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宋朝不是重文轻武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奸臣?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15)15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史上所谓的“奸臣”,则是指对君主,逢迎献媚,迎合溜须,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自私自利,从不大公无私的提醒警示,不忠于君主;欺下瞒上,对下百姓为己利益打击报复、横征暴敛,滥杀无辜。甚至弑君杀臣,弄权误国营私、残害忠良之臣。

宋朝不是重文轻武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奸臣?

中国历史数千载,宋朝的奸臣却最多,且都很出名。除了以大奸臣蔡京为首的“北宋六贼”以外,还有李邦彦、张邦昌、秦桧、史弥远、贾似道、留梦炎等多人。都知道,奸臣之所以可恨,不仅在于他们陷害忠良,残害百姓,还侵占国家财产,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

而且,这些奸臣们,结党营私,霍乱朝纲,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面对外敌,他们不主张反抗,却委曲求全,妥协退让,奸臣内部相互勾结,让国家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此外,官场上的奢靡之风盛行,没有报国之心,只想着升官发财。

其实,宋朝在历朝历代中,经济是最繁荣的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这种繁荣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绘和再现。

然而,经济的发展不仅没有给百姓带来实惠,还没有使百姓变得富足,因为,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惠泽万民。此外,这种表面的繁荣背后,却带来了土地的不断兼并,大量农民破产,贫富差距加大。当时,宰相成为了大地主利益的代表,不仅组成了瓜分民脂民膏的一大集团,还占有了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成果,使得官僚成为全社会最富有的阶层。这其中,宰相则成为了整个利益集团的最终受益者。

可见,在社会经济畸形发展的宋代,贫富差距突出,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朝廷则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甚至,没有一个好的办法,也没有制定相应有效的措施,以控制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来抑制豪强的扩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宋朝开始,农民起义在各地时有爆发,各个阶级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

而且,在这些斗争中,宰相又被称为“维稳活动的总指挥”,始作俑者成为了冲突的解决者,看似非常讽刺,但的确就是这样。

此外,面对这种此起彼伏的动荡,宰相们既想着一手遮天,又想着表面和气。所以,他们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必须用到那些勾心斗角的计量,比如: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结党营私、打击报复、栽赃构陷等一切阴谋手段。由此,通过这样的千锤百炼,让一代代大奸臣百炼成钢,横空出世。

并且,两宋时期的基本国策,都采取的是韬光养晦的办法。一直以来,外敌虎视眈眈,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宋朝的统治者们并没有采取积极的对抗政策,而是事事躲闪,始终抱着妥协退让的原则不放。别说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算是被人逼到墙角,都是接连告饶,连一点奋起抗争的豪气都没有。

因为,他们面对强敌的唯一办法,就是“议和”,主张用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各种争端,哪怕是别国的侵略,也是以和为贵。而且,大宋的所谓“议和”就是实行免费赠送,只要外敌不来侵犯,喜欢什么就给什么,要什么就给什么,不断给外敌送钱送物,以求一时苟安。

因此,从北宋末期到南宋与金、元的“议和”,除了输送钱物之外,还不断送去土地,最后,将大好河山全部送完了。

宋朝不是重文轻武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奸臣?

此外,在宋朝,宰相主持内政外交,因此,他们在“议和”的舞台上,有着非常广阔的表演舞台,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也由此,给他们成为卖国求荣的大奸臣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促使他们堕落。

历史上,秦桧、史弥远等多个宰相都亲自担任过议和使臣,主持过相关的议和事宜,赔过钱,给过地,送过好多好东西,来换取表面而短暂的“和平”。而且,宋朝的统治者们,还利用严密的科举制度,以及与朝廷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导向,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束缚,直接钳制住人们的行动。

所以,也催生出了宋朝的儒学思想。在当时,很多知识分子求学、做官,不是为了改变国运,治理天下,改善民生,而是为求官发财。像秦桧、留梦炎等众多宰相,都是进士出身甚至状元及第,但最终,却沦落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奸臣、卖国贼,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此外,在宋朝,另外一种繁荣则体现在诗坛上。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时,国家的命运多舛,使很多诗人只能通过诗作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些诗人身上,依旧保留着传统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创作出了许多光照千秋的篇章。但从朝廷自上到下的整体思想引导下,多数的知识分子已经变得“不务正业”了。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先进的思想,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当这些本应该有着先进救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们,不再关心国家民族,而把当官作为满足自己醉生梦死,实现享乐生活途径的时候,这个国家必然要走向没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2/173559.html

“宋朝不是重文轻武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奸臣?” 的相关文章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寿梦,吴国第十九位国君。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一派乱象,周部落的太子泰伯为了父愿,和弟弟仲雍上演了一出“千里奔吴”的历史大剧,在无锡的梅里建立了句吴小国,也就是后来古吴国的前身。句吴在泰伯的领导下与世无争,一直安稳于勤耕劳作之中,虽然谈不上强...

刘备的原本面目是什么 刘备真的是虚伪狡猾吗

刘备的原本面目是什么 刘备真的是虚伪狡猾吗

对刘备原本面目是怎样的,真的虚伪狡猾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通过“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和“刘皇叔”等名片介绍,让人们认清刘备虚伪狡猾的原本面目。他逢人便介绍自己为“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立志要匡扶汉室,还被汉献帝称作皇叔。...

主父偃有何过错,导致最终不得善终?

主父偃有何过错,导致最终不得善终?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主父偃在历史上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他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到了长安之后,他直接上疏汉武帝刘彻,...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

三国时期刘禅继位之后,是如何亲政的?

三国时期刘禅继位之后,是如何亲政的?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历史,历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成果丰硕。如研究刘禅个人形象及评价的有管维良的《刘禅昏庸说质疑》,文章充分肯定了刘禅的施政措施,并强调他并非昏庸无能,而为“仁敏”“爱德”的“明主”。罗开玉、谢辉...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对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崇祯帝为何拒绝了南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哥哥明熹宗的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继位之后他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中兴大明;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可以说崇祯帝一...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多次保护孙权安危,屡立战功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多次保护孙权安危,屡立战功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三国时期孙吴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数有战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

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了一个诸葛亮吗 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存在

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了一个诸葛亮吗 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存在

还不知道: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得到一个诸葛亮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荆州名士集团三顾茅庐,是世人津津乐道,传颂已久的佳话,刘备礼贤下士,孔明玄德君臣知遇,但也有人从现代视角出发,将其解读为诸葛亮自我炒作的产物。其实诸葛亮的脱颖而出,自然是由于他不世出的才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