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周衡请假六天却在第七天才回朝报道,朱元璋为什么杀了他?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07)151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朝300年的盛世始于朱元璋的治理,按理说朱元璋应该是个贤明的君主。

但奇怪的是他在一位大臣被批准请假6天后,第7天回朝堂报道时直接问斩,这是怎么回事呢?

周衡请假六天却在第七天才回朝报道,朱元璋为什么杀了他?

1、起因:谏言大臣忠言逆耳惹怒皇帝

这位请假返岗不幸丢了性命的大臣名叫周衡。

周衡是明初的举人,被明太祖朱元璋选拔为右正言,明朝承袭宋制,在明朝时期,右正言是皇帝身边的谏言大臣。

周衡是一名耿直且敬业的谏言大臣,他一直秉承着“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信念在岗位上工作。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受连年战乱的影响,百姓们生活贫苦。

为了缓解民间疾苦,也为了笼络民心,朱元璋下了一份内容为“免除各地百姓赋税”的诏书。

诏书一下,百姓们非常高兴,他们感谢新皇帝体恤,给予机会让平头百姓休养生息。

然而,这道鼓舞人心的诏书刚颁布不久,朱元璋就后悔了,他产生了收回成命的想法。

知道朱元璋想出尔反尔后,周衡立即挺身而出,直言上谏。

周衡劝告朱元璋,“您已经下诏免去百姓赋税,这个诏书意义重大且产生了极佳的正面影响,百姓们也因为诏书的颁布对您感恩戴德,现在您作为皇帝居然朝令夕改,岂不是失信于民”。

朱元璋被周衡的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且作为皇帝被臣子当众面斥实在丢脸,因此朱元璋对周衡的直言不讳十分恼怒。

但恼怒归恼怒,周衡这个谏言大臣是朱元璋自己选的,周衡劝阻他也是出于职责需要,所以朱元璋只能忍着脾气不当场发作。

周衡请假六天却在第七天才回朝报道,朱元璋为什么杀了他?

然而,朱元璋的怒火并没有那么容易自我消化,他准备在别的时机收拾这个敢毫不避讳批评皇帝的周衡。

2、过程:休假回朝马上问斩

直言上谏阻止朱元璋收回免税诏书的事情过去不久,周衡因为要回家祭扫,向朱元璋告假6天。朱元璋痛快地答应了。

原本,告假回乡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不知是意外还是有人刻意安排,在假期的第六天周衡因为返程途中遭遇抢劫未能及时赶回。

周衡因故缺勤了,第七天的时候,当周衡回朝销假,朱元璋终于等到了报复周衡的机会。

周衡上朝后还没来得及解释晚归的理由,朱元璋就下令将周衡推出午门斩首。

这一决定让在场的人百思不得其解,毕竟请假回家、晚一天上班虽然有过失,但也没有过于罪大恶极,以至于需要被杀头以儆效尤。

而且朝堂之上求证据、讲道理,朱元璋却连辩解的权利也没有给周衡。

众人转念一想,就找到了周衡被斩首的原因。

那就是周衡前些日子刚批评过皇帝朱元璋言而无信,朱元璋就故意借题发挥,以自己说了批6天假就只给6天十分“言而有信”来驳斥周衡的批评,顺便警告其他有可能驳他颜面的官员。

周衡就这样,成了朱元璋杀鸡儆猴的“鸡”。

周衡请假六天却在第七天才回朝报道,朱元璋为什么杀了他?

3、人物:为保中央集权而杀戮功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草率杀害周衡的做法看似十分无情,让后人纷纷议论朱元璋是不是一个专制的、暴戾的皇帝。

事实上,朱元璋在国家治理方面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间,曾下令让农民归耕,并对垦荒进行奖励。

曾在全国各地为农民兴修水利;曾徒富民,抑豪强,鼓励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

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明朝初期的社会生产逐渐复苏,百姓安居乐业, *** 库房衍溢,史称洪武之治。

不仅如此,在人权保障方面朱元璋还推行了一系列解放奴隶的改革。

一方面朱元璋解除了工商业在元朝时期对工匠的束缚,另一方面,朱元璋解除了佃农在唐宋元三朝的卑下地位,佃农的生死惩罚不再由主人主宰。

朱元璋之一次在法律上确认了人权平等的准则,让人不再因为沦为奴隶任人宰割。

为什么提出人权平等的朱元璋唯独对谏言大臣的说辞那么苛刻?难道真的仅仅是为了脸面吗?

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并不是皇帝,他的原生家庭十分贫穷,幼时的朱元璋曾在地里为地主放牛。

这也是为什么在朱元璋成为皇帝以后,励精图治为工匠、佃农、奴隶争取权益的原因。

周衡请假六天却在第七天才回朝报道,朱元璋为什么杀了他?

后来,朱元璋25岁的时候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开始反抗当时元朝政权的统治。

1968年,朱元璋称帝。由于江山得来不易,坐上皇位后的朱元璋对皇位的传承产生了忧虑。

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功臣都是能人,这些人只对朱元璋俯首称臣,朱家的子孙后代未必能震慑得住他们及他们通过精英教育培养的后裔。

为了保住皇位永远属于朱家的后人,朱元璋找了不少借口诛杀陪同他打天下的功臣。

刘伯温、杨宪、王广洋、胡惟庸都死于非命,出言不逊的周衡不过是挑战皇帝至高无上权威、有可能对皇权稳固不可动摇产生威胁的其中一个牺牲品而已。

同时,朱元璋为了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废弃了丞相制度。

从洪武十三年开始,朝廷宣布设立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通过三权分立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皇帝手上的权力。

从蓝玉到胡惟庸,通过起义登上皇位的朱元璋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对皇室地位、权威有威胁的人。

朱元璋身边的朝臣也渐渐明白,朱元璋杀人的直接理由其实并不重要,都只是他为了巩固皇权杀人的借口罢了。

因此,因为晚归一天砍了周衡的头颅,在朱元璋执政期间并不是什么惊奇的事情。

君让臣死,臣只能坐以待毙。这就是古代的君主封建帝制。

周衡请假六天却在第七天才回朝报道,朱元璋为什么杀了他?

4、小结

明朝末年清兵入关,1644年明朝覆灭。虽然朱元璋一生杀害多人,专制依然不是能让皇权统治永生的手段。

如今中国步入法治社会,法律保障了人民基本的生存、生活权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出于个人喜恶剥夺他人生命。

在法治的环境中,人人平等,幸福、平和地相处,比起朱元璋仅仅保障了奴隶的权益,弘扬的法治社会精神显然更加伟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87637.html

“周衡请假六天却在第七天才回朝报道,朱元璋为什么杀了他?” 的相关文章

黄月英样貌丑陋,诸葛亮为何会娶她为妻?

黄月英样貌丑陋,诸葛亮为何会娶她为妻?

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是描写的诸葛亮。“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来为世人所推崇。而且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长得应该也非常帅,又满腹经纶,有匡扶天下之志。这样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应该和美...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出手救人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出手救人

还不知道:关羽败走麦城,曾路过马超封地,为何马超却不出手相救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的名将里,关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虽然威风了半辈子,最后的结局却不大好,晚年败走麦城,最后在临沮这个地方被杀了。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临沮不是马超的底盘吗?他怎么不救救关...

凌统是什么人?逍遥津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凌统是什么人?逍遥津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攻打合肥,引发逍遥津之战。曹操部将张辽在此战大显身手,打得吴军措手不及,还把孙权包围在乱军之中。凌统见形势危急,于是率领三百军士拼死作战,这才让孙权突出重围,但自己却全军覆没。那凌统是如何拼死救孙权...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他一心为民,想要杀尽天下贪官,但是朱元璋有个缺点,就是特别的暴躁,就比如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朱元璋却要阉掉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曾秉正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南昌,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他通过别人的举荐被授予为海州学正。到了洪武九年...

谯周: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曾力劝刘禅投降

谯周: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曾力劝刘禅投降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还不知道: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家祖上积攒的基业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了。...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马超是三国时期最为悲惨的将领之一,三次反对曹操,结果三次导致家人被害。不仅父亲兄弟被害,就连妻子儿子也两次被害。那马超的家人为何如此悲惨,又是如何被害的呢一,出身名门马超出身武将世家,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征西将军马腾之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马超便...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评论列表

LittleDeer
LittleDeer
41分钟前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虽然他在国家治理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然而他对于挑战皇权的行为过于严厉的做法并不值得推崇和鼓励。,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遵守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公正和平等自由的社会价值观才是正确的方向值得我们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