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曾参加的两场战争,背后的原因让人心酸
二郎台这个建筑的名字鲜为人知,如果不是考古学家的发掘,它将永远沉默于地下。它和神话人物杨戬并没有关系,真正与它相关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它的名字叫蔡国。我之一次接触到它的名字,是在《史记》的管蔡世家中。全部读完了这一章,我更大的感受就是觉得这个国家很是不幸。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却一直起起落落,数次因为种种原因和大国发生争执,它的命运似乎一直在重复着被灭和复国的死循环,无药可解。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它与郑国之间的战争。公元前719年,卫国与郑国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因为发生在郑国的东门地区,因此被后人称之为东门之战,蔡国作为参战国之一也出现在了这场战役里。为什么蔡国要参加这场战役呢?原因很复杂,也很简单。虽然当时正值春秋初年,蔡国还是一个百乘之国,能做到自保就可以了,没必要参加到像东门之战这样弊大于利的战役中来,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即便是蔡国和郑国之间没有怨仇,它也必须作为参战国出现。
之一,蔡国和卫国同属三监,和周天子之间有着亲族关系,一旦不参战的话,舆论上的压力就足够让蔡国失去外交上的威信,甚至给其他国家留下攻打的借口了。所以为了避免落下不敬天子的名声,蔡国只能参战。
第二,从地理位置上讲,东门之战的发起国卫国和蔡国的地理位置更加接近,当时的卫国国君州吁一向刚愎自用、喜爱用兵,如果蔡国拒绝了卫国,州吁会不顾情面立刻攻打蔡国。
第三,东门之战看起来是卫国和郑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却是周天子和郑国之间的一场较量,当时的郑国国君郑庄公是一位非常有野心的政治家,他的梦想是击败周王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霸主。而此时周王室的天子周桓王也是一心复兴周王室,所以自然不会甘心被欺压。这场诸侯与天子间的较量必然会发起,所谓卫国和郑国之间的战争源头只是一根引线而已。
蔡国选择和小国们共同帮助周天子攻打郑国,如果胜利了会赢得一些荣誉。可是选择避战或者帮助郑国攻打卫国,以郑庄公的野心,蔡国作为小国还是免不掉被郑国吞掉的命运。既然争与不争结局都是一样的,那么还不如拼死一战。出于这些理由,蔡国就这样成了参战国,准备参加一场恶战。然而出乎蔡国意料的是,郑国竟然诈败了。是因为担心寡不敌众,还是因为刚刚平定了共叔段发起的内乱,需要恢复国力呢?
这些原因都不是郑国诈败的原因,郑庄公之所以诈败,是因为出于一个政治家的敏锐嗅觉,他看透了他真正的敌人是谁。根据史书记载,郑庄公在得知卫国联络了众小国企图攻打自己以后,只是非常平静地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他先是将宋国的公子冯移居到了长葛,又造成了卫国战胜的名声让州吁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郑庄公之所以能如此迅速果决地做出这两个决定,是因为他明白他和蔡国这样的小国之间并没有私仇,所以蔡国没有必战的理由,他的对手一直是周天子,是野心勃勃的宋国国君,是外强中干的篡位之君州吁。宋国国君不可怕,只要消除了导火索,他自然会失去和郑国交恶的理由。州吁也不可怕,一旦他回了国,还有忠君之臣石碏替自己料理他。既然已经诈败退敌,那么接下来郑庄公就要给真正的对手周天子进行一次有力地还击了。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再一次发起了对郑国的战争,只不过这次他再也没有迎来郑国诈败的结局,他等来的是一记来自郑庄公的重击。周桓王失败了,参战的蔡国等小国也失败了。周桓王不但被射中了肩膀,也被射掉了尊严,不久就去世了。不过,蔡国等一众小国并没有被郑庄公报复,反而得到了援助,无不赞叹郑庄公的气度。这场繻葛之战,使得郑国国力强盛,许多宿敌都向郑庄公伸出了橄榄枝。当后来的周天子再想对付郑庄公时,这些小国已经彻底成了郑国的盟友了。
蔡国参与的这两场战争,论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尔虞我诈的乱世,对错只是借口,国君们真正在意的是得失。一个小国,往往是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它的结局从春秋初年就注定了沦为陪衬,或者就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