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满清为什么能迅速的统一全国呢 只因和一个制度有关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3-08)220

还不知道:满清为什么能迅速的统一全国呢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占据统治地位的很少,比较有名的也就元朝和清朝。相对而言,清朝则比元朝更成功,因为,它存活的时间更久,民族更加团结。

清朝的统治时间将近三百年,这跟 *** 建立的王朝的统治时间相比,也并不差多少。试想,满族是如何让人数众多的汉族臣服、服从管制的呢?我们必须考虑到,满族入关的时候,军队只有二十万,就算把所有的人加一起,最多也就百万人马,这怎么能够跟千万级别、万万级别的 *** 相比呢?而且,满族入关后,国家很快就统一了,清朝建立了稳定的政权,与汉族、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和平相处,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就算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的情况。

满清为什么能迅速的统一全国呢 只因和一个制度有关

所以,清军入关迅速建立政权的原因,一直都是历史学家门探索的谜题。

其实,这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在中国学者看来,并不是很难理解。中国学者对此的解释是:清朝已经被 *** 同化了,所以,导致他们能够统治 *** 几百年;这种统治方式就是沿用 *** 的统治方式,所以, *** 并没有什么不适应。清朝沿用了唐、宋时期传统的统治制度,保以障自身的几百年统治。

并且,有些学者也指出,清朝虽然沿用了明朝的统治制度,但是,它也保留了自己的特点,比如:八旗制度。保留自己的特色,也是清朝成功的因素之一。对于八旗制度,历代皇帝均强调“八旗制度是朝廷的根本”,重申八旗制度的重要性。

可以说,一个政权,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有利的基础,是不可能长久的生存下去的。

八旗制度是满人发明的,且伴随清朝几百年,这也是满人没有被完全汉化的依据。可是,后人对清朝的这一重要特色没有重视,在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修撰的清朝历史上,就没有为“八旗制度”留下位置。甚至,在修订的所有著作中,也没有针对“八旗制度”留下任何典籍。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到1644年,多尔衮率兵入关占领北京城,中间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年。就是这二十八年,满族从分裂的狩猎采集族群到一统江山、建立清朝,完成了其他民族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伟业。

这是满族最值得称赞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研究不深入的人肯定会说:满族靠的是骁勇善战的骑兵。但是,关外大草原上的民族,可不止满族拥有强大的骑兵,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拥有。那么,为何偏偏满族能够入关问鼎中原呢?

这其中,满族除了拥有努尔哈赤这样的英雄以外,还有他们自己的组织性质。

金代时期的女真族有“猛安谋克”制度,而后金时期的满族有“八旗”这个制度。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一手创立起来的,八旗源于牛录额真,牛录在满语里面是“大箭”的意思,即:持有大箭的几个人的围猎队伍的意思。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对牛录额真进行改造,参照原先的“猛安谋克制”,每三百人为一个牛录额真统管,各牛录被分别授予黄、白、红、蓝四旗,各族人分属不同颜色的旗下。

到了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又对牛录组织进行改造,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成“八旗”,这是满族八旗制的来源。

可以说,八旗制度是在原来的牛录制度的基础上壮大的,它自然有牛录制度的特点:

其一、是“兵民合一”,即百姓既是兵勇,又是农民,在外能打仗,在内能种田;

其二、是“军政一体”,有战事的时候抽调出来,没有战事时候归于对应旗下。

并且,打战过程中,军队不需要准备器械,都是八旗兵甲自己准备好,这也是八旗兵马行动迅速、作战英勇的原因。

满清为什么能迅速的统一全国呢 只因和一个制度有关

皇太极继位后,在满八旗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蒙古八旗和汉族八旗,这对他们的征服中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擅长草原野战的蒙古八旗和擅长使用重兵器的 *** 八旗,无疑弥补了轻骑兵、轻火器的满八旗。

1644年,八旗兵勇入关,对于破旧的山河及颓废的明军,八旗将士以一敌百,攻城拔寨,硬生生将明朝灭亡了,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八旗兵最鼎盛的时期。

满族定都在北京,面对的是一个纷乱、凶险的时局,民族矛盾突出, *** 不服统治,满族能怎么办呢?只能继续靠他们的八旗兵勇。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清王朝对八旗兵进行重大改革。

之一步,清 *** 制定了旗饷政策。入关前,八旗兵是兵农不分家,利用自己的土地进行耕作,来满足自己的要求。由于,土地的转手,很多兵勇都没有土地进行耕作获得生活物资,且他们需要攻打前明的叛军,没有时间停下来耕种。于是, *** 按月给兵甲们发放饷银,让他们成为职业军人,不需要再去种地了。

第二步,建立八旗驻防制度。八旗半数精锐部队驻守京师,称为劲旅;而京师外各重大军事要塞,均需要八旗兵马前去驻守,这就是驻防;而承担起维护清朝统治的兵甲,则称为“绿营”。清 *** 以十万驻防八旗控制着六十万的绿营,然后,再用六十万的绿营控制着全国百姓,这是以点带面的用兵措施,非常有效。

满清为什么能迅速的统一全国呢 只因和一个制度有关

驻防的八旗兵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隐藏驻防的兵勇;

另一个是保留关外八旗兵的原貌。

驻守的骑兵一般是集中居住,不与百姓接触;一般的社会骚动,都是绿营人马处理,驻防兵勇很少露面;除非有重大事变需要出动军队,驻防兵马才会露面。可以说,这是清 *** 处理民族关系的高明之处,平时精锐的部队不让你看到,关键时刻则可以出其不意地一招致胜。

并且,关外的八旗兵依然还保留着兵民一体,驻守在满族的老家东北,故意向中原百姓隐藏自己的实力。这些兵马比驻守中原的兵马要强盛得多,当初,康熙征讨准噶尔时,靠的就是驻守东北的索伦兵、锡伯兵和游牧察哈尔兵。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的清王朝覆灭,共存在了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是,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了,它更是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可以说,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参考资料:

【《八旗制度中的满蒙汉关系》、《清代八旗驻防将军兼统绿旗的问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3/177314.html

“满清为什么能迅速的统一全国呢 只因和一个制度有关”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既然没有貂蝉这个人 吕布背叛董卓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既然没有貂蝉这个人 吕布背叛董卓的原因是什么

对貂蝉并非历史人物,那么,在历史上,吕布为何要背叛董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情节,就是王允的连环计,在小说中:王允通过绝世美人貂蝉,成功让吕布和董卓这对“父子”反目,使得吕布诛杀了董卓,终于为汉朝除掉了这一大害。但,演义毕竟是演义...

阿克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阿克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可以说家喻户晓,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也各有不同。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则居功至伟;有的人祸害众生,有的人一时被权欲蒙蔽了双眼,好在紧紧抓住了命运给予的赎罪机会,得以将功补过,谋得一世太平。对于一代名臣阿克敦来说,从...

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小说中的一样吗

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小说中的一样吗

对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印象必定非常深刻。刘备早年虽被人尊称为“刘皇叔”,但其境遇比较悲惨,颠沛流离了大半生,却始终没能开辟出自己的根据地。后来刘备在隆中“三顾茅庐”请出了不世之才诸葛亮。在诸...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怎么样?曹操为何会如何信任他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怎么样?曹操为何会如何信任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晋升魏王,汉朝百官都改用魏国的官号而非汉朝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用得是汉朝官号。夏侯惇对此感到不安,于是向曹操提议让自己也改用魏国官号。曹操听了说:“你是我的朋友,我怎么能委屈你做我的臣子。”由此可见曹操对夏侯惇...

有哪些与甘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甘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甘宁(? - 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