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毒不食子武则天为何杀了自己两个亲生儿子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他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个皇帝的儿子,他的同母长兄李弘虽未即位,死后却被追尊为“孝敬皇帝”,两个弟弟是唐中宗和唐睿宗,妹妹是权倾一时的太平公主。
李贤幼年时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聪慧非常,长大后容貌俊秀、举止庄重,身边不乏志士才子,“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做他的侍读。上元二年,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猝死于合璧宫,年仅二十三岁。李弘死后,次子李贤继立。
作为太子,李贤三次监国,并得到高宗褒奖和群臣拥戴,可见这个年轻太子堪当大任,是大唐合格的接班人。
可是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太子,却和其母后武媚娘的关系十分糟糕。史料记载,武后曾多次亲书手信责备太子,不懂得为人子、为太子。此时宫中流传着“太子不是皇后亲生”的流言,以至于李贤整日惶惶度日。
*** 配图
当时,一个名叫明崇俨的道士深受帝后信赖,常伴随武后左右。有次,武后请明崇俨为皇子看相,明崇俨说“英王(武后三子)状类太宗、相王(武后幼子)最贵,而太子(李贤)不堪大任”。这段话传到李贤耳中,明崇俨自然狠狠得罪了太子。
古代封建王朝严禁女子参政,众所周知,武则天能称帝离不开她的阴狠毒辣,可以说忘掉了她自己,宁愿牺牲亲情来成就霸业,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在走上帝王的血腥之路上,杀姊屠兄,害女杀女婿,残杀李氏室宗。专政之后,首杀长子李弘,原因不单单是在纳妃的事情上违背母亲的意愿,在政治上的一些作为,显然也不是尊重武则天的意愿,所做的那些事,都是李治在替他撑腰,扳倒李弘,无疑是扳倒了李治的心腹。
按理说,哥哥李弘被杀,应该是前车之鉴,次子李贤当看清局势,改姓武则万事大吉。可历史毕竟是历史,事实谁也更改不了。李贤虽然小心翼翼,尽量避免在政治上与母亲冲突,可还是难逃厄运,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但到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又被废为庶人,后死于黔中,以章怀太子陪葬于乾陵。
李贤是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十二月十七日,高宗同武则天从长安出发谒昭陵时,在途中所生,曾被封为雍王,此人可谓是文武双全,而且容止端重,读书过目不忘,深谙兵法,曾做右卫大将军,授凉州大都督,真可谓是风光一时。这样的一位才子谁不喜欢啊,不光是受百姓的爱戴,武则天也是非常的喜欢。
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地位达到巅峰。李贤不但留心政要,抚字之道,深得民心的是刑纲所施,务存于审察,因此更受拥护,文武百官无不赞佩他。最特别的贡献是,招集当时学者太子左庶子张大安、洗马刘讷言、洛州司户格希玄、学士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共注范晔《后汉书》,可谓是大功一件。
*** 配图
李贤不应该做的是揭露明崇俨,此人尽传其术,以奇技而出名,深得武则天喜欢。在李治面前所说的话,多是托鬼神之言,并离间李治与李贤的关系,说李治如何如何的道德败坏。李贤是深知污秽之言会带来的危害,不止是殃及后宫,国家都会受影响,而武则天偏偏乐衷此道,之前虽然对母亲有叛逆心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此举无疑是跟武则天划清了界限,站在了李家的立场上。关于明崇俨的死因,史册记载是被强盗杀害,武则天因此嫁祸于李治,怀疑是李贤派人所为。据史料记载,李贤聪慧过人,容颜举止,端庄典雅,深得高宗赞赏。高宗曾对人说:“我曾叫这孩子读《论语》,他读到‘贤贤易色’时,再三玩味,我就知道这孩子天生聪敏。”正是由于高宗的器重,李贤于上元二年(675)年就被立为太子,并且不久就留在京城监国。
监国期间,李贤处理政务,明审有度,深得朝中众臣所称扬,对此,唐高宗曾亲笔写下诏书予以表扬,说:“皇太子李贤,监国时间虽然不长,但留心政务,抚爱百姓,在怜悯爱护上尽心尽力;在刑法细审详察上用力。再加之政务之余,专心精研圣人经典,是国家的希望,深副我所怀。”
后来,武则天的宠臣明崇俨在路上被强盗所杀,武则天怀疑由李贤主使,大索盗犯,数月没有结果。李贤对母后的做法心怀失望,于是有些自暴自弃。他开始狎昵女色,放浪恣行。武则天召李贤至洛阳,派遣薛元超、裴炎、高智周三人去东宫搜查,三人竟在东宫查得皂甲数百具,又诱令赵道生讦告太子,硬把明崇俨被杀之案加在李贤身上。武则天遂提出大义灭亲四字,打算把李贤置诸死地。高宗代子求情,将废李贤为庶人,幽锢一室,不久又流徙距京师两千三百里的巴州。武则天又恐怕李贤谋变,因为李贤曾做《黄台瓜词》:“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这首诗与曹植的七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武则天越发怀疑他心怀怨望,于是让邱神绩驰赴巴州,逼令李贤自杀。然后佯贬邱神绩为叠州刺史,过了一段时间事情渐渐平息,又召邱神绩为金吾将军,宫廷里才慢慢得知武则天杀李贤的事。
*** 配图
李贤死时年方三十二岁。今人见到的乾陵章怀太子李贤陪葬墓,是中宗神龙年间迁回灵柩后重新安葬的。武则天为什么要一再逼迫以至于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李贤还为太子时,就摆出了一代明君的架势,正像上面明崇俨所说的那样“神似唐太宗”,这不能不让已有篡权之心的武则天心生顾虑,即使已被贬为庶人的李贤,他在群臣心中留下的英明形象仍然让武则天感到后怕。于是武则天千方百计地欲除之而后快便顺理成章了。
武则天为什么要一再逼迫以至于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一说李贤与母后争权被杀。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早在高宗朝后期,她就取得了与高宗“二圣临朝”的权力,把高宗当作傀儡而独揽朝政。
然而,自从李贤继立为太子之后,多次受命监国,深受高宗与朝臣的赞赏。仅仅一二年的工夫,当朝宰相除了刘仁轨与武则天关系密切之外,其余的人几乎都倾向于听命太子。
李贤地位的上升,严重妨碍了武则天篡权称帝,当然令她不安。武则天曾说过,制马有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鞭之不服则锤其首,锤之不服则断其喉。怎么对付李贤可想而知了。
一说李贤非武则天所生,难免被杀的厄运。孙楷第先生《沧州后集》卷四的《唐章怀太子贤所生母稽疑》推断李贤是武后姊韩国夫人所生(高宗的私生子)。
在母以子贵的古代,武则天自然要千方百计地除掉他,另立自己的亲子为太子。据《旧唐书·高宗纪上》记载,永徽五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则天生李贤于去昭陵的路上,是早产。
由于武则天在上年年初生下了李弘,此后又生过一女,即被她亲手扼杀的长女,在两个年头里生三个孩子,况且李贤为不足月早产,又是数九寒天在路上,所以那个在拜谒昭陵路上所生的不足月孩子,可能并未活下来。
*** 配图
《旧唐书·章怀太子贤传》记有当时宫人私下里的传说:“贤是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亦自疑惧。”《新唐书》亦云:“宫人或传贤乃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益疑。
”作为替身的李贤,原来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之子。韩国夫人早年守寡,因武则天而入宫,得幸于高宗。如果武则天的早产孩子死了,正巧这前后韩国夫人也临盆生子,那么悄悄地抱来私生子顶替,也是可能的。
李贤降生仅一个月,父皇就给他封王,急急忙忙要确定小孩的身份地位,也似乎是有什么缘故。武则天起初不会反对这种安排,多一个儿子只会使她在后宫的地位更加优越。
当李贤成年后,武则天越来越不放心这位非己所生的儿子,对立他为太子,就显得很勉强。当李贤知道了自己出生的秘密,他自然难免被废、被杀的结局。
总之,武则天废杀儿子绝非仅仅是因为“明崇俨案”,即使明崇俨真是李贤所杀;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六亲不认的武则天是绝不允许阻碍或可能阻碍其君临天下的人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