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军用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行军用水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勤的补给在行军打仗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粮草如此,水源更是如此。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因此在行军打仗中,保障军队和马匹在行军途中用水的正常供给非常重要。
行军用水最重要的来源
1、河流
古代行军的过程中,消耗的粮草是需要强大的后勤做支撑的,其中要用到许多人力物力,为了保障充足的军用物资,是不允许设立队伍进行专门运水的。
既然不能运水,那只能找水源了,行军中用水的需求往往是通过借助天然的水源满足。
在所有的天然水源中,河流是行军用水中最重要的来源。
例如,宋朝时期,李继迁在至道二年(996)围困灵州城(今宁夏灵武西南)时,对于是否救援灵州城,大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张洎认为如果朝廷从环庆、丹延、麟府等三路各出兵马,“环庆一路虽乏井泉,清远军大有粮草可以就而食焉,丹延、麟府两路河水已足供用,但所经蕃部旋加掩袭,则骳粮亦无阙矣”。
河流充足的水量是张洎将其作为行军用水来源首选的最主要原因。正因如此,河流成为了敌我双方经常争夺的水源地。雍熙北伐之际,宋将卢斌随统帅曹彬抵达祁沟(今河北涿州西)时,“契丹据河,王师乏水,斌请以千弩斫砦,契丹遁去,遂移军夹河”,保证了宋军正常用水。
尽管依靠天然水源地是古代行军用水首选,然而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水的,毕竟一个地域的水文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单单凭借经验依靠天然河流提供用水,那万一行军千里都没有水呢?等待的可能就是全军覆灭了。
所以,除了寻找河流,还得要准备几个其他解决用水问题的 *** 。
2、挖井寻水
解决行军用水的常用的办法也有挖井寻水,当遇到天气干旱,通常也是开凿深井来解决军营饮水问题。
至道二年(996),宋将王超率军途经无定河时,发现河水枯竭,导致“军士病渴”,“亟辇大锹千枚至,即令凿井”,解决了军队的用水匮乏问题。
并不是所有军营都适合开凿水井,有的军营可能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地下水位偏低,无法凿井取水;遇到了沙漠行军,那就更惨了。
所以,携带用水,这个时候就用上了。
3、携带用水
虽然说,不会专门组建一支运水的军队,但是军队依然会携带用水。
钱承祐在随宋太宗北征期间,“以骆驼负大斛,贮水养鱼自随”。说明古代行军中应该存在使用骆驼携运饮水的情况。
那么用什么来装水呢,要保证不会漏水,不容易被蒸发掉。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水囊了。古代装水的东西叫水囊。
水囊 :古代城防消防器材。“以猪牛胞盛水。设若积薪城下,顺风发火,则以囊掷火中,古军法作油囊亦便。”这里所说的油囊,既然是用来救火,当是盛的不易燃烧的油。
水囊也是古代出行途中用来装水的容器,多用猪、牛、羊皮或膀胱 *** 。
4、以物止渴
通常情况下士兵会随身携带一些饮水,随着不断地摸索,古人发现了一些止渴食物可以在行军途中代替饮水。
每人将油麻半升,如渇,取三十粒含之,立止。亦可将乌干酪行,每人将葫芦子,或竹筒皮榼可受三升者。料前程乏水,即盛行,马军每人将干酪与马,恐马渇乏。近代边兵远行,则有麋饼、皱饭、杂饼……如路行及战阵中干食之味美不渇。
到了宋代中期,人们已经发现油麻、麋饼、皱饭、杂饼等食物有止渴的效果。
还有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望梅止渴”的典故了。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非常口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了后,嘴里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促使部队尽快赶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所以,找到易携带能代替水止渴的物资,对于古代行军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保障行军用水体系
为了保障行军用水的问题,军队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快速寻找水源,而且还要保障水源的安全,这样才能让整个军地的用水体系健康运行,为战争做好准备。
1、保障寻水效率
为了保障行军途中正常的饮水供给,寻找和保护水源地就成为了一项重要军务:“凡军行所至处,有水泉及放牧草地,并差人监当,不得令浊乱及非理践踪”。一旦在行军途中发现水泉,就会立即保护起来。
如在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的沙漠之中,如若未见水泉,可根据当地动物的习性寻找水源:“凡军至处乏水,则视沙碛中,有野马黄牛路踪,寻其所至当有水;凡野外鸟兽所集,或水鸟聚处并当有水;凡地生葭苇菰蒲,并有蚁壤处,其下皆有伏泉也。一说骆驼能知水,若行渇以足跑沙,其下亦当有泉”。
说明行军于沙漠地形中时,通过观察动物的活动足迹应该可以找到水源地。
此外,还有艾草寻水的传言:艾草生命力顽强,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会生长,因此到处都有。所以军队到了荒原上的时候,士兵就会分头去找艾草(或者干脆行军时随车带上干艾草),然后把艾草堆成一堆,点火燃烧。
艾草燃烧后,有一种特性,就是向下,并有自动找水的功能,艾草烧着后,产生的艾热会顺着地下走串,直到它找到出路,当遇到水源的时候,就会将随水一同蒸发升腾,这时军队就在方圆5里去找看看那里的地面有水雾冒出来,如果有冒出了,就是表示这个地方有地下水。从有烟冒出来的那个地方去挖下去,不一会儿就会有水出来了。
2、保证用水安全
除了快速找到水源很重要之外,鉴定水质,保障用水无毒安全也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常常在古装剧里面会看到,敌军会采用投毒的手法进行战争,而且不是所有的水都是能喝的,因此鉴定水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既然行军途中水源很重要,那么水源就可能成为敌军攻击的手段,尤其是大军行至敌境之时。对于如何防毒
《武经总要》: 凡防毒有五:一谓新得敌地,勿饮,其井泉恐先置毒;二谓流泉出于敌境,恐潜于上流入毒;三谓死水不流;四谓夏潦涨霪,自溪塘而出,其色,及带沫如沸,或赤而味咸,或浊而味涩;五谓土境旧有恶毒草毒木恶虫恶蛇,如有含沙水弩,有蜮之类,皆须审吿之,以谨防虑。
这说明在北宋中期人们已经积累了许多饮水防毒的措施,这就保障了行军饮水的卫生与安全。
其实古代军事学家很早便注意到行军时水源的选择和防护。因为水源的有无和水质的美恶,对军队人马的健康关系极大。
春秋时孙武的《孙子 兵法》在“行军篇第七”中说:“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 ,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意思是凡是驻军应选择干燥的高地,不宜处在潮湿的洼地,重向阳面,避阴湿面,靠近水草肥美,供应方便的地方,这样军士不会发生疾病,胜利就有了保障。
由于地面水比地下水易受污染,且不易防止敌人投毒,所以古代军队给水为了安全起见, 多开凿水井以供将士饮用。
《周礼·夏官》中有挈壶氏 ,其职责是:“掌挈壶以令军井 ,挈辔以令 军舍 ,挈畚以令粮。”
这是在大司马属下,负责军粮、住宿及饮用水的官员 ,也是我国历史上所 记载的最早的后勤官员。
总结
显然,解决用水问题对于古代行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一场战争的输赢很可能就出现在谁更好地解决了行军用水问题。
所以,古代行军用水问题随着朝代的发展更替,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巧找水源、注意防毒的行军饮水保障理论体系,为战争后勤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