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大明灭亡前夕的闹剧!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6-18)90

历史最令人感喟的是在于它的不可逆转性,孙中山先生说,世界大潮浩浩汤汤,顺之则生逆之则亡,历史大潮也是如此。但每每有各种时刻,我们会生出许多遐想,如崇祯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甲申之变。相信没有一个历史学家会指责崇祯皇帝是一位庸碌之主,那么如果崇祯皇帝选择了南迁会如何?南明还会不会迅速灭亡?大清的定鼎中原之路还会不会那么顺畅?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又会如何?会不会出现农民军、南明、大清三家逐鹿中原的历史画卷?

可惜的是,这只能停留在遐想上,不过有一点倒是史有凭据,即崇祯皇帝是有机会南迁的,哪么他为什么放弃了这个选择呢?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大明灭亡前夕的闹剧!

*** 配图

崇祯十七年的元旦,这是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年,这就是在这一天,李自成在西安僭越称王,建国大顺,国号永昌,并且在坐上了宝座之后的之一件事,就是冲着北京城就杀来了。一路之上摧枯拉朽,只有极少数的城市进行了艰苦的抵抗,大多数城市如大水崩沙,农民军还没来就开城等着封赏了。

李自成的皇帝之路已经进入到后方紧吃的地步,闯军的脚板有多快,进攻的速度有多快,截止到三月一日,除了大同宣府这两座重镇之外,西北部国土已经全部陷落。

自从二月份开始,前线的败报不停地传入北京,崇祯皇帝就深刻的认识到,大明王朝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于是从二月份开始,崇祯皇帝也比以往更加努力上班,他几乎每天都要召对,不光是朝会,私下也常常和大臣商量对策。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西北前线几乎是空的,前线没有任何一支能够抵挡李自成大军的军队,唯一有可能阻挡的军队还顶在宁远,那是大明东北方向的最后一道屏障,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用,不然,两面夹攻,灭亡的更快。似乎为今之计只有一条了:南迁。

大明疆土几百州,干嘛非要死守北京城。哪么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吗?有,还真不少,根据《明史·后妃传》则记载,崇祯的皇后周氏提过这样的建议:“周后尝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盖意在南迁也。”这话的意思是说,周后看着皇帝因为流寇闹得太凶很着急就提醒道:我南方还有一个家。皇帝问这话啥意思?

皇后没说什么,但是夫妻两人应该都清楚,这话是提醒崇祯应当考虑南迁。但是周皇后这话毕竟说的隐晦,因为后宫不好插手朝廷的事。但是这事还是走漏了风声,天启皇帝的皇后,崇祯帝的寡嫂张皇后听说了这事,她就找到周皇后问了一句话:“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大明灭亡前夕的闹剧!

*** 配图

这话的意思清晰明了,你们两口子要是跑了,祖宗的宗庙社稷啥都不管了?这在宋明理学盛行的年代里是个十分严重的大帽子,崇祯皇帝可担不起,若是直接承认就等于承认自己是背弃祖宗,数典忘祖。于是这件事儿只好罢了。

而在崇祯十七年的正月初三,新近上任的左中允李明睿到德政殿觐见皇帝,为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他在客套之后就切入了正题,并且要求皇帝让内侍都下去。

李明睿张嘴就是爆炸的话:皇上,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贼寇马上逼近京城,南迁吧?随后崇祯帝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但是李明睿的诚恳最终让崇祯帝同意了他的看法。不过崇祯最后说了这话:“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洩,洩则罪坐汝。”

这件事在崇祯看来实在重大,张皇后的大帽子扣得他实在没什么好办法。不过事情总得扳,君臣之间就迁都的各种大事开始讨论,甚至护送军队,资金、路线等问题都一一谋划好了。半个月之后,李明睿认为时机成熟,就在朝臣大集时上奏,希望皇帝能够撤离北京南迁。

这话刚一说完立刻引起了一片吵闹,大臣们尤其是言官们纷纷打了鸡血,内阁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带头反对,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激烈谏阻,全是冠冕堂皇的高调,还有言官激动的痛哭流涕,仿佛崇祯帝要是南迁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甚至出了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人心的言论。崇祯帝一看,这不行,反弹太大只好暂时作罢。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大明灭亡前夕的闹剧!

*** 配图

但是这事崇祯帝一直记在心里,到了二月下旬,眼看着李自成奔着大同就杀来,离北京成一巴掌就能扇到的距离了,崇祯帝再次坐不住了。在御前会议上,李明睿和李邦华再次提出南迁的提案。并且李邦华提出的建议更为折中:请皇帝守在北方,命太子前往南京监国。

群臣都默不作声,这时候又是光时亨蹦出来了,他指责二李居心叵测,国难当头之际怎能弃城而逃?说完开始砸大帽子,砸的群臣更没人之声。

崇祯帝虽然心里赞同李邦华的建议,但是背弃祖宗的大帽子砸下来却没法说话。怕是光时亨认为自己就是明朝的寇准了,但是崇祯可不是宋真宗,大明朝也没有大宋几十年在北线上锻造出来的铁血禁军,实在是搞错了码头。不过,骂完了人的光时亨感觉自己很气顺,他认为自己纠正了歪风邪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06/131864.html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大明灭亡前夕的闹剧!” 的相关文章

能击败曹魏十万大军,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能击败曹魏十万大军,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王平是蜀汉后期少有的将才,他虽然不认识多少字,但是打仗很有一套,颇具军事才能,诸葛亮北伐时,王平曾成功地挫败了张郃。王平最出色的表现,当属他一条计策,击败曹魏十万大军,可以说料事如神,足以和张郃的“料战势地形,无不如...

朱棣登基称帝后,为什么始终没有子女出生?

朱棣登基称帝后,为什么始终没有子女出生?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世界性大帝、谋权篡位、五征蒙古、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的促成者、下令修撰世界性名著……提到这些标签,各位...

韩令坤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韩令坤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韩令坤,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显德二年(955年),韩令坤参与后周伐南唐之战,获得歌伎杨氏,对她十分宠爱。不久韩令坤俘获唐将陆孟俊,准备将其送给皇帝。杨氏因为全家遭陆孟俊杀害,恳请夫君韩令坤替自己报仇。然后韩令坤杀了陆孟俊,替杨氏报了血海深仇。那韩令坤是...

徐晃在五子良将中是什么排名?他的实力怎么样?

徐晃在五子良将中是什么排名?他的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向来都是喜欢三国的读者所津津乐道的。《三国志》中两篇传记,是“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的最直接来源。《蜀书·关张马黄赵》、《魏书·张乐于张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排名最后徐晃是如何击...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正史中,三国有四位名将战死沙场,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按理来说,作为武将,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但是,谁死的最不值呢?谁死的最憋屈呢?这里面按战死的先后顺利排列。第一位战死沙场的是袁绍大将颜良。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孔融称赞颜良勇...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理由非常明确。不过,其实这些所谓的理由,都是表象。并不是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那么,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那些理由。汉武帝废黜陈阿娇有两...

有哪些与羊祜相关的轶事典故?羊祜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有哪些与羊祜相关的轶事典故?羊祜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羊祜(221年-278年12月27日),字叔子,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西晋时期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曹魏上党太守羊衜之子,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外甥。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主要影响羊祜自西晋泰始五年(269年)起,以都督荆州诸军事总镇襄阳(今湖北襄樊),致力灭吴...

李陵作为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李陵为何会站在汉朝对立面

李陵作为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李陵为何会站在汉朝对立面

还不知道:飞将军的后人李陵,为什么站在了汉朝的对立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陵所在的李家世代为将,祖上是秦国名将李信,他的爷爷也是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李陵无论脾气,或者心性,简直就是李广的克隆版。李广射箭天下无双,李陵亦是射箭高手,这是其一。李广浑身是胆,天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