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海禁政策到底是怎样的?有何影响?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谈论起中国在近代史上落后于西方的现状时,几乎都是众口一词,追责于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就连明朝的「海禁」,也不能落得一个清白之身,而是时常都要遭遇众人的口诛笔伐。
细按起来,似乎是大可不必的。
因为明廷的「海禁」政策,实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较之大清朝的「闭关锁国」,更是相去甚远了。
「海禁」有理
公元一三六八年,大明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终其一朝,也可称之为我们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盛世,而且建国之初的国际环境,却是不容乐观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倭患异常猖獗;
在大明初建的洪武年间,日本则经历着,南北两个天皇,谁也不承认谁,谁也不服谁,而引发的旷日持久的械斗。在本土打了败仗的浪人,与大量由于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日本平民,逃亡到海上。这些亡命徒,勾结到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武装力量,侵扰中国沿海地区,靠打秋风过活,便是我们所熟知的明朝的倭患。
据《明史》和《明实录》里的记载,从1368—1374年的七年间,颇具规模的,倭寇对大明沿海的侵扰,就有十二三次之多。
其二,内患尚未肃清。
当时的抗元义军中,张士诚、方国珍的力量都不容小觑。后来,他们的割据政权虽给朱元璋荡平了,其残余的势力并未肃清,于是流亡海上,时有勾结日本浪人,侵扰沿海地区的祸患。
甚至有些闽浙的大族,也时有为了私利而通倭的事件发生。
由此看来,明初的「海禁」也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明廷将内忧与外患分而治之。而不至于他们彼此勾结到一起,引发更大的祸端。当然,这还仅仅只是放到桌面上来讲的话儿。另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待笔者慢慢与大家揭晓。
以「海禁」诱使「万国」来贡
原来当「生于大元,长于大元的」的朱元璋,自草根举义,做了大明朝的皇帝以后,就又开始羡慕起昔日大元朝在国际上的地位来了。
只是大明的军队,却不能十分的给力。即不能肃清北元的残余势力;又做不得以武力去征服中亚、西亚。眼见着那些曾一直向大元进贡的,「天高皇帝远」的小国,与大明的交情淡了下来,不肯来进贡,才逼得朱元璋使出了杀手锏——通过经济的手段,诱使「万国」来贡。
据《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市籴考》上讲,当时朝廷有明令,「今贡舶与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他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 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矣」。
也就是说,「要想跟我大明朝做生意,得首先向我进贡,承认我作为老大的国际地位!」
朝贡贸易
在起初的时候,朱元璋做得还是很敞亮的。外国的使团们千里来朝,「进贡」的物品不多,拿回去的「恩赐」从来不少。何况又有大明实行的「海禁」,使得他们带来的商品也总能销售一空,消息一传开,来大明进贡的使团,很快也就络绎不绝起来。
你当大明都是在赔本转吆喝么?
原来大明专门设有市舶司,接待外国使团,查验使团所携带的物品,随后报给京师知道,待上头给了回复,方可起运到京城,并安排使团住在京城的会同馆。待向皇帝进过贡,领了「恩赏」,其余的货物就可以到朝廷制定的地点,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互市」了。
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滨下武志,在其《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文中,详尽分析了各种相关史料,然后明确指出,大明的朝贡贸易,其贸易属性似乎是远远大过其政治属性的。
朝贡贸易的贸易属性
原来当外国使团来华「进贡」的时候,都会有大批商人随行,除贡品外,又携带着大量的货物。待使者进贡毕,则在朝廷的控制之下,首先由官府选购了其大宗商品,如香料等,尔后才准许其进行「互市」。
其中商人在港口附近贸易,使者则在会同馆进行交易。
由官府购买来的大宗商品,主要又有三种不同的用途:
其一,供皇室所用以及赏赐给官员;
其二,折抵一部分的俸禄,发放给官员;
其三,是以上两种用途剩余外的其他所有商品,由官府开 “库市”, 许商人来“博买”,最后再转卖到民间。
据顾炎武在其《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称,朝廷对于「互市」极为限制,进贡附进物(即在会同馆进行「互市」的商品)要抽取 50% 的货物税,商人在港口进行「互市」的商品要抽取20%的货物税。
正是这一政策的影响,致使使团带来的大部分商品都由官府收购,再经由商人转卖给民间,进而实现了朝廷对海外贸易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