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靠什么撑了30年?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01)281

众所周知诸葛亮作为蜀汉历史上唯一的丞相,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将一生都投入到复兴汉室的事业中。那么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靠什么撑了30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到了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调集了18万大军,从而发动了魏灭蜀之战。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整体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蜀汉的抵抗,自然是一场徒劳了。此战,后主刘禅面对邓艾的大军,选择开城投降,这标志着蜀汉的灭亡。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去世后,蜀汉为何还能坚持30年,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首先,对于蜀汉来说,可以在后诸葛亮时代坚持30年左右,自然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在笔者看来,就外部因素来说,蜀汉能够苦苦支撑30年,离不开魏国自身的问题和东吴的北伐。换而言之,如果魏国没有爆发内乱,或者东吴没有起到牵制曹魏的作用,这都会导致蜀汉的灭亡时间明显提前。其中,对于魏国自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高平陵之变和淮南三叛。公元249年,司马懿和曹爽之间的斗争,来到了最激烈的阶段。这一年,司马昭趁着曹爽出城的机会,在曹魏都城发动了兵变,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开始执掌曹魏大权。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靠什么撑了30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就被大将军曹爽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基于此,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后,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率军攻打蜀汉。等到高平陵之变爆发后,虽然司马懿重新掌握兵权。可是,这不仅距离诸葛亮去世,已经过去15年左右了,还由于当时的司马懿,来到了70岁的高龄,从而更不可能亲自率军征讨弱小的蜀国了。

并且,对于曹操建立的曹魏来说,自然不会一下子就被司马懿篡夺了。虽然大将军曹爽被杀了,但是,忠于曹魏的将领,还是掀起了对司马懿家族的反扑,这就是著名的淮南三叛。对于淮南三叛来说,分别是公元251年爆发的王凌之叛,公元255年爆发的毌丘俭(guàn qiū jiǎn)、文钦之叛,公元257年的诸葛诞之叛。

对于淮南三叛来说,最终被司马懿父子所平定。结果上来看,支持曹魏宗室的力量基本被司马懿家族消灭殆尽。但是,这无疑给蜀汉的防御减轻了压力,也即从公元249年到公元258年的近十年时间里,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懿父子,是很难集中主力来吞并蜀汉的。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淮南三叛之后,曹魏的内部,依然十分不平静。甘露五年(260年),曹魏发生了甘露之变,曹髦不甘被控制,率领士兵反抗司马昭,最后被司马昭、贾充及成济所杀。对于司马昭来说,弑杀曹魏皇帝的行为,一时间让自己遭受了比较大的压力。在曹髦被杀之后,司马昭改立曹奂为皇帝。到了这个时候,司马昭彻底掌握了曹魏大权,从而获得了发动魏灭蜀之战的条件。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曹魏的内乱不断,自然成为蜀国得以苦苦支撑的重要原因。

同时,就东吴的北伐来说,也为蜀汉的防御减轻了压力。比如在公元252年,诸葛恪取得了对魏国的东兴大捷。东兴大捷,也被称之为东兴之战,发生于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东吴的南郡、武昌、东兴。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主帅,率军4万,迎战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在东兴之战的基础上,到了公元253年春,东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出兵进攻曹魏,这促使曹魏不得不调集重兵来防御东吴一方的北伐。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魏国的实力要远远超过蜀汉,但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因为司马懿家族和曹魏宗室力量的争斗,加上东吴诸葛恪等人的北伐,所以很难集中兵力来进攻蜀汉,而这无疑是蜀汉存活30年的外部因素。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靠什么撑了30年?

另一方面,就内部因素来说,虽然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了,但是,诸葛亮依然为蜀汉和后主刘禅留下了不少贤良之才。而这些对于蜀汉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蒋琬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在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迅速稳固了蜀汉的局势。并且率军来到汉中这一益州的门户,从而承担来自曹魏一方的压力。而到了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发动了针对蜀汉的战争,结果,·在这场战役中,虽然曹魏一方兵力众多,拥有10万大军,而蜀汉在汉中地区,只有数万人。但是,缺乏经验的曹爽被蜀汉击败,这不仅让曹魏损兵折将,更导致曹爽在曹魏将士中的威望大跌,进而为司马懿成功发动高平陵之变埋下了伏笔。

最后,和蒋琬一样,费祎和董允这两位诸葛亮器重和培养的大臣,同样是栋梁之才。费祎担任蜀汉尚书令时,执行休养生息的策略,促进了蜀汉国力的恢复,而董允曾担任费祎的助手,并压制了黄皓等小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汉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依然坚定不移地执行诸葛亮的攻势防御思路,多次率军进攻魏国,促使魏国很难集中兵力反攻蜀汉。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公元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因为姜维不断进攻,这让曹魏将重心放在了防守,而不是反击蜀汉上了。

当然,不管是蒋琬、费祎、董允还是姜维等人,都无法改变蜀汉和魏国实力上的巨大悬殊。公元263年,在魏灭蜀之战中,趁着姜维和钟会在剑阁对峙的机会,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最终得以兵临成都。在此基础上,后主刘禅投降,这促使蜀国率先告别了三国历史的大舞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86632.html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靠什么撑了30年?” 的相关文章

刘沆:北宋时期宰相,任相期间大力推行革新

刘沆:北宋时期宰相,任相期间大力推行革新

刘沆(995-1060年),字冲之,号庐山,吉州永新人,北宋时期宰相,刘素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进士,授大理评事,通判舒州。累迁太常博士。奉命出使契丹,坐事出知潭州,镇压瑶民起义,累迁工部侍郎。宣祐三年(1051年),担任参知政事,支持张...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操手下有五位统兵打仗很厉害的将领,被称为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演义中,这五人当中,有四位死于箭下,只有一位在战场上活了下来。那么,这四位死于箭下的将领,都是怎么死的呢?五人中,谁死的最悲惨?先说...

许靖:蜀汉时期重臣、评论家,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许靖:蜀汉时期重臣、评论家,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时期重臣、名士、评论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许靖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后被刘翊推举为孝廉,任尚书郎。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于孙策攻王朗前与家属俱避难交州,受到交趾...

刘巴:三国时期蜀汉名士,为人简朴清高,退无私交

刘巴:三国时期蜀汉名士,为人简朴清高,退无私交

刘巴(?-222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 ,汉末三国时期官员、名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巴少知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刘巴均不应就。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还不知道:乾隆的皇后位空缺,令妃又是嘉庆帝生母,为何乾隆还不肯立她为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令妃的形象在许多清宫剧里面都会出现,她不仅是乾隆身边的红人,还因为她的儿子是下一任皇帝,所以只要以乾隆时期为背景的清宫剧都不能少了令妃。但令妃在屏幕上的角色褒贬不一,她的为...

八王寺是什么地方?与阿济格有何关系?

八王寺是什么地方?与阿济格有何关系?

阿济格,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宗室将领。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坐落于沈阳大东区小北街上的八王寺,是一座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佛寺。据辽宁档案馆的档案记载,八王寺本身应该称为大法寺,那么它又是怎么成为了八王寺?而“八王”又指的是谁呢?说起来,大法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

曹丕称帝后汉献帝都没有价值了 曹丕为何没有杀汉献帝

曹丕称帝后汉献帝都没有价值了 曹丕为何没有杀汉献帝

对曹丕登基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退位的汉献帝?他到底在忌惮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不杀汉献帝的理由,其实主要有三个。首先,曹丕受到他父亲曹操的影响,曹操自诩汉朝的丞相,即使权力再高也没有杀害汉献帝,况且汉朝儒家思想盛行,如果杀了前朝皇帝会对曹丕的声誉有很大影响...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全部接手元朝的领土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全部接手元朝的领土

对朱元璋没有接手元朝的土地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其他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覆灭了元朝,开创了大明王朝,在当时的人看来算是“民族英雄”从大元手中解放了汉人,话说这在大元的天下中人是分种类的,而汉人几乎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那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何不彻底覆灭元朝呢...

评论列表

小燕
小燕
2周前 (11-10)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能够坚持三十年之久的原因在于外部因素如曹魏内乱和东吴的北伐减轻了其压力;内部则得益于留下的贤良之才以及坚定的攻势防御策略,虽然最终未能避免灭亡的命运但已尽力支撑到了极致。#历史研究心得分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