祖在《韩文公门谱》里均有记载,早者600多年,晚者200多年。至此近万族人与唐朝文学家、思想家韩愈的世系连接无断代。

唐河县马振扶乡韩宅,桐柏县埠江镇、程湾镇、安棚镇等地韩姓一世祖韩举、二世韩相、三世韩德信;唐河县上屯乡南韩庄等地韩姓一世祖韩自凤、二世可法;唐河县张店镇、桐寨铺镇、毕店镇等地韩姓一世祖韩道春的父亲韩能贤、祖父韩立尧;社旗县饶良、茨园等地韩姓一世祖韩尚忠、二世文历;泌阳县双庙乡西韩岗等地韩姓一世祖韩日光、二世君作;泌阳县象河关乡韩姓一世祖韩渊、二世书佐、书钦,三世广元、广贤、广学,在《韩文公门谱》中均有记载。谱载人名、字、号及所配与豫西南唐、桐、社、泌四县韩氏族谱,或世代口传,或碑文墓志铭所刻,或乾隆年间唐县志所载完全相符,天衣无缝。

韩愈家谱 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代文豪韩愈的家世

*** 配图

据续修家谱的参与者、韩愈三十八代裔韩尊明介绍,《韩文公门谱》始建于唐大中十年,前后经韩愈及长子韩昶、韩昶三子韩绲三世溯源编修。以韩氏始祖韩万为之一世,记至五十二世韩昶的五个儿子为止,作为本宗谱的上半部分。然后又以韩愈为始祖,专记韩愈一门的传承关系,谱规三十年一续,一直记到现代,成为这本宗谱的下半部分,所以它被命名为《韩文公门谱》。谱式上承父讳,下传子名,中书自名及字号和简传,世传三代名讳。谱上所记有关修武韩氏渊源和韩愈故里、墓茔所在,及其后代子孙数次迁徙博爱、伊川、孟州等地情况均一目了然。门谱除了上述正文外,还把每次续修时的序言和札记也单独整理成册。

豫西南韩氏修谱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上至韩愈,下至现今,一千两百余年四十多代世代无缺,解决了族人相见不知辈份高低远近、无法称谓以及族谱失传、古迹凐灭,不知历代先祖及来源变迁等疑惑,也为传承姓氏文化、敦亲睦族、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经验借鉴,意义非同一般。

韩愈的家世

韩愈不仅是一代文宗,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文臣,而且是孔孟以来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还是一个刚正不阿有胆有识的能臣。因此,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冠三军之帅。”

韩愈在政治、思想、文学、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卓越贡献。然而,韩愈却并非出身于豪宗世族之家。

说到韩愈的家世,我们可以从大诗人李白那里打开一个缺口,来窥见一下韩愈的成长轨迹。

李白因永王兵败,受牵累而入狱。公元757年,李白出狱,在武昌遇到了即将卸任的武昌县令、韩父韩仲卿。韩仲卿“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李白受托因作《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

李白对韩愈的父亲评价极高:安史之乱中,各地“苍生熬然”,唯独武昌 “此邦晏如,襁负云集”,就是说人民生活安定平稳,老百姓纷纷选择定居此地,以至于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户口三倍”!

凡“颂”、“碑”之文,需借美赞之功。但是以李白的狂傲不羁,是不会轻易溢美他人的,可见李白是钦佩韩仲卿的,至少很有好感。

李白跟韩愈的叔父韩云卿的关系就更是亲密无间了。

韩愈家谱 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代文豪韩愈的家世

*** 配图

就在与韩愈父亲见面后,李白在金陵与韩云卿一见如故,李白赠诗给韩云卿,从中我们得以一见韩云卿的风采: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余韵渡江去,天涯安可寻。

在李白的眼中,韩云卿吹笛子的神采飞扬,风流倜傥,

笛音缭绕,犹如龙吟山间。

后来,韩云卿赴任广德,李白赋诗送别: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李白喜欢韩云卿,不仅人长得潇洒笛子吹得好,更重要的是韩云卿“文章冠世”、“好立节义”。

透过李白的诗文,我们可以看出,韩愈的父亲、叔父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此外,韩愈的祖辈中,也不乏名臣大功者:韩愈的祖父韩睿素,曾担任桂州都督府长史,七世祖韩茂是北魏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后来官至宰相。

然而,显赫的家世在少年韩愈的心中并没留下任何印象。韩愈两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父亲相继辞世,是兄长韩会与嫂嫂郑氏担负起了抚养他的责任。韩会早在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在朝野上下有些声名了,大约在三十七岁那年,被宰相元载提拔进入朝廷,做了起居舍人,官居六品,随侍在皇帝左右,负责记录、编录皇帝及其宰相议政的言论。也就在这一年开始,七岁的韩愈跟随兄嫂居住长安,并从此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

韩愈的学习非常自觉,也非常刻苦,有关史料记载,韩愈“自知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七岁好学,言出成文”, “及冠,恣为书以传圣人之道”, “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然而,韩愈十二岁的时候,当初提拔韩会的宰相元载由于勾结宦官,“长恶不悛,众怒上闻”,“ 将肃政于朝班,俾申明于宪纲,宜赐自尽”。韩会被朝廷认定为元载的同党而被贬谪到最偏远的地方——广东韶州做刺史。韩愈与嫂嫂也随同长途跋涉,来到韶州。两年后,韩会就因忧愤过度而死。

兄长的去世使得韩愈一家人失去了依靠,不得不回到河南孟州老家。但是当时的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根本没法生存。于是全家迁往安徽宣州。在这整个过程中,包括将韩会灵柩归葬河南孟州,从广东韶州携家带口赶回河南孟州,赶往安徽宣州,到了宣州以后对韩愈以及其他家人子弟照料看护与教育,所有这一切都不得不落在了韩愈嫂嫂郑氏的肩上。特别是对韩愈的成长与教育,她倾注了巨大的心血。

韩会在去世前,曾嘱托韩愈:“尔幼养于嫂,丧服必以期!”郑氏是个品格贤良、意志刚毅的女人,她不但承担了一家大小的生计,而且尽心培育这个年幼的弟弟。韩愈回忆说,郑氏对待他:“视余犹子,诲化谆谆。”

韩愈家谱 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代文豪韩愈的家世

*** 配图

这个时期韩愈家里的经济状况非常困难,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仆始年十六七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

意思是说,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家里穷苦得不行,吃饭穿衣都是问题,之得求救于亲邻,这才知道读书做官不只是为国为民,也是为了自己有饱饭吃啊!

可见,父母的早亡,兄长的去世,家境的败落,生活的窘困,嫂子郑氏的含辛茹苦,以及期望恢复先祖的辉煌与荣耀,渴望为官一方,造福民生,所有这些就是韩愈自觉刻苦学习的巨大动力!

在“唐宋八大家”中,韩愈的青少年时期是最为艰苦也最为曲折的一个!这对韩愈一生的成长,对于韩愈日后成长为一代思想大家、文学大家有着非常关键的奠基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05/125603.html

“韩愈家谱 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代文豪韩愈的家世”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的儿子26个儿子各个都不简单 他们为何不敢和朱标争夺太子之位

朱元璋的儿子26个儿子各个都不简单 他们为何不敢和朱标争夺太子之位

还不知道:朱元璋有26子,个个都不是池中之物,为何却无人敢和朱标争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中国历史上曾存在过无数优秀的帝王,但唯有朱元璋的经历,才叫传奇。朱元璋出身贫农,自幼衣食不济。但却能审时度势,靠着自己的本事,一步步从贫民当上了将军。随...

张绣投降曹操后为何又发起反叛?发生了什么?

张绣投降曹操后为何又发起反叛?发生了什么?

张绣,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眼看着打不赢,于是直接投降了。本来皆大欢喜,但因曹操爱人妻的老毛病犯了,突起色心,让事情起了反复。《三国志·张绣传》中记载:太祖南征,军淯水,...

赵恒是什么出身?历史上他与赵匡胤有何故事?

赵恒是什么出身?历史上他与赵匡胤有何故事?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皇帝,在古代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非但如此,当上皇帝则可以言出法随、手握乾坤,而且可以拥有天底下最丰富的一手资源。皇权也因此成为很多人的梦想。所以那些为了皇权不惜君臣反目、骨肉相残者,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在古代,人...

刘备在入川时带上庞统 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刘备在入川时带上庞统 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入川,为何留下诸葛亮,而带庞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11年,刘备在张松的接应下,率领军师庞统,大将黄忠,魏延以及关平,刘封二小将入川。入川之战是刘备实力发展的跳跃性战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击败强大的曹操后,刘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因为...

历史上有容妃这个人吗 容妃真的是刷马桶而死的吗

历史上有容妃这个人吗 容妃真的是刷马桶而死的吗

还不知道:妃子被罚刷马桶27年,死后康熙追封皇后,历史上真的有容妃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影视剧《康熙王朝》里面有一个叫容妃的人,她善解人意深的康熙皇帝的喜爱,还为康熙皇帝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叫做蓝齐儿,同时也是康熙皇帝最爱的女儿,但容妃的结局不太好,在孝庄太后...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 。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约223年),字文仪,南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事刘璋,拜梓潼县令。刘备攻取成都后,加入麾下效力,所治地方都有政绩。迁司盐校尉,管理盐铁收入。识人有术,知人善任,提拔吕乂、杜祺、刘干等贤才,全部官居要职。经营有功,拜蜀郡太守。建兴元年...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明朝的开国功臣。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景隆可以称得上是朱允炆最信任的大将。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用老将耿炳文担任主帅,率军攻打朱棣。但是耿炳文能力实在太差,仗打得相当糟糕。朱允炆不得不把李景隆提拔起来,让他替代耿炳文成为三军主帅。李景隆是李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