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之所以败给雍正犯了一个更大错误
康熙对太子胤礽不满,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废黜,囚禁于咸安宫。旧太子废了,很多人认为下一步就是推举一个新太子。按当时的人望(都是官员),八阿哥胤禩以贤为名,最得官心。所以,推举的名单不出意外,老八最多,老四胤禛被贴上办事琐碎、冷面难以接近的标签,几近边缘化。可为什么,康熙最终又恢复了胤礽的太子名位,反而把老八彻底从继承人名单上划掉呢?老八在此次夺嫡过程中为什么会失败呢?
*** 配图
正史上的胤禩,极不得父亲康熙喜欢,经常责骂,甚至连八阿哥的福晋也连带被骂。康熙一直就没有默认老八为皇储的打算,但如果老八自己努力,也未必没有希望。毕竟,康熙首先要考虑的是大清的存在,谁合适谁上。康熙对老八更大的不满,有两点。一是老八不如老四胤禛脚踏实地的干事,为了大清社稷,不惜得罪官僚士绅。康熙也自知所谓盛世危机四伏,他认可的继位人,必须“坚刚不可夺其志”,而胤禛再合适不过。康熙之所以复立胤礽,其实就是一个争取缓冲的时间,并非认可胤礽,最多再给胤礽一个机会。但以康熙对次子的了解,胤礽不会改变什么。
同时,引蛇出洞,看谁跳的最欢。
康熙不会考虑老八,更大的问题来自于老八的笼络人心,已引起康熙的严重警觉。自古人主操权,必须六亲不认,否则祸起萧墙,难以善终。远者可鉴齐桓公,近者可鉴明建文帝。儿子优秀,会收络人心,老爹难道不高兴吗?当然高兴,可问题是老爹还活着。官心都被老八收买了,自己这个爹会不会被他架空?李世民是怎么羞辱老爹李渊的,李隆基又怎么被儿子李亨欺侮的,康熙不会不知道。老八一句话,康熙圣旨可能就出不了紫禁城,岂不可怕!不要说连亲王都不是的老八,就是嗣皇帝的太子胤礽,如果这样收买人心,康熙一样警觉。康熙希望继位人在自己死后,再收买人心不迟。现在就跳出来张扬,对康熙的面子也是较大伤害,康熙又怎么会对老八有好感?
*** 配图
做为老八,他畏苦畏难,没好处的差事不接,只接体面光鲜的活,这已在康熙心中丢掉几份好感。都像你这样惰政,大清江山还要不要了。老八天真的以为,只要笼络官场人心,康熙就不得不顺从“民意”,因为康熙不敢开罪所有官员。可他没想到一层,康熙不会全部罢免老八系的官员,但拿几个大员开刀,杀鸡骇猴还是可以的。官员再多,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不过是乌合之众。
当时,老四还没有显山露水,老八可以不接难活累活。若等他继位后,再显雷霆手段未为晚。但老八过早的在康熙面前显露自己的官场肌肉,等于在老爹面前亮剑,哪个爹不会心惊肉跳?
老八参不透康熙心机。他应该知道自己在康熙中不得志,按正常程序,他是不能由太子而当皇帝的。他更大的希望,就是经营自己庞大的势力,等康熙死后,无论谁当皇帝,老八都能把他拉下来取而代之。所以,胤礽初废,老八就火急火燎的跳出来,一头栽进康熙挖的大坑里。康熙初废胤礽后,不断说胤礽有疾,还搬出祖母孝庄和胤礽生母赫舍里,为胤礽站台。明眼人应该能看出来,康熙在心里并没有完全放弃胤礽。
*** 配图
老八一直以胤礽为更大对手。其实错了,他更大的敌人,是老四胤禛。胤礽昏弱庸平,即使即位,也不一定是老八对手。但胤禛冷面钢骨,处事强狠,如果康熙选了胤禛,老八真没什么机会。胤禛变成雍正后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于老八计,他应该力保胤礽复位,提高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同时把更容易打倒的对手扶持起来。如果是你,你愿意成为你对手的是胤礽还是胤禛?
至于十四阿哥胤禵,被康熙打发到西北打仗,实际上在夺嫡之争中已出局。就算是老十四出兵与老八争位(前提是当上皇帝),此时形势也不同于明初永乐时。清兵不是朱棣手下私家性质的燕军,多是京畿旗人,根基在内。胤禩皇帝一纸诏书,就能让胤禵的十万大兵瓦解冰销,何来兵临城下。
老八的失败,总结起来,一个字——急。鱼还没上钩,他就要扔下杆子,跳到河里抱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