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居正做了什么?大明真的是亡于张居正吗?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4-04)473

张居正做了什么?大明真的是亡于张居正吗?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之所以有人说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而实亡于张居正,应该是从张居正改革,所带来的弊端,得出的以偏概全的结论,未免失于偏颇。

张居正做了什么?大明真的是亡于张居正吗?

神宗万历初年,张居正联合宦官冯保,先以高拱所言“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为由,向神宗及李太后告状,罢免了高拱。随后,两人又诬陷高拱指使一名叫做王大臣的人,意图刺杀皇帝。虽然王大臣案最后并没有查实乃高拱指使,以匆匆杀了王大臣结案,但也并不能证明就不是高拱指使的。张居正和冯保通过此案,成功的给高拱泼了一身脏水,在神宗及李太后心中种下了对高拱不信任的种子。高拱就失去了被重新启用的机会。

张居正的这一做法,虽然显得有些卑劣,却让张居正顺利登上并稳固了大明首辅的位置。而太监冯保,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同时主官东厂,等于控制了诏书发布,以及情报大权。两人配合之下,一人主外政,一人主内事,而冯保又依赖于张居正,让张居正从此实际上掌控了大明江山。

张居正掌权后,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一个是整饬吏治,另外一个是梳理经济,还有一个就是加强边防。

吏治方面,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所发布谕令的执行情况。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交办事宜设定期限,并且使用三本账簿记录,一本由六部、都察院留存,另一本送六科(执行机构),还有一本呈内阁备案。二是对照账簿进行计划跟踪,负责办理官员,完成一件,登记核销一件。如果没有完成,则必须如实申报备案,否则,就会论罪处罚。六科、六部、内阁都有权随时稽查相关事件办理情况。

这么一看,这个所谓考成法,不就是现代很多公司所推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么。绩效考核制度的优势,就是考成法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效率的提升,所以,张居正的这一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制度设计的有缺陷,可能会造成体制僵化,埋下矛盾的种子。所以,考成的具体措施,是需要持续不断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改进的。

考成法的具体实施,是一级一级的进行考核揭发,最终的决策大权,实际上到了内阁手中。同时,都察院的各级御史,即负责监察的言官,也被加入了考核。这就大大限制了御史的监察能力,继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首辅独裁。独裁统治,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更高效率,但在之后,就会有矛盾的大爆发,这是在不断重演的历史。张居正最后被清算的结局,已经可以预料到了。

而考成法中,考核基层管理政绩的主要指标就是赋税和治安,税收是否按时收上来了,抓的盗贼数量是否足够等等。看到具体的措施,明白了吧,遇到只管完成任务的官吏,管你百姓粮食够不够,只管强行收缴。至于盗贼,抓不到真强盗,还不能抓几个百姓充数呀。而御史们也因为被限制言论,一个个气鼓鼓的,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这些矛盾就在中底层不断地积累起来。

张居正解决了嘉靖、隆庆时,政令不通的问题,在政令畅通后,所引发的新问题,那也要解决呀。原本,张居正死后,这些问题应该由神宗再找人来解决,结果呢,万历直接来个倒退,全盘推翻。改革没有持续深入的进行,这才是大明灭亡的真正原因,主责在万历。

张居正做了什么?大明真的是亡于张居正吗?

经济方面,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清查真实的土地数量,统一劳役赋税,实行摊丁入地。劳役和赋税统一换算成银两,按土地数量征收。官府再拿银两来购买粮食,雇佣人进行各类工程,以及征兵等。

这也很具有跨时代意义,简化行政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所以,应该给与肯定的。一条鞭法虽然没有得到彻底实施,但实际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嘉靖末年,明朝已经开始出现财政危机,到了隆庆元年,府库存银,仅够维持三个月的开支,朝廷只能以拖欠军饷、年例银度日。放到现在,这就是企业亏损严重,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而在张居正改革之后,纳税土地从四百多万公顷,回升到了七百多万公顷,国库存粮多达一千多万石,够维持近十年之需;而府库银两也多达数千万两之巨。这也为万历之后所进行的三大征,打下了基础。

但是,弊端也是有的。在将劳役、赋税全部转换为银两之后,会导致一种情况,收的赋税银保持不变,但是旱涝年景不同,粮价却是会变呀。这就造成一种情况,歉收了,没钱缴纳赋税;而增产了,又因为粮价下跌,却不增收,还很可能减少了银两收入。可是,税还是照样要缴。这就相当于歉收年景缴不起税,丰收年景还要多缴粮的窘境。这些状况,不会苦了各级官吏、大地主,而是最终苦了劳作的农夫百姓。

因此,在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应该着手想办法去解决这些出现的新问题。但是,万历最后做的却恰恰相反,将以银两征收赋税的办法保留了下来,却不去解决其中的弊端。这也就将矛盾越积累越深。

军事边防方面,张居正启用了戚继光、李成梁,并且缓解和鞑靼的矛盾,这让明朝的边防在一定时期内非常的稳定,可谓是功不可没。

但是,提到李成梁,很多人都知道了,他豢养了努尔哈赤,给后来的明朝树立了一个大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张居正是有责任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说大明亡于张居正。毕竟大明实亡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而农民起义军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好吏治以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导致的。

世上原本就没有可以做到完美无暇的事情,所以,才需要不断的进行变革,进行尝试,以便发现新问题,并解决、纠正新发现的问题。张居正改革同样是不完美的,但是,辩证的说,张居正的改革是成功的,至少解决了当时大明朝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是应该被认可的。

张居正改革,让大明迎来了“万历中兴”,不但不是导致大明亡国之人,反而是为大明续命了近半个世纪的大功臣。张居正也是历史上少有的能量巨大,可以左右历史走向的大人物之一,否则,明朝在万历或者天启年间就亡了。

而明朝之亡,实际上是因为万历在立太子的国本之争后,数十年不上朝有关。万历居于深宫,再也不去体察民情,也不针对大明存在的弊政进行改革,埋下了积重难返的矛盾根源。没有一套好的制度,及时掌握天下人口最多的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和诉求,那么也就无法给出正确的应对策略,农民大起义的爆发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不应该说,明朝实亡于张居正;而应该说,明朝实亡于万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4/181911.html

“张居正做了什么?大明真的是亡于张居正吗?” 的相关文章

刘备去东吴娶亲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关羽和张飞而是赵云

刘备去东吴娶亲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关羽和张飞而是赵云

对刘备去东吴娶亲,为啥带着赵云而不带关羽和张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是古代著名作家罗贯中先生撰写的,现已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书集,流传至今深受读者的喜爱,特别是通过现代艺术的加工,拍成了影视作品后,更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剧中刻画出许许多多生动...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对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啥不见了,他们去了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锦衣卫,是明朝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组织。这个组织设立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虽然后来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裁撤,但又因为明成祖...

大懿皇后:吴大帝孙权的宠妃,被全公主痛恨诋毁

大懿皇后王氏(?―245年),徐州琅邪人。王卢九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宠妃。又称琅琊王夫人、大王夫人。与敬怀皇后(小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秀入宫,黄武年间被宠幸,生孙权第三子孙和,封为夫人。孙皓继位后追尊大懿皇后。人物生平深得宠幸王氏通过选秀入宫...

历史上福康安与乾隆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福康安与乾隆到底是什么关系?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福康安本是大学士傅恒的第三子,可是民间却一直传闻他是乾隆的儿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事是真的吗?说起来,福康安还真是特别得乾隆的恩宠。他不光在年幼时,就被乾隆带入内廷亲自教养,还享有和其他皇子在上书房读书的资格,就...

司马伦是什么人?他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司马伦是什么人?他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司马伦,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逼迫侄孙晋惠帝禅位,当了西晋皇帝。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司马伦就被推翻,晋惠帝也重登帝位。作为晋惠帝的叔公,司马伦为何要夺侄孙的皇位,又为何会迅速垮台呢一,出身名门司马伦出...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秦桧是宋朝最著名的奸臣,他曾经独相二十多年,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一度让宋高宗赵构都忌惮不已。但秦桧这么权势滔天的人物,也曾经遭遇过政治上的滑铁卢,也曾经被政治对手扳倒过。扳倒过秦桧的这位牛人叫吕颐浩...

曹丕对甄宓如此冷漠绝情 甄宓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曹丕对甄宓如此冷漠绝情 甄宓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很喜欢甄宓,甄宓做了什么,为何曹丕最后对她冷漠而绝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甄宓在历史上,是很难找到第二个的美人。她看起来太完美了,简直就是古代最完美的那个女子。咱们中国有四大美女,但如果真正讨论起来,一项一项地进行分析,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

有哪些与李昉相关的轶事典故?李昉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李昉相关的轶事典故?李昉留下了哪些作品?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 ),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人,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补任太庙斋郎、太子校书。后汉时期,进士及第,授秘书郎,累迁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世宗时期,出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北宋建立后,...

评论列表

曹丽
曹丽
4个月前 (08-03)

张居正作为明朝的重要政治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振兴国家,他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并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等举措得到了普遍认可与赞誉;然而是否大明亡于他所造成的影响有待商榷和探讨的复杂问题并非简单定论所能涵盖因此普通人价值观认为应该全面看待其历史贡献和影响而非单一归因于其个人因素导致大明的兴衰存亡结果仍需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结论

何丹
何丹
4个月前 (08-03)

张居正改革虽有其独特的贡献,但亦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明朝之亡非一人之力所能决定也;实乃多重问题累积所致应全面审视历史变迁背后的复杂因素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历史的走向和教训。。

雨雪
雨雪
4个月前 (08-03)

张居正作为明朝首辅,其改革措施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贡献价值所在,然而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导致矛盾积累激化的问题在所难免;而万历皇帝的不负责任行为才是大明灭亡的真正原因!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大明的衰败归咎于某一个人物身上而应全面审视历史背景和制度问题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并加以解决避免历史的重演!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