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君主有两位 一是楚庄王另一位是他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齐国可以说非常稳定的强国,不管是人口还是领土面积,都是春秋战国阶段的之一档国家。而在这两个国家的国君中,各有一位一鸣惊人的典范,一位在春秋时期,另一位在战国时期。
在春秋时期,楚庄王在内有专权臣子,外有晋国等强敌的背景登上王位。在此形势下,楚庄王只能表面上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暗地里韬光养晦默默观察选择可用班底。在这一点上,三国时期的刘备可以说是学的有模有样的,在曹操的地盘上种种菜,下下棋,将自己的鸿鹄之志掩饰于平凡中。
*** 配图
对于这个时期的楚庄王,干脆足足蛰伏了三年之久,其表演的持久性,丝毫不下于当下的小李子。在通过这种伪装试探出朝廷里的忠臣后,楚庄王不仅表露出一鸣惊人的志向,更抓紧楚国遭到天灾的机会,诱骗周边小国进军楚国腹地,并亲自率军平叛。经此一战,楚国一举拿下了周边小国,顺利掌握了楚国的军政大权。
在楚庄王的带领下,楚国的国力日益强盛,在位后期一度在晋楚争霸中占据上风。同时,楚庄王,尊重周王室礼仪,积极发展自身文化,终得到其他诸侯国的尊重与认可,实至名归成为春秋战国史上继齐恒公、晋文公之后又一新霸主。
*** 配图
齐威王统治前期,十分喜欢猜谜语,爱好荒淫享乐彻夜饮酒,沉沦不改,把朝廷事务委托给卿大夫。就这样,当整个国家文武百官走上荒淫散乱之路后,齐国遭到了周边诸侯大国的侵犯,一度让国家处在非常危急的地步。
在此形势下,齐威王手下的忠臣不敢直接劝说他。于是,淳于髡用隐语对齐威王,说:“国家里有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直冲云霄;不鸣就罢了,一鸣震惊国人。”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或许齐威王也是在等待一个大展宏图的机会。
*** 配图
在结束和淳于髡的谈话后,齐威王立即诏见齐国七十多座城池的行政长官,通过奖赏一人,诛杀一人的来实现恩威并重的效果。紧接着,齐威王发兵出城,用强硬的军事实力逼迫楚国等归还侵占齐国的土地。由此,齐威王的声威持续了三十六年之久。
最后,对于一鸣惊人这个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在对战国齐国的历史记载中使用了“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但是,最早的蓝本为战国韩非记载的春秋楚庄王的典故。这或许并不矛盾,可能齐威王在被问过这个隐语的时候,想起楚庄王说过的话,从而顿然醒悟,脱口而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