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10)100

众所周知除了曹操之外,其他人要私自乘皇室的车马进入司马门都绝非易事。那么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首先,皇室车马被擅用就是公车令的失职,而失职就要付出掉脑袋的代价,这点公车令再清楚不过了,而当时曹植并没有具备使用皇室车马的资格,这点公车令也是知道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公车令不可能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为曹植擅用皇室车马网开一面。

再者,曹植在世子之争中已经领先曹丕,因此他的身边也集聚了一批朝中的文臣武将,这些人将宝押在曹植身上,就是希望在曹植继位后自己能够加官晋爵,但如果是曹丕胜出,那么他们就会前途渺茫了(事实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曹植想做出轨之事,其身边之人也会加以阻止的,因此,曹植根本没有醉闯司马门的机会。

不过,事在人为。如果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计划,那么,曹植在醉酒之后,还能旁若无人地闯入司马门就不奇怪了。

1、曹丕设局陷害曹植?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三国志·曹植传》

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

曹植才华出众,兼有杨修、丁仪兄弟等大才子在身边出谋划策,从而能够在立嗣之争的初期领先曹丕。但是,曹丕却得到贾诩、司马懿、陈群、吴质等朝中重臣的拥护,因此才能够后来居上,最终击败曹植成为魏太子。而曹植醉闯司马门正是立嗣之争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曹植处于领先的位置,但在此之后,则是曹丕稳操胜券。

曹植虽然才华横溢,但却“不能克让远防”,这在残酷的皇室斗争中,是一个致命的软肋,而曹丕却擅长“御人以术,矫情自饰”这一套,他经常施以小恩小惠来拢络宫人,从而使宫人“并为之说”。这既能为自己积聚了人气,又能及时掌握宫中的之一手信息,可谓是一举两得。

曹植“饮酒不节”的习惯给了曹丕逆袭的机会,他也一直在等待曹植出错的机会,以便对其施以致命一击。因此,当曹植因为被曹操委以镇守邺城的重任而得意忘形,开怀痛饮之时,得知(密探)消息的曹丕便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迅速启动蓄谋已久的预案:利用自己在宫中的人脉,成功让喝醉了酒的曹植在不知不觉中闯入司马门,从而铸下了不可挽回的大错。

事实上,陈寿在《三国志》中已对曹植先赢后输的原因做了解读。

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三国志·曹植传》

所以,曹丕正是抓住了曹植“不能克让远防”的性格弱点,以及“饮酒不节”的不良习惯,设计让曹植醉闯司马门犯下大错,从而完成了对曹植的逆袭。

2、曹植自导自演?彰至,谓临菑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 ——《三国志·曹彰传》注引《魏略》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重,他自知大限已到,于是紧急派驿马召见曹彰,但曹操却没能坚持到曹彰到来就去世了。而曹彰在到达洛阳后,就想拥护曹植继承魏王之位(当时曹丕并不在洛阳),但却被曹植以“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为由拒绝了,同时,也由于曹丕果断迅即称王,一场可能发生的危机才没有爆发。

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

由此可看出,曹植在主观上并没有想继承魏王位的强烈意愿。既然他不想当魏王,自然也就没有争当魏太子的必要了。

如果仔细研读史书就会发现,曹植虽然因才华出众而受到曹操的“特见宠爱”,但从始至终,曹植都没有说过他要当魏太子。也就是说,不是曹植想当魏太子,而是曹植身边的人(杨修、丁仪兄弟等人)想让曹植当上魏太子,当然,他们力挺曹植是有原因的,其中丁仪兄弟与曹丕有仇(曹丕阻止清河公主嫁给丁仪),而杨修则是因为与曹植有共同语言才与曹植走得更近。

袁绍废长立幼造成袁谭、袁熙、袁尚兄弟阋墙,最终结果就是使袁氏集团覆灭。曹植不想曹氏集团重蹈覆辙,于是,他就故意“饮酒不节”,并配合曹丕的计划醉闯司马门,主动退出了魏太子的竞争行列。

综上所述,曹丕为了陷害曹植,就趁曹植喝醉之机引导他乘皇室的车马闯入司马门,而曹植本来就是被动卷入了立嗣之争,他本人并没有要当魏太子的野心。因此,为了避免兄弟阋墙的悲剧出现,曹植就将计就计,配合曹丕上演了醉闯司马门的好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88078.html

“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 的相关文章

司马消难是什么出身?隋文帝为何没有杀他?

司马消难是什么出身?隋文帝为何没有杀他?

司马消难先后经历了四个朝廷,堪称北朝分裂到隋灭南陈这段历史的活化石,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天保八年(557年),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叛齐投周,北周因此派大将杨忠前往接应,随后二人结为至交好友。大象二年(580年),杨忠之子杨坚专权,司马消难作为北周静帝岳父因此起兵声讨。开皇九年(...

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朱高煦明朝宗室,成祖朱棣次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瞻基处理朱高煦的方式是不太让人理解的。朱瞻基在进京准备继承他父亲朱高炽皇位的时候,朱高煦就在半路上伏击朱瞻基,想把朱瞻基刺死。只是因为朱瞻基警惕,而朱高煦做事不细致,最终朱高煦才没有得逞。要知道,刺杀皇帝,那简直就是...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病逝,九月初,其子和硕宝亲王弘历受雍正遗诏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继位后,一改雍正朝时,雍正皇帝较为严苛的执政态度,上来就是一连串操作,将雍...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兵部尚书乐韶凤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朱元璋准备大释武将兵权的时候,他看出朱元璋的心思并抢先一步交出兵权,顺利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乐韶凤是明代初年的一个兵部尚书,出生在直隶滁州全椒县,关于其早年的经历,史书上记载不多,所以我们后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她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

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

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

众所周知战国“四大名将”里,秦国占了两个位置:白起和王翦。那么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这是因为白起是所向无敌的杀神,而王翦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智将。为求生只能自污的王翦公元前287年左右,王翦生于频阳,今陕西富平县境内。别看王翦出生时家境贫苦,然而他的祖上却大有来头。往前推15代...

刘邦没有选择废掉吕后来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为什么?

刘邦没有选择废掉吕后来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为什么?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在晚年的时候,为了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事情费尽心机。他为了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不仅仅多次在朝中把这件事提出来说,和那些大臣们争论。而且后来,当他决定不再废刘盈的太子之位...

平阳公主三任丈夫都是功臣之后 最后为什么会和卫青合葬

平阳公主三任丈夫都是功臣之后 最后为什么会和卫青合葬

对平阳公主三婚三嫁,三任丈夫皆是权贵,临死前为何选择与卫青合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的婚姻可能是封建社会最自由的,已婚生育的女子可以嫁给皇子并当上皇后,比如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嫁给汉景帝之前就已经结婚并生育过一个女儿,寡妇可以不断改嫁,比如平阳公主,三次结婚三次出...

毕沅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有哪些作品?

毕沅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有哪些作品?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