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嫡长子继承和立贤不立长制度哪个更适合封建王朝?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14)140

众所周知立太子是封建王朝里的头等大事,皇帝要决定哪个儿子继承皇位,那么嫡长子继承和立贤不立长制度哪个更适合封建王朝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这是历史上,各大王朝最喜欢的一种传位方式。为啥?因为稳定啊!儿子贤明与否,说实话,是很难看清楚的。哪怕是亲生父亲,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可是嫡长子这种事情,是无法更改的。一旦出生以后,基本上就彻底决定了这个孩子的命运了。不是嫡子,不是长子,再有才,在某些王朝也无法继承大位。如果是嫡子或者长子,哪怕是个傻子,不出意外,也能登上大位。

以嫡长子继承大位的王朝,主要有这么几个:

曹魏、晋朝、唐朝、明朝等。

之一,曹魏。

曹魏是三国时期的主要政权,也基本能够代表这个朝代。曹丕本来不是曹操的嫡子,但由于曹操的原配夫人和曹操离婚了,导致曹丕的母亲卞夫人成了正妻,这么一来曹丕就有了继承权。曹丕的大哥曹昂去世以后,曹丕成了正儿八经的嫡长子。

魏文帝曹丕去世之前,将大位也传给了自己的嫡长子曹叡。曹叡的母亲甄宓其实不是皇后,但她被曹丕赐死以后,曹丕将曹叡过继给了皇后郭女王。这么一来,曹叡就成了曹丕的嫡长子了。

嫡长子继承和立贤不立长制度哪个更适合封建王朝?

第二,两晋。

晋朝就更有代表性了。开国之君晋武帝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衷(他哥哥早夭),智力上有一定问题,因此司马炎一直犹豫要不要传位给司马衷。后来司马炎给司马衷娶了个聪明的老婆贾南风后,这才放心地把大位传给了司马衷。好家伙,只要是嫡长子,哪怕是傻子都能做皇位接班人。

此后,东晋王朝基本也是嫡长子继承大位。

晋明帝司马绍、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晋穆帝司马聃、晋哀帝司马丕、晋孝武帝司马曜、晋安帝司马德宗等,要么是嫡子,要么是长子,要么就是活着的儿子里最年长的。总之没有走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圈子。

第三,唐朝。

唐朝是个很有意思的王朝,因为他们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却往往会出现意外。

唐高祖李渊,本来打算把大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李建成。结果嫡次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夺取了储君之位。

唐太宗李世民,也打算把大位传给嫡长子李承乾。结果李承乾因为和魏王李泰争斗,索性发动政变。李世民无奈,只好把大位传给了嫡子中的老三李治。

唐高宗李治,原本立嫡长子李弘为太子,结果李弘早逝。他又改立嫡次子李贤为太子,结果李贤又被生母武则天给害了。无奈,李治只好立嫡子中的老三李显为太子。

武则天去世之前,还是将皇位还给了唐中宗李显。李显被毒杀后,李治的第四个嫡子李旦继承大位,也就是唐睿宗。

本身唐睿宗李旦,是打算立嫡长子李宪为太子的,毕竟人家的母亲刘氏是正儿八经的皇后。可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功劳实在是太大了,权力也很大。因此李宪只好把太子之位让给了李隆基。李宪死后,李隆基甚至追封李宪为让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在长子李琮、次子李瑛都去世以后,才考虑将第三子李亨立为太子。

此后的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等唐朝皇帝,基本也都是嫡长子。所以唐朝是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王朝。

第四,明朝。

明朝就更加明显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本打算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可很不巧,他的嫡长子朱标,居然在他前面去世了。

无奈之下,朱元璋就把大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允炆原本不是朱标的嫡子也不是长子,不过由于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早逝,朱标的原配常氏也早逝了。朱允炆的母亲吕氏得以扶正,这才让身为次子的朱允炆,成为了朱标的嫡长子。

即使如此,其实朱允炆也没能守住江山,他的皇位,还是被他的四叔朱棣给抢走了。此后的明朝,依旧还是延续祖制,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等,都是嫡长子或者活着的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不能保证后世之君个个都是明君,但至少能保证政体的稳定。

二、立贤不立长。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很常见。毕竟贤能的后世之君,才能保证王朝正常延续下去。采用这种选拔继承人的方式,主要有这么几个王朝:

秦朝、汉朝、隋朝、宋朝、元朝、清朝。

之一,秦朝。

嫡长子继承和立贤不立长制度哪个更适合封建王朝?

很多人认为秦朝也是嫡长子继承制,主要是因为秦始皇本打算把大位传给公子扶苏的。但秦始皇并没有建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制度,扶苏能入他的眼,也是因为扶苏贤能而已。

后来胡亥继位,也没有遭到多少人的反对。甚至公子扶苏丝毫没有怀疑这不是秦始皇的旨意。由此可见,秦朝是立贤不立长的。

第二,汉朝。

汉朝刚建立的时候,本打算搞嫡长子继承制的。刘邦也的确把大位传给了自己的嫡长子刘盈。不过汉惠帝刘盈软弱无能,导致吕后掌权,继而导致了功臣集团诛灭了诸吕。汉惠帝的几个儿子,也都被功臣集团给诛杀了。

这么一来,皇位落在了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代王刘恒手里,刘恒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文帝。因此嫡长子继承制,从这儿开始就行不通了。

汉景帝刘启的确是嫡长子,但汉武帝刘彻却是汉景帝的第十子,汉昭帝刘弗陵则是汉武帝的第六子。由此可见,汉朝并不是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王朝,选贤与能,是汉朝皇帝选择接班人的重要准则。

第三,隋朝。

隋文帝杨坚,本来立嫡长子杨勇为太子,可嫡次子杨广能力很出众。在杨广的一番操作之下,隋文帝居然擅自废掉了嫡长子,改立杨广为太子。由此可见,隋朝也不是嫡长子继承制,否则不可能轻易废除嫡长子的储君之位。

第四,宋朝。

宋朝刚开局出了点意外,采用了兄终弟及的制度。不排除赵光义有篡位的嫌疑,但也有可能是宋朝高层担心出现五代幼子被篡夺江山的现象再次出现,所以才让年长的赵光义,成为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储君。

此后宋朝基本采取了立贤不立长的原则。宋真宗赵恒,是宋太宗的第三子。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的第六子。宋英宗赵曙,是宋仁宗过继来的。宋神宗赵顼倒是宋英宗的长子,宋哲宗赵煦,是宋神宗的第六子。

由此可见,宋朝皇帝选择接班人的原则,绝对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是看谁更有才能,或者看这些孩子的母亲是否更受宠。

第五,元朝。

元朝的前身大蒙古国,其实是采取了选举制来选择集团领袖的。他们一般都要通过各大贵族一起召开的忽里台大会,选举出新任领袖。

成吉思汗将大位传给了第三子窝阔台,窝阔台本打算传位给第三子阔出,结果阔出战死。因此窝阔台又打算把大位传给阔出的儿子失烈门。总之瞧不上自己的长子贵由。

不过窝阔台猝死以后,没留下遗诏。因此贵由在忽里台大会中,依旧被推举为新任大汗。贵由死后,大蒙古国的大汗,居然落在了托雷的儿子蒙哥手里。蒙哥依旧是通过忽里台大会继位的,由于蒙哥有强大的拔都支持,因此贵由汗的后代,一点儿机会都没有。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本打算传位给嫡长子真金,奈何真金早逝。这个时候忽必烈将大位传给了真金的第三子铁穆耳。元成宗铁穆耳是有两个活着的哥哥的,所以说,元朝刚开局,就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后面就更乱了。

嫡长子继承和立贤不立长制度哪个更适合封建王朝?

第六,清朝。

这个大家就太熟悉了,毕竟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严格实行立贤不立长的王朝。

顺治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康熙是顺治的第三子,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子,乾隆是雍正的第四子,嘉庆是乾隆的第十五子。

道光倒是嘉庆的嫡长子,不过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嫡长子继承大位的皇帝。

咸丰是道光的第四子,同治是咸丰唯一的儿子。后来的就不是一脉相承了,所以说清朝的皇位继承人,一般都是选贤与能选出来的,因此昏君的概率比较小。

总结:禅让、兄终弟及,都是不正常的传位方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88922.html

“嫡长子继承和立贤不立长制度哪个更适合封建王朝?” 的相关文章

乾隆人生中有43个妃子 乾隆最爱的女人是谁

乾隆人生中有43个妃子 乾隆最爱的女人是谁

对乾隆有43位妃子,他一生最爱的人是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常常说,帝王背后都有后宫佳丽三千,其中的“三千”并不代表一个具体的数量,而是作为夸张的手法表达很多而已。但即便如此,自古皇帝的后宫的确很多,其中清朝乾隆帝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根据目前掌握的记载来看,...

兖州之战曹操为了打败吕布,派出了哪些大将?

兖州之战曹操为了打败吕布,派出了哪些大将?

兖州之战是东汉兴平元年至兴平二年,曹操在兖州与吕布、张邈等人的交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曹操拿下兖州之后,在谋士程昱的建议下,进攻濮阳,曹操为了吃掉吕布,真是下了血本,组织了一流阵容,命令许褚和典韦两位超级猛将做先锋,夏侯惇和夏侯渊为左军,李典和乐进为右军,曹操亲自领中军,于禁和...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被称为一代神医,出生于东汉末年,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曹操头痛难忍,听说华佗医术高明,想让华佗帮自己治病,结果华佗说需要砍开头颅,结果曹操怀疑华佗想害死自己,于是先把华佗干掉了。这是笔者最早接触到的曹操杀华佗的记载,其实这只是罗贯中的小说一家之言,杜撰而...

奇氏是什么人?她逼迫元顺帝禅位的原因是什么?

奇氏是什么人?她逼迫元顺帝禅位的原因是什么?

奇皇后,一个注定成为皇帝的女人,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我们知道,古代每个嫔妃都让皇帝在位上。因为只有皇帝在位上,她们才有好日子过,生活才有保障。但是古代有个嫔妃,非常奇怪,她竟然数次试图逼迫皇帝退位。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嫔妃叫奇氏,出身于高丽贵族。她的父亲奇...

年羹尧都已经失去兵权了 最后为什么还会被杀

年羹尧都已经失去兵权了 最后为什么还会被杀

失去兵权之后的年羹尧为何被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雍正三年,曾经权倾朝野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触怒龙颜,被雍正皇帝一贬再贬,先从抚远大将军贬到杭州将军,再从杭州将军降为闲散章京,看守杭州东门,再到最后被雍正皇帝削去一切爵位,勒令赐死,时年47岁。如...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雍正登基生母就是皇太后了 生母为何死活不愿意

雍正登基生母就是皇太后了 生母为何死活不愿意

还不知道:雍正登基后,为何他的亲生母亲死活也不愿意当皇太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母凭子贵,似乎是封建社会女人翻身的重要手段之一。几乎每一位皇宫中的女人都盼望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能当上皇帝,自己能成为皇太后,从此过上高高在上的富贵生活。但凡事都有例外,雍正皇帝的亲生...

有哪些与丁谓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丁谓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丁谓(966年~1037年),字谓之,后来改字为公言,苏州长洲人。北宋初年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淳化三年,丁谓中进士甲科,任大理评事、饶州通判。淳化四年,任直史馆,以太子中允衔任福建路采访使。回朝后,任转运使,升三司户部判官。后任峡州路转运使,多次升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