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崛起的小秘密:如何获得人生之一桶金子
王莽以一名普通的王氏家族成员崛起,最后成功篡汉,建立新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那么,王莽是如何成功崛起的呢?
西汉末年,外戚掌权,王氏家族凭借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关系,掌权时间最长,势力也更大。史书记载,在西汉末年,王氏家族一门有九人被封侯,五人先后担任过大司马之职。
大司马原本是古代对专司武职的更高长官的称呼。西汉之初设太尉,不置司马。后来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表彰卫青、霍去病的功劳,于元狩四年(前119年)始置大司马一职,尊比丞相,贵比上卿。汉成帝、汉哀帝时,大司马逐渐由加官向本官转化,与大司徒、大司空合称三公,共掌朝政。
总之一句话,西汉末年,王氏家族不仅地位显赫,而且权倾朝野。所以,王氏家族的许多子弟都成了纨绔,相争炫耀,声色犬马,奢靡无度。汉成帝时,成都侯王商凭借外戚身份骄奢放肆。有一次他生了病,想要避暑,便直接找汉成帝借明光宫供自己使用。后来他甚至还引内沣水入长安城,注入自己府第中,修一座大池塘用来行船,立羽盖,张周帷,在船上一边划桨一边唱着越人歌。
*** 配图
与王氏家族大多数成员奢靡无度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王莽。王莽的父亲叫王曼,也是王政君的兄弟,由于王曼死的早,故未被封侯。王莽早年丧父,又无世袭侯位,家庭相对拮据。
但王莽并未就此沉沦,而是更加忍辱负重、奋发自强。他折节恭俭,拜沛郡陈参为师,学习儒家经典,在家侍奉母亲以及寡嫂,抚养兄长留下的儿子,无微而不至,在外广交品德高尚、有才能的人。
王莽的所作所为,与王氏家族那些沉迷于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相比,无异于是一朵大奇葩,令人有鹤立鸡群之感。也正因为王莽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立独行,才让他有了良好的口碑,为他将来脱颖而出奠定了基础。
阳朔三年(前22年),王政君的哥哥,王莽的伯父,此前一直执掌西汉朝政的大将军王凤病重。就在大家都认为王凤已是昨日黄花、过气的权臣而对其冷眼旁观时,王莽却仍然对王凤毕恭毕敬。
在王凤生病期间,王莽不辞辛劳,细心照料,不梳头,不洗脸,以致蓬头垢面,接连几个月不脱衣服睡觉,甚至还亲自为王凤尝药。
王莽的举动令王凤十分感动,所以,王凤在弥留之际,极力向王政君太后和汉成帝推荐王莽。王莽因此被任命为黄门郎,后来又被提升为射声校尉,从此走上了官宦之途。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王凤为王莽敲开了官宦仕途之门,把他引了进去,而在官场上,王莽最终能走多远,有怎样的成就,就不是王凤所能左右的了。这要靠王莽本人。
*** 配图
王莽当了官,有了更加便利和广阔的平台。于是,他继续秉承一贯作风,恭俭谦让,结交名士,“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有次,王莽的母亲生病,许多公卿列侯都派自家的夫人前去探望,王莽的妻子出门迎接。公卿列侯的夫人们见王莽的妻子“衣不曳地,布蔽膝”,还以为是王莽家的奴婢下人,一问之下,才知道她就是王莽的妻子,都为之惊叹不已。
正因为王莽的恭俭谦让,广泛结交名士,所以他的人缘和名声都极好。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为了让王莽也能封侯,甚至向皇帝上书,称自愿让出部分封邑封给王莽。当时的名士如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等人,也都纷纷向皇帝举荐王莽。
汉成帝因此认为王莽贤能,永始元年,封王莽为新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并升迁王莽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但即便如此,淳于长的地位在当时还是高过王莽,成为王莽进一步升迁必须跨越的一道障碍。
淳于长是王政君太后的外甥,比王莽早发迹,善于阿谀奉承,又曾为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出过力,深受汉成帝信任,很快升为卫尉,掌管皇宫的禁卫,成为九卿之一。
此时,大司马王根准备退休,许多人认为淳于长最有可能继任大司马。但王莽却不这么认为,他为了扳到这个仕途上的竞争对手,命人秘密搜集淳于长的罪行,然后利用探望王根的机会,告诉王根说,淳于长暗中为接替担任大司马已做好了准备,他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了;同时又说出淳于长与被废皇后许氏私通之事。
*** 配图
王根闻言大怒,命王莽赶快向王政君太后汇报。王太后于是让汉成帝罢免了淳于长,查清了他的罪行,在狱中将其杀死。
公元前8年,王根病重,举荐王莽代替大司马,位列三公。这一年,王莽仅38岁,距他出道为官也不过十六年。
顺便说一句,王莽执政后,仍然克己不倦, *** 贤良,所受赏赐和邑钱都用来款待名士,生活反倒更加俭约。
当年刘邦率先进入秦都咸阳,财宝不取,美女不沾。项羽的谋士范增因此断言,刘邦的野心不小。现在,王莽位居三公,反而更加恭俭谦让,克已交人,可见王莽的野心也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