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汉丞相韩安国:崇拜刘邦的和亲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7-07)90

韩安国,出生日期不详,死于公元前127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大臣,也是抗击匈奴的大将。韩安国历经西汉文、景、武三帝时期,初期任西汉统治的之下的梁国的大臣,后来被朝廷提拔,进入西汉的政权之内。

大汉丞相韩安国:崇拜刘邦的和亲派的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于 ***

韩安国从小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少年时就已经是很著名的辩才了,后来又成为一个学问家。成年之后,被梁孝王招为中大夫,是梁孝王身边的重要谋士。正是因为有了韩安国这么个人,梁孝王才能舒舒服服,安安稳稳地做好王爷之位,韩安国在梁国期间,化解了好几次梁国与西汉政权之间的危机。韩安国不仅受到梁孝王的信任,还得到了汉景帝和窦太后的信任。

汉朝建元年间,外戚田蚡掌权,韩安国就拿了五百金孝敬田蚡,让田蚡在皇帝面前为他美言几句,后来韩安国离开梁国,来到了西汉这个大朝廷为官。刚开始他在一个地方担任都尉,领兵对越地进行作战,幸运的是他刚刚一上任,越地百姓就杀死了领兵的首领,归降大汉朝,韩安国白白赚了个军功,后来韩安国一路升迁到御史大夫之位,还差点成为了武帝时期的丞相。

武帝时期,匈奴派使团来西汉求亲,汉武帝和诸位大臣商量对策,当时有很多的主战派,主张同意和亲的大臣很少,韩安国就是少数大臣之中的人。恰好此时,汉武帝也认为以西汉现在的国力来说,还没到和匈奴死战到底的时候,所以也比较欣赏韩安国的识大局,对其进行重用。

韩安国在武帝对匈奴用兵的时候,分管大军的后勤,但是他中了匈奴人的奸计,以为匈奴已经撤军,于是他向汉武帝上奏,请求实行屯兵政策,让那些士兵都去进行农业生产。谁知,屯兵政策刚刚实行,韩安国驻扎的地方就被匈奴大军突袭,被抢走了很多的马匹牲畜。

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生气,就将韩安国调的远离国都,感到人生失意的他没过几个月就生病吐血死了。

韩安国称得上国之大器吗

韩安国为人有大智慧,有着治世之才,为人也比较忠厚,他不仅文能提笔治国,武也能上马平天下,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这样的一个人能不能算的上是国之大器呢?

大汉丞相韩安国:崇拜刘邦的和亲派的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于 ***

《史记》之中的《秦始皇本纪》记载,“国玺,国之重器也”,国玺,作为一国的立国之本,被称为国之重器,后世有人也将那些对国家有着大贡献的臣子称为“国之大器”,那么韩安国是国之大器吗?

韩安国,初为西汉梁国梁孝王刘武手下的谋士,后来被朝廷任命为梁国内史一职,然后又被召回西汉朝廷,被任命为都尉。又升为御史大夫,在丞相田蚡死后, *** 丞相之职。韩安国在职期间,为西汉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汉朝初年,饱受西北匈奴的骚扰,边境动荡不安,中原大地成为了匈奴人的粮仓。

汉武帝想对匈奴出兵,但是那时的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和匈奴死磕到底的地步,韩安国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主张与匈奴和亲,用姻亲关系来稳定匈奴内部,从而得到发展的机会。汉初的和亲政策,对西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得汉朝在被匈奴压迫的时候,得到了喘气的机会。

正是因为前期的发展,才有而来后期的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才有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韩安国的政策,为大汉帝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韩安国还向西汉朝廷举荐了一大批名才贤士。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国之大器,那么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国之大器了。

韩安国怎样认识汉高祖对匈奴的政策

刘邦建立大汉帝国,统一了中原大地,但是却饱受匈奴外族的骚扰入侵。所以,刘邦当时对匈奴的政策是谈判和亲,刘邦制定这个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稳住匈奴,徐徐图之。可是,韩安国对刘邦的匈奴政策有了一定的曲解。

大汉丞相韩安国:崇拜刘邦的和亲派的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于 ***

在韩安国的眼中,刘邦对待匈奴的和亲政策不是怕了匈奴,是因为刘邦拥有着广阔的胸襟,这种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有着一种个人崇拜的味道。韩安国本人胸襟是非常广阔的,他就将自己的性格强加到了汉高祖刘邦的身上。古时中原大地之人,都对于少数民族不太看得起,当时的他们认为中原大地是天下正统,其他地方都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韩安国才会对刘邦的匈奴政策有着不太准确的认识。

大汉帝国建立之初,中原大地刚刚经历过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国力衰弱,那时的大汉帝国是很难阻挡凶猛的匈奴铁骑的。虽然,大汉建立之初,有着很多著名的将领,但是这些名将受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扰,有着一身的本领,可是没有着强大的物力财力支持,和匈奴大战,无异于痴人说梦。刘邦为了国家的发展,听取了手下的建议,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

后来,汉武帝统治前期,匈奴来大汉求亲,韩安国也是利用高祖对匈奴的政策,曲解高祖的意思,成功的说服了汉武帝,最终同意和亲匈奴。

韩安国为何要主张和亲

韩安国是汉武帝前期和亲派的代表人物,他之所以主张和亲,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一个是韩安国认为出兵攻伐匈奴,汉朝军队长途奔袭,而匈奴大军以逸待劳,这是犯了兵家大忌,所以不可以。还有一个决定因素,就是韩安国本人的性格原因,他是一个老成持重的人,不喜欢冒险。

大汉丞相韩安国:崇拜刘邦的和亲派的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于 ***

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路途遥远,第二个是地域环境恶劣,不适合作战。韩安国认为想要攻打匈奴,必然是要将其连根拔起,不能留后患的,那势必需要长途作战。大汉军队长途奔袭,士兵疲惫不堪,如果此时被以逸待劳的匈奴大军截杀,肯定会有灭顶之灾,这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兵家之大忌。

另外,匈奴活动频繁的漠北地区,黄沙遍地,军队的后续补给也需要耗费很大你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要时刻提防匈奴轻骑兵的袭击骚扰,又分散了一部分的兵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出生中原大地的子弟兵的战力是要下降好几个档次的,反观匈奴这边,从小生活在漫漫黄沙之中,在这中环境之下战斗如鱼得水一般。

另外,韩安国为人老成持重,他虽然也能领兵打仗,但是他的进攻是明显不足的,这是一个防守悍将。汉初“七国之乱”的时候,韩安国也只是凭借着自己出色的防守,硬生生的拖垮了吴国,才取得了成功。所以,攻打匈奴这么冒险的事情,韩安国是不可能同意的,他要的是大汉能够平和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7/135177.html

“大汉丞相韩安国:崇拜刘邦的和亲派的代表人物” 的相关文章

宣太后给义渠王生下两个孩子 这两小孩最后是什么结局

宣太后给义渠王生下两个孩子 这两小孩最后是什么结局

对秦国宣太后委身于义渠王,并为他生下二子,这两个孩子有何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306年,义渠王前来咸阳参加秦国新任国君嬴稷的登基大典,义渠王的到来着实令宣太后母子捏了一把汗,原因无他,义渠王的目的太明显,就是为了打听秦国虚实,以此权衡是率领义渠独立,还是...

司马越作为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带来了哪些影响?

司马越作为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带来了哪些影响?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吕公将吕雉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到底是因为什么?

吕公将吕雉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到底是因为什么?

刘邦汉太祖高皇帝,汉朝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在起兵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不入流的小吏),而且好酒好色,不事生产,家庭状况也只能算是一般。而吕雉虽算不上千金小姐,确绝对算得上小家碧玉。家境、相貌、年龄样样都比刘邦强,吕雉全家到沛县躲避仇人投靠沛县县令,沛县令看...

乾隆下江南的时候,为何要杀掉一个算命的道士?

乾隆下江南的时候,为何要杀掉一个算命的道士?

乾隆皇帝生性喜爱享乐,多次下江南,其中发生了许多趣事,那么他下江南的时候,为何要杀掉一个算命的道士?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话说,有一次乾隆在下江南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遇到了一个算卦的先生,本着好奇的心理,乾隆便与之交谈了一番。交谈之中,乾隆发现这位老道士似乎算出了他的经...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赵匡胤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其中老大和老三早夭。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太祖一夜暴毙,次日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主持大事,于十...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

吕后作为一介女流,有多会治理国家?老百姓感谢她

吕后作为一介女流,有多会治理国家?老百姓感谢她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历史上的吕后是个狠毒的女人,但其实她统治下的汉朝百姓安居乐业,作为一介女流,她的治国能力丝毫不逊于男子。今天历史网小编列举几项吕雉的功绩,就能知道这位女性有多强了。说实话,在君主集权的年代,每个老百姓都只是长城上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完全没有自由可言。尤其是秦始皇时代,老百姓...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从容退兵 诸葛亮是了减少损失吗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从容退兵 诸葛亮是了减少损失吗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北伐都能从容退兵,减少损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我们在了解一下当时的形势吧。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就为了兴复汉室殚精竭虑,分析了天下的大势,一共进行了六次北伐,当时刘备倾国之力东征孙吴,最终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五虎上将折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