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三顾茅庐吗?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呢?
关于诸葛亮出山,一向有“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两种说法。
“三顾茅庐”一说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本传:“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种说法可以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找到根据“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而《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和《九州春秋》中则认为是诸葛亮“毛遂自荐”:“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也就是说诸葛亮不但是“毛遂自荐”,而且一开始不受重用。
对于这两种说法裴松之认为“三顾茅庐”属实,但也同时对两种观点截然相反表示很奇怪。易中天先生认为两说可以并存,“毛遂自荐”在前,“三顾茅庐”在后。为什么呢?
之一,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国士。国士以天下为己任,时时刻刻想着挽狂澜于既倒,救黎民于水火。诸葛亮出山后先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后来又多次北伐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正是国士风范。诸葛亮一直在等待机会,不会学腐儒沽名钓誉,所谓“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言语上的谦辞,不是诸葛亮的真实想法。
第二,诸葛亮在躬耕时以管仲、乐毅自比。齐桓公视管仲为父,事无大小皆垂询之;乐毅得遇燕昭王,以弱燕伐强齐,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几乎亡齐。这说明诸葛亮自视甚高,他一直在等待能给予自己充分舞台的明主。当时他选择的对象只有曹操、孙权、刘表和刘备,而前三者诸葛亮都不会选择。诸葛亮不会选择曹操,这是因为兴平元年,曹操和陶谦争夺徐州,“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死伤无数多是曹操屠城所致,给附近百姓留下了十分恶劣的印象,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也正是此时带领家人逃难离开了徐州;还有一点曹操此时帐下人才济济,诸葛亮也难以大展宏图。诸葛亮不选择孙权,史料留下了一条记载,赤壁之战后,张昭将诸葛亮推荐给孙权,诸葛亮不肯留下,还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诸葛亮也不会选择刘表,刘表胸无大志,外宽内忌,不是真正的乱世英雄。
第三,刘备恰好满足了诸葛亮的要求。首先刘备是公认的乱世枭雄,又很得民心,能够成就一番大事;其次,刘备是汉室后裔,有血统优势,这对于一生想中兴汉室的诸葛亮是很重要的;再次,刘备身边没有一流的辅弼之臣,关羽、张飞等都是缺乏政治远见的武将,诸葛亮有施展抱负的舞台。
第四,刘备也瞧不起故作清高的士人。据《三国志·陈登传》记载:许汜与刘备谈论天下,刘备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刘备严肃批评许汜求田问舍,不问世事。
此外,刘备可能没有识别诸葛亮的能力。刘备确实有识人之能,但主要是针对武将如赵云、魏延等,而文士庞统开始只被委以县令之职;蜀汉后期的辅弼之臣蒋琬任广都长时,因“众事不理”几乎被刘备所杀,由于诸葛亮苦苦求情才得以幸免。刘备也没有屈尊求贤的先例,不会因为徐庶的推荐就急忙去拜见一个年轻位卑的陌生年轻人。相反正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且提出了壮大刘备集团的办法,刘备才会对他另眼相看。之后诸葛亮又回到了隆中,原因是看到刘备在新野无所事事,自己也没有被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