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国时期的盾牌为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还会成为累赘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1-18)390

对三国盾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时期盾牌就已经使用量比较少了,而在冷兵器时代,盾牌一直认为是单兵防御的必须,可是在西晋一些笔记中记载三国时代的战术中就很明确地指出盾牌在进攻和防御战中都不是必要的,甚至还会成为累赘。都知道在汉代中叶中国的战术思想就已经比较完善了,特别是从打退匈奴到镇压国内各类起义,汉朝军队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战术,而这些战术也直接影响到了三国时期的战略思想的变迁。

三国时期的盾牌为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还会成为累赘

诸葛亮和司马懿用兵都讲究一个快字,要快就必须减轻军队的负重,丢弃一些不必要的装备,而盾牌就是这其中的代表,倒不是因为盾牌完全没有利用价值,诸葛亮的八卦阵中也要求单兵运用盾牌,而是处于一般的作战状态下,携带盾牌只会给行军带来负担,何况三国时期已经有了完备的步兵和骑兵协同作战的理论,所以盾牌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一、步兵和骑兵协同作战让盾牌成了附加品

三国时期的盾牌为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还会成为累赘

步兵和骑兵协同作战最早出现于汉朝进攻匈奴时期,多兵种联合作战带来了显著优势,而到了三国时期,这种战术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有骑兵掩护下,步兵能更大发挥矛的作用,而一般的盾牌其实对矛的抵御作用很有限,而矛这种武器也成为了在三国时期杀人最多的武器之一,远远超过一般的刀剑。

但论起最有杀伤力的武器肯定是弓弩,何况三国时代已经发明了连弩,所以它对作战的协同性就要求更高,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携带盾牌就成为了部队的累赘,因而在三国时代以后盾牌的使用量就开始逐年减少。

到了唐代出现火药以后,盾牌几乎失去了有效抵挡的能力。火药的穿透力可以轻易穿透那个时代的大部门盾牌,所以自唐末以后盾牌就彻底沦为了一种象征性防御的武器,而这种战术思想其实有源于三国时期的多兵种协同作战。

二、三国时期出现的弓骑兵让步兵很是难堪

三国时期的盾牌为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还会成为累赘

除了出现连弩以外,三国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兵种-弓骑兵,这种弓骑兵虽然在三国时代只是一种替代性兵种,可到了南北朝时期却发展成主要兵种,到了宋元时期,对峙双方更是将弓骑兵作为骑兵的主力来使用,也是到了明代中叶后火器逐渐取代了传统弓箭才逐渐放弃弓骑兵。

在三国时期弓骑兵的出现可谓是让步兵很是难堪,因为骑兵除了机动性强速度快以外又加了一条还配有弓箭,冲锋更是箭如雨下,让步兵完全困在盾牌的防御阵地里,最终被骑兵包围并围歼,这种案例在三国时期并不是少数。

曹操整合西凉骑兵组建弓骑兵就是为了对付蜀汉有可能的突袭的,而那时魏国多次打败蜀汉从汉中来的侵略军不光是城池稳固,更是战术思想领先,因为刘备在占领汉中后想进一步占到便宜就难上加难了。

三、三国时期出现的战术思想让盾牌成了落伍品

三国时期的战术思想引领了中国军事至少一千年的时间,直到北宋时期中国才出现了更为先进的战术思想。而三国时代中无论是多兵种协同作战还是以快为上出奇兵都是战术上的一个大胆的尝试。

不过西晋在总结前朝的战术核心中就有归纳,快是一切关键战术的核心,从魏国灭蜀汉就可以看出速度快有多么重要,而未来保持最快的行军速度就让然不能使用又笨又重的盾牌了,所以在魏国灭蜀汉的过程中大部分军队都是没有携带盾牌就长驱直入直插蜀汉的心脏成都,而在攻打城池时,没有携带盾牌的步兵表现并不差。

他们用油制的弓箭发起进攻掩护,从而快速攻城,这在战术历史中还是一个教科书般的存在,所以三国志其实更像是一本军事教科书,而后人也从这个核心快身上找到了答案,在后来的金朝灭北宋时也是靠一个快就灭亡了一个存在数百年的大国,这无疑是战术运用的成功。

三国时期的盾牌为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还会成为累赘

四、总结:

虽然三国时期出现了弓骑兵并加强了多兵种联合作战,可是真正使得盾牌淘汰的还是战术思想的进步,单纯的加强步兵防御毫无价值,而快速加强部队进攻速度却是在兵法上实践的创举。

三国时期的盾牌为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还会成为累赘

其中最为经典的战役就是魏国灭蜀汉的战役,而它也成为了出奇兵打巧仗的理论来源,后世军事家也是借鉴魏国灭蜀汉制定了一系列行动之快出兵之奇的战术,而要想快就必须将单兵解放出来,由此盾牌无疑成为了一个累赘。

放弃一味的防御,从而加大兵种之间的配合,做到里外应和才是军事进步的根本,这也是三国时期最值得借鉴的军事理论之一。

参考文献: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1/168697.html

“三国时期的盾牌为何很少使用 不必要甚至还会成为累赘” 的相关文章

吕雉和韩信有什么仇 吕后为何对韩信非杀不可

吕雉和韩信有什么仇 吕后为何对韩信非杀不可

对吕后对韩信有着什么样的仇恨,非杀不可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毒女人心”这话体现在汉朝的高祖吕后吕雉身上最恰当不过了。这位汉朝历史上的女政治家,虽然没有黄袍加身,但是在丈夫高祖刘邦去世后,把持朝政,休养生息,制订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推动了汉初社会的有序发展,...

豪格夺嫡失败之后 豪格为何甘心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

豪格夺嫡失败之后 豪格为何甘心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

比多尔衮大3岁的豪格,夺嫡失败后,为何甘心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皇太极白天出去打猎,感觉特别有精神,晚上还跑到办公室加了个班。结果当场就猝死了。由于皇太极当时才52岁,压根没想到自己会早逝,所以没有留下遗嘱立谁为继承人。这下麻...

雍正死因被乾隆掩盖 乾隆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雍正死因被乾隆掩盖 乾隆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帝驾崩后乾隆帝为何要对外掩盖其的死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帝是清朝最勤劳的皇帝,也是对清朝贡献最大的皇帝,他登基以后针对康熙末年国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在灭亡边缘的大清拉了回来,说是力挽狂澜也不为过。然而勤奋的雍正帝活得却不久,...

孙恩:东晋末年起义军领袖,是中原海寇之始

孙恩:东晋末年起义军领袖,是中原海寇之始

孙恩(?-402年),字灵秀,琅琊临沂人,汉族。东晋时期五斗米道士、起义军领袖,中书监孙秀之后(晋书言孙恩为孙秀之族,未说明是嫡系还是旁支)。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琅琊孙氏,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世奉五斗米道 ,是永嘉南渡世族。隆安三年(399年),起兵...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常人言“伴君如伴虎”,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悠悠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经20多个朝代,诞生了400多位皇帝。在这些帝王中,能像朱元璋一样白手起家者,为数并不多。朱元璋是典型的乞丐皇帝、平民皇帝或者说是草根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值得敬佩。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在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历来褒贬不一。如果非...

刘邦泗水亭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泗水亭长是村长吗

刘邦泗水亭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泗水亭长是村长吗

还不知道:刘邦当的“泗水亭长”到底是多大官?是村长?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四百多个帝王,其中朱元璋和刘邦都是农民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民,一贫如洗,他被迫当了和尚,四处游荡,最终参加了起义,建立了大明。刘邦可不像朱元璋,刘邦虽然也是农家子弟,但是刘家也...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247年),豫州汝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豫州随主兴平元年(194年),徐州牧陶谦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并让刘备在小...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被誉为盛唐第一猛将,玄宗皇帝的养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当时唐朝只有十个节度使,王忠嗣一人能节制四镇,比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也多过一镇,可以说是唐朝最牛节度使。可是不久之后王忠嗣就被唐玄宗免职,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