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一直有迁都的打算,他心中最理想的首都是哪里?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1-19)220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将明朝的首都定于南京,迁都北京是他儿子朱棣所为。实际上,朱元璋最早考虑的都城并非南京,更是一直有着迁都的打算。

《皇明宝训·定都》中有这样的记载:

“帝召元朝诸老臣问以建都之所。或对以关中险固,金城天府,可都;或对以洛阳地中四方,贡赋道里均平,可都;或对以北京,赵宋故都,可都;或对以北平宫室完全,就之以省民力,可都;或对以建业六朝旧都,可都。。。。。。”

首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选址至关重要,要考虑的因素有不少,例如:交通、后勤、战略、风水等。南京的确是个适合建都的城市,这里钟林石秀,南控吴越,又有长江天险。要知道,古代的长江可比现在的长江宽得多,比任何城墙的防御性都强。

有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说的就是进攻南京唯有江汉一途,所以说,从北方进攻南京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靖难之役实属例外。不过,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南京有天险,但却只适合固守,其政治、军事、经济的影响力很难辐射到整个中原。

朱元璋的个性比较粗犷,他的战略眼光自然不凡。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自然不会永久性地将首都定于南京。在他登上龙椅后,就不止一次地想过迁都,而迁都的目标有:开封、长安、洛阳、凤阳、北京。

朱元璋一直有迁都的打算,他心中最理想的首都是哪里?

朱元璋心里最理想的首都,自然是位于西南的长安。

为此,他还曾派太子朱标亲临长安,进行地理考察:“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从战略位置来看,坐镇关中可雄踞西南,而西北又像牢固的院墙一样,又可随时经秦岭和黄河俯瞰岭南及中原。关中土壤之肥沃、资源之富饶,均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即便如此,可关于这次视察的结果颇有争议,有的说朱标带回来的是西安地图“太子還,獻陝西地圖,上言經略建都事”,有的说带回的是洛阳地图,“国初,懿文太子受命历相都邑,亦以洛阳为上。使懿文不早世,迁都必矣。”等等,但是无论结果是什么,都随着朱标的英年早逝而终结。

朱元璋一直有迁都的打算,他心中最理想的首都是哪里?

从历史上,我们就能看出关中地区的重要性,秦汉、隋唐,这四个强大的王朝均选择于关中建都。不过,为什么在宋朝以后,再没有王朝选择在关中定都呢?

我们且换一种思路看,定都何处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家的战略重心。严格来说,是国家的战略防御重心,历朝历代的都城都是围绕着这一重心进行建设的。从表面上看,这可能有点儿颠覆正常人的认知。作为首都,不是应该远离前线吗?为什么要靠近防御重心呢?

对于战乱频发的封建时代而言,国土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都城往往是国家防御的重中之重,因为,这里 *** 了全国的军事、经济力量。以都城作为防御核心,就能更大限度地调集资源、兵力,以最强大的力量对付外敌。

此外,要知道古代的通信、交通发展并不发达,例如:中原以北蒙古侵略中原,而都城却设立在南方。等到战争的消息传播到南方时,蒙古铁骑早已长驱直入攻入中原腹地了,朝廷根本来不及作出战略反应。

且古代王朝根本没有实力在首都以外的地方布置太多的兵力,或者说,古代皇帝根本不敢在远离都城的地区部署兵力。一旦将国家的主力军部署到远离京城的地方,就容易发生“藩镇割据”一类的情况。毕竟,那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每个将军都能像岳飞一样能时刻听候朝廷调遣的。所以,想要牢牢掌控军队并巩固中央集权,更好的办法就是将重兵安排在首都周围。

在唐朝之前,中原政权主要面临的外患源于西北、西南地区。因此,将首都定在关中地区,将会对国防产生有利的影响,是为“天子守国门”。不过,在五代十国以后,中原王朝的敌人逐渐变成了位于东北地区的契丹、女真等,所以,首都势必要向东北迁移。

朱元璋一直有迁都的打算,他心中最理想的首都是哪里?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长安屡次遭受叛军、少数民族军队的洗劫,原本的底蕴已被消磨殆尽。这座曾经的世界之一都市,在多次战火的洗礼下已千疮百孔,与其重新打造这座城市,还不如将成本投入到其他城市中。更何况,在唐朝中叶以后,各地漕运年久失修,运河堵塞的情况频发,一旦长安遭到外敌的围困而运河被截,长安城内数百万计的人口将失去吃穿用度。

最后,自唐中叶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迁移,关中地区的经济已无法供应首都,所以,长安不再是适合建都的乐土。

所以说,朱元璋将国都定于南京,实属一时之选。毕竟,朱元璋立国未久,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力不足,所以,他必须坐镇南方巩固集权。朱棣上台后,立即将首都迁往他的根据地——燕京,以“天子守国门”之势震慑北方少数民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1/168990.html

“朱元璋一直有迁都的打算,他心中最理想的首都是哪里?”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当初选择休养生息不北伐 蜀汉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当初选择休养生息不北伐 蜀汉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如果诸葛亮不北伐,选择休养生息,蜀国的命运会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最悲壮的当属于诸葛亮北伐战役了,因为那个时代的曹魏实际上已经占据了天下十分之七的领土,而且还因为军事力量很高,连早已经脱离东汉上百年历史的西域也被曹魏重新掌控。不论是蜀汉还是...

楚怀王作为项羽的君主 项羽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楚怀王

楚怀王作为项羽的君主 项羽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楚怀王

对项羽为什么杀楚怀王?主要目的与政治无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6年十月,楚怀王(义帝)熊心在途经郴县时,被项羽派九江王英布所杀。在古代,尊卑贵贱的界限泾渭分明,以下犯上往往会被视为大不敬,弑君更是天怒人怨之举。那么问题来了,项羽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楚...

徐敬业:唐朝时期官员,曾拥兵十万,发动叛乱

徐敬业:唐朝时期官员,曾拥兵十万,发动叛乱

李敬业(636—684年),本名徐敬业,曹州离狐人,唐朝大臣,司空李勣的孙子,梓州刺史李震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敬业善于骑射,颇有才智。总章二年(669),承袭英国公,授太仆少卿,出任眉州刺史,迁柳州司马。光宅元年(684年),面对武太后废除唐中宗李显...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斩杀了三位蜀汉大臣,分别是哪些人?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斩杀了三位蜀汉大臣,分别是哪些人?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说起刘禅,你也许会联想到两个俗语:“乐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这一刻板的印象,似乎已经延续了千年。正史上的阿斗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不可否认,蜀汉的灭亡,宠幸宦官,排斥忠良等,的确让刘...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

天京事变杨秀清掌握大权 韦昌辉是怎么轻易解决杨秀清的

天京事变杨秀清掌握大权 韦昌辉是怎么轻易解决杨秀清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天京事变中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两万人惨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天京事变的爆发使得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衰落,为何会爆发这次内讧事件?这次事件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特别是东王杨秀清当时掌管军政大权,为何被韦昌辉轻易屠戮全家和部属共...

司马懿晚年如此厌恶自己的妻子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司马懿晚年如此厌恶自己的妻子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司马懿的妻子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司马懿晚年如此厌恶妻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懿厌妻,这个典故可是把司马懿直接推到了古代“负心男”的行列。和历史上大多数名人的妻室只留下什么“氏”不同,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留下了完整的名字。而这个女人在历史长河中并不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