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这辈子最脑残的建议:招董卓进京勤王
袁绍与董卓二人瓜葛很深,当初董卓奉何进一纸诏书进京领命,便是袁绍向何进进言欲灭宦官必将借郡守之力,故而走出了引狼入室的之一步。
图片来源于 ***
这之后,董卓与袁绍便是一路高唱对台戏,二人水火不容,但这也在情理之中,何进被杀受,袁绍带兵冲进皇宫,杀得鸡飞狗跳,敌我难分,此时时局大乱,竟无人发现少帝已被宦官遣送出宫,正主失踪,这边外戚与宦官斗得鱼死网破,而另一边竟让仅有三千人马的董卓捡了个便宜,成为护送少帝回宫的唯一军队,入主京城,掌控大局。
董卓占了袁绍如此大的便宜,二人自然不能和睦相处,而且一时得势的董卓也丝毫未有与袁绍共分天下的打算,反倒之一招便要废立何进与袁绍一手拥立的少帝,直击袁绍的核心利益。
董卓入京后,手段残暴,无人敢对其肆意妄为的行径当面指责,而袁绍对于废帝一事不得不站出来反对,因为他所在的立场是唯一一位与少帝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官员,虽然袁绍并没有改变最后废帝的结局,愤然离开朝堂。
但公开与董卓作对并非给袁绍带来不好的影响,反倒使其成为反对董卓暴政队伍中的核心人物,成为十八路诸侯联军盟主,地位显赫。在董卓较量的这盘棋袁绍并未输,以何进名下小小的中军校尉一职换来了具有政治名声的盟主地位,在汉末拥有四州之地,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割据势力,这盘棋算得上是赢家了。
董卓进京的原因
董卓,字仲颖,是东汉末年人。作为在当时社会独霸一方的权臣,董卓进京的原因和他进京后的那些行为使得他在历史上的相关评价非常的否面化。
图片来源于 ***
公元167年,董卓作为一名羽林郎,在军中的职位是军司马,后来追随当时的中郎将张奂一起征讨并州,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战斗。讨伐战的胜利使得董卓被晋升为郎中,得同时还获得了非常多的物质奖励。可以说这次出征讨伐是董卓在官途上的一次转折,成功晋升的董卓开始有了更多的机会参加战争,立下战功。
随着战功的不断增加,加之朝廷内部不断的动荡,使得董卓开始有了登上皇位的野心。之后董卓积极招兵买马,同时深谙为官之道的董卓也开始拉拢权臣,为自己登上皇位铺路。在董卓为自己铺路的同时,他还在等待一个时机,即董卓进京的原因必须是合乎道义的,被天下百姓说信服的。在董卓等待时机的同时,他割据一方的军事实力引起了朝廷的疑心,使得朝廷开始想方设法的解除他的兵权。深知朝廷对他升官的原因的董卓不断的寻找借口推辞。
在朝廷与董卓相互之间虚与委蛇的同时,董卓进京的原因出现了。在汉灵帝驾崩后,年幼的太子即位,史称汉少帝。因为皇帝年少,无法执掌朝政,从而造成了宦官专权。为了遏制宦官专权,铲除他们在朝廷中的势力,大臣何进私下邀请董卓进京,想要接他的手为少帝立威。这就给了董卓进京一个名正言顺的原因。
董卓进京后发生了什么
董卓在历史上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极其恶劣的。当初何进被宦官杀死,少帝被宦官劫持出宫。董卓本来是应何进和袁绍的邀请进京铲除宦官势力的,但此时何进已死,他便在接到逃亡的少帝和陈留王后,率领军队,保护少帝和陈留王回到了洛阳。
图片来源于 ***
董卓进京后发生了什么,其实就是用武力威慑天下,从而是自己能够独当一面。在董卓进京时出于自傲的本性并没有带领过多的军队,为了能够掌握朝政大权,董卓只能命令部下趁夜出城,在白天的时候,再大张旗鼓的进城,对外宣称这些军队都是他从外面调来的,通过这样的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洛阳的官员和百姓都不知道董卓到底有多少军队了。有人说十万,有人说五万,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具体的军队人数,另外,之前属于何进的部下也归顺了他。。
在董卓看来,少帝年岁小,懦弱无为容易掌控,而陈留王勇敢,能够独当一面,假以时日或许能够称帝,便起了废除少帝改立陈留王的心思,但是却遭到了朝廷所有大臣的反对,为了能够得偿所愿,董卓用计谋把那些反对他的人人都杀死,同时他还将吕布认为义子,将袁绍赶出了京城,开始了自己独霸朝纲的生活。董卓进京后发生了什么,他遇见了少帝,并将其带回,后来废除了少帝后,改立陈留王当皇帝,即为汉献帝。
董卓进京后发生了什么,总结下来即不顾天下人的反对,废除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这在当时是不符合祖宗家法的,同时也违反了封建统治的纲常伦理,实属谋逆,由此使得在后世评价他的一片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