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樊哙:刘邦的好友兼西汉功臣,刘邦为何派人杀他?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01)18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樊哙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樊哙是什么人呢?他是刘邦的老友、汉朝的功臣,是个敢出头的猛人,打仗身先士卒,先登城头,立下了许许多多的战功,以功封舞阳侯。按照《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注解,樊哙功劳排第五。

樊哙:刘邦的好友兼西汉功臣,刘邦为何派人杀他?

《索隐》曰:姚氏云“萧何之一,曹参二,张敖三,周勃四,樊哙五……”

樊哙立功很多,总结起来是三项,其一打下沛县,为刘邦夺得根据地;其二鸿门宴上入帐护主,帮助刘邦脱身;其三南征北战,四处砍人。

老友加功臣,樊哙跟刘邦的关系可谓亲密,尤其后来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两人又多了层亲戚关系。这层关系有附带,那就是吕后,樊哙自然被归结到吕后一党了,樊哙本人也没有抗拒。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病重的刘邦不见大臣,只留宦官侍候,其他人不敢动,樊哙推开门就直接进去了。一看到刘邦,樊哙没有大喊大叫,而是痛哭流涕。这说明他并不是一个横冲直撞的莽夫,很快,他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之一,老大我们以前一起打天下的时候你多猛啊,现在天下安定,老大身体不好,兄弟我很担心你啊。

第二,老大你病得越来越重,大臣很担心你啊。

第三,老大你有事怎么不找大臣找宦官?你要记住赵高的教训啊。

第四,老大你要早点安排好继承人的事啊。

前三点都是直说,只有第四点是从赵高之事引申出来的,秦始皇没安排好继承人,秦朝GG了,刘邦现在枕着宦官,要是不把后事安排好,旧事会不会重演呢?

刘邦一听,“笑而起”,表示自己不会犯秦始皇犯过的错误。

然而下一段,就是刘邦要杀樊哙了。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刘邦前脚派樊哙率大军出击燕国,后脚就有人来打小报告:樊哙就等着陛下驾崩呢,陛下一死,他立刻杀掉戚夫人母子。刘邦因此大怒,派陈平去弄死樊哙。

史书没有记载这个打小报告是人是谁,很可能是陈平。而且不是诬陷,樊哙真的说过这样的话。

谁都看得出来刘邦没几天好活了,太子继位后吕后就是太后,樊哙是吕后的妹夫,结合吕后杀韩信等人的手段,这时候去诬陷樊哙,就算搞死了樊哙也落不得什么好下场。

之所以是陈平,是因为他是整个事件的更大获益者。

此前萧何通过诱杀韩信表明了态度;张良推荐商山四皓,表明了态度;陈平要是不运作一番,以后别想混了。

恰好,樊哙大嘴巴,在陈平面前嚷嚷要弄死戚夫人母子之类的,陈平眼珠子一转,等樊哙率军出发,他等了几天就去找刘邦了。

果不其然,刘邦大怒,觉得樊哙辜负了自己。

樊哙建议刘邦处理好继承人问题,事实上,刘邦派他平叛,就是在托付后事。此前刘邦在平定英布时受伤患病,吕后找来名医,刘邦却拒绝治疗,导致病情越来越重。

樊哙出发时,刘邦授予他相国的头衔,樊哙一跃成为汉朝之一或并列之一重臣。而且他出发是在二月,刘邦驾崩是在四月,刘邦已经做好自己驾崩、太子继位、樊哙平叛归来辅佐新君的一系列准备。

可是,戚夫人仍然是刘邦的宠妃,刘如意也是刘邦的爱子,因为太子羽翼已丰,刘邦换不了太子,但他也决不允许有人伤害他们母子,尤其这个人是他托付后事的心腹。

刘邦气得要杀人,可樊哙手握重兵,一个差错就能把他逼反,到时他倒戈相向,汉朝只会更乱。一旁的陈平立刻献上他准备的策略,刘邦顺势让他去执行。

这个策略说来简单,让陈平和周勃追上樊哙,周勃代替樊哙率领大军,樊哙就地处决,至于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看陈平的手段了。显然刘邦已经感觉到,他的身体等不到陈平把樊哙押解回来了,就地处决是更好的方式。

转到陈平这边,这个方案很有难度,因为他要确保执行人是自己,如果执行人是别入,比如周勃,不管樊哙死没死,他这个出主意的肯定要挨吕后整。此外速度要严格把控,如果他刚出长安刘邦就死了,吕后肯定立刻派人制止他,也是等死;如果他回来刘邦还活着,向吕后表态的目的就没达到,万一刘邦真杀了樊哙,他还得挨整。

樊哙:刘邦的好友兼西汉功臣,刘邦为何派人杀他?

所以陈平飞马跑到前线,绑了樊哙,慢慢地往回走,等着刘邦的死讯。好不容易等到刘邦驾崩的消息,陈平让手下押着樊哙继续走,自己快马加鞭跑回长安。途中接到要他配合灌婴驻守荥阳的命令,他接过诏书,一口气跑到了刘邦遗体前,放声大哭,然后向刘邦(吕后)汇报樊哙没死。

吕后松了口气,然后“安慰”陈平:你辛苦了,下去休息休息吧。陈平坚决不走,转弯抹角地向吕后效忠,就差说出为了您的脸色我违背先帝命令这句话了,吕后接受了他的态度,任命他为郎中令(九卿之一),掌管宫廷侍卫。

整场事件因樊哙大话而起,陈平借机发挥,到最后刘邦的目的完全没达到;樊哙爵位复原,但坐了一路囚车受了惊吓,有点小损失;吕后和吕媭受了大大的惊吓;只有陈平得了更大的好处,在吕后执政期间继续装孙子,地位稳步上升,跟着他的周勃也捞了不少好处,而吕后逝世后,诛灭吕氏的就是这俩人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2/171190.html

“樊哙:刘邦的好友兼西汉功臣,刘邦为何派人杀他?”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对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大破魏军前屯,迁灭寇将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永安三...

官渡之战结束之后 袁绍有翻盘的机会吗

官渡之战结束之后 袁绍有翻盘的机会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翻身的机会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袁绍乃是天下最强的诸侯,就算是曹操,在他的面前也是弟弟,所以当时其实很多人都认为,袁绍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之人。然而官渡之战中,占尽优势的袁绍,最终竟然败给了曹操,令人大跌眼镜,而没过...

白起要是没有被处死的话 秦国能够提前统一六国吗

白起要是没有被处死的话 秦国能够提前统一六国吗

对如果白起没有死,秦国有没有可能提前统一六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国统一六国靠的是整体的国力,不是某一个人。就算白起不死,秦国也绝不可能提前统一六国。两个人的通力合作——白起之死秦昭襄王五十年,白起在杜邮自刎而死,他为什么要自刎而死呢?因为秦昭襄王赐给了他一把剑...

楚汉之争转折点是因为韩信吗 此诸侯才是关键

楚汉之争转折点是因为韩信吗 此诸侯才是关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不是韩信,而是这位诸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语: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虽然费尽心机灭掉六国,一统天下但这份统一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秦朝实施暴政。导致天下各地起兵反秦蜂拥而起。其中...

揭秘李世民千年的谎言 李世民当初真的喝毒酒了吗

揭秘李世民千年的谎言 李世民当初真的喝毒酒了吗

对李世民喝毒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个流传千年的谎言,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根本没有喝毒酒。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兄弟手足相残”中最大的瓜。但是,很少有人了解,玄武门之变,只是这场戏的高潮,两兄弟之间的“斗法”其实早就开始了。其中,李建成给李世民喝毒酒,就是另...

赵元份:宋太宗赵光义第四子,为人宽厚,为宋真宗做出贡献

赵元份:宋太宗赵光义第四子,为人宽厚,为宋真宗做出贡献

赵元份(公元969年-1005年),本名赵德严,男,汉族,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宋朝宗室大臣,宋太宗赵炅第四子,母为任太仪,宋英宗赵曙祖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八年,改名元俊,拜同平章事,册封冀王。雍熙三年(986年),改名元份,授检校侍中,册封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